理論提出
負能量(Negative Energy)意味著負質量.第一位探討負物質的科學家就是穩恆態宇宙論的創始人之一英國天文學家邦迪(H.Bendi)。他在1957年就證明了:負物質以一個恆定的不斷增加的速度追逐正物質的概念是與廣義相對論一致的。有人猜想,20世紀80年代末期發現的幾乎沒有星系存在的直徑達1億光年(我們銀河系的直徑約為8萬光年)大小的宇宙巨洞可能是由同等數量的負物質和正物質粒子形成的。巨洞中的負物質粒子互相排斥,力圖相距越遠越好,同時將正物質粒子推向洞壁,在那裡,正粒子互相吸引,從而形成星系、恆星、行星以及生命。
真空中的量子漲落具有能量(零點能),如果某物質的能量低於周圍空間的量子漲落能量就說這個物質具有負能量。
以真空中量子漲落能量為零點,高於的叫正能量,低於的叫負能量 。在中的兩平行金屬板之間的真空具有負能量。
宇宙大爆炸
宇宙誕生的時候,產生了正能量和負能量,兩者相等。負能量可以理解為引力場的能量。正能量則產生了正負粒子。正負粒子的數量原本應該一樣,但是實際上可能一百億對粒子之外會多一個正粒子,於是經過正負粒子的湮滅,產生了大量的熱量並剩下了大量的正粒子。剩餘的熱量就是宇宙背景輻射,而剩餘的正粒子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這個物質世界。現個人在的科學家認為萬有引力是負能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由於對萬有引力的性質和宇宙的空間結構並不非常了解,因此還是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不過現在的很多天文觀測結果和物理理論都非常支持上述觀點。這些是現在被廣泛接受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心理學解釋
能迅速把人的心情拉低,讓人消沉的東西,它是一種能量,而且是一種負能量,類似於傳染病。其實不管看不看,說不說,真相和現實就在那裡,它是最殘酷最不好看的東西,沒有辦法超然的情況下,只有多一些能讓人開心,給人希望,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才能把現實踩在腳下,而不是扛在肩上,負重或者負痛的活著。電影《神探亨特張》使“負能量”一詞流行。
日本特攝劇《愛迪奧特曼》對“負能量”的解釋是,人類自身內心的負面情緒、心理、思想等,(如,妒忌、陷害、攀比、貪婪、懶惰等等……)的作用下,使人類的行為、技術等引入負面效應,從而產生了負能量,負能量是地球上產生怪獸等的主要原因。愛迪發現了人類的負面造成了負能量,就來到地球,作為老師來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希望能改變人類,然而他的最後努力成為了徒勞。這部特攝劇的寓意在於告誡人們要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心理,避免將人類的發展成果轉化為負能量,從而對人類和地球造成傷害。
現在也用為傳播陰謀論、看事物的反面等與“正能量”相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