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法國首富、世界奢侈品教父、LVMH集團締造者、精品界的拿破崙 57歲的他是法國的頭號富翁,以超過200億美元的身價在剛剛發布的2006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名列第7名。 在2007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以260億美元名列第7名。 在2008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以255億美元名列第13名。
簡介
溫文爾雅的狼
阿諾特家族本來經建設築生意,伯納德·阿諾特的父親吉恩·阿諾特經營的建築公司在法國建築界小有名氣。伯納德自己曾經是歐洲網際網路商界的領銜人物,是英國時裝零售網 boo.com 的創始人。20世紀80年代經濟不景氣,卻時事造英雄地成就了伯納德。
也許是依靠法國人與生俱來的藝術細胞,對服裝行業一無所知的他先不惜傾囊而出併購即將破產的法國紡織品集團布薩克 (Boussac),並以此為跳板在1987年用極低的價格大量購入LVMH 的股票,入主這個擁有50多個品牌的集團,成為新東家。他將旗下的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 與酩悅(MOET) 、軒尼詩 (HENNESSY) 合併,成立了今天的 LVMH 帝國,旗下品牌包括馬克·雅格布斯 (Marc Jacobs)、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 、迪奧 (Dior) 、紀梵希 (GIVENCHY) 等。
1984年,36歲的伯納德·阿諾特將自己的家族企業抵押,收購了比家族企業規模大一倍的迪奧 (Dior) 集團。收購迪奧 (Dior) 是伯納德收購品牌事業的第一步。當時的迪奧 (Dior) 集團幾乎沒落,伯納德卻憑藉卓越的經營智慧,在兩年內讓迪奧 (Dior) 起死回生,使這個老品牌不僅保有自身的傳統,又平添了國際化色彩。
經伯納德·阿諾特的魔法棒成功復活的品牌除了赫赫有名的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 和迪奧 (Dior),還有很多其他品牌。伯納德收購品牌的熱情非常高漲,從唐納·卡倫(Donna Karan)、璞琪 (Emilio Pucci) 到羅威 (LOEWE),他買入的品牌跨領域也非常廣,從豪雅(TAG Heuer) 到百貨公司邦馬士 (BonMarche),從來自極品白葡萄酒唯一產地的 Chateau DY quem 酒莊,到菲利普斯 (Phillips) 拍賣行,除了古馳 (GUCCI),他幾乎沒有失手過。
他拋出品牌似乎同樣隨意,他將數十年前親手創立的高級時裝品牌 Christian Lacroix 賣給美國 Falic 集團,讓整個時裝界吃了一驚。那些高貴的品牌在伯納德手裡,似乎是把玩的骰子一般。經濟低迷時期,他曾經放慢過收購的步伐。現在,時尚產業的潛力在慢慢復甦,整個奢侈品世界都在關註:伯納德什麼時候會重新開始新一輪收購的歷程。
這個世界最大的精品帝國的掌門人,外表一派儒雅,多次被時尚雜誌捧為“最佳著裝男士”之類的頭銜。他生性沉穩,甚至有些寡言,在媒體面前總是很低調。但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伯納德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傑出企業家。他用微笑的姿態,信手拈來地買賣品牌,難怪有人形容他“穿著開司米衫的狼”。
大膽獨到的奢侈品教父
LVMH大廈,坐落在紐約曼哈頓中心的第五大道和麥迪遜大道之間
LVMH 售賣的是奢侈品,有那么多平凡的人願意為伯納德·阿諾特打造的夢想、欲望、財富等高貴的定義埋單,於是LVMH的業績一路飄紅。當鋼鐵和電子產品在華爾街上辛苦地掙扎,伯納德卻要求巴黎的 LOUIS VUITTON 專賣店限制顧客購買量,奢侈品就是奇貨可居的東西。
伯納德對設計師的大膽啟用,讓 LVMH 旗下的奢侈品品牌不斷煥發出新鮮的誘惑。從為迪奧 (Dior) 集團欽點義大利設計師詹弗朗哥·費雷(Gianfranco Ferre)開始,伯納德有了一次次讓人大跌眼鏡的抉擇。迪奧 (Dior) 在法國人心目中是最具有老牌風味的頂級名店,人們都不理解怎么能讓一個義大利設計師來表現迪奧,但1987年詹弗朗哥·費雷在巴黎的處女秀 “Ascot Cecil Beaton” 讓全世界為之驚艷,幾乎成為日後迪奧 (Dior) 集團的代名詞。
伯納德將資深老牌紀梵希(GIVENCHY)交給鬼才約翰·加利安諾(John Galliano),這位“英國時裝界的野孩子”用煽情派的創作風格賦予了紀梵希 (GIVENCHY)全新的感覺,約翰·加利安諾(John Galliano)用近乎極限的繁複華麗、用嘆為觀止的放浪駭俗,打破傳統的枷鎖。兩季之後,伯納德將他富有幻想的創意轉調到迪奧,並委任同樣富有爭議的英國設計師亞歷山大 ·麥昆(Alexandria MacQueen)來接任。
事實證明,雖然伯納德·阿諾特對倫敦和紐約新銳設計師的力捧讓法國設計師感覺有失顏面,但他的選擇不會錯。無論選擇設計師,還是定位品牌,他都眼光獨到。他打造LV的秘訣在於為LV創造歷史,讓LV尊貴的歷史感融匯到現代的華貴生活,並成為一種源遠流長的時尚,讓人有擁有並且傳承的願望。也許今天LV皮箱的購買者根本沒想過要把它留著給孫女做嫁妝,但LV依然執著地在皮箱上敲上鉚釘,並且以牢固一世的質量自居。
也許數字可以說明一些問題,2005年上半年,LVMH集團銷售額呈兩位數增長,LV更是飆升22%,公司股票頻創新高,價格增長達30%。如今,LVMH經營的品牌包括時裝、皮具、香水、化妝品、手錶、珠寶和酒類等等。現在伯納德·阿諾特持有47.5%的股份,是 LVMH 集團的最大股東,他的5個子女中,長女德爾斐娜(Delphine Arnault)是他刻意栽培的繼承人。LVMH的那些品牌不是阿諾特創造的,但是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們在世界範圍的潛在價值,並且最擅長將它們的價值最大化。
古弛:阿爾諾的心痛
阿爾諾精於收購之道,但在與其他公司的對弈中,他並非招招領先。實際上,他也曾下過一些“臭棋”。多年來,義大利古弛公司一直是LVMH的勁敵。阿爾諾也早就有“收編”古弛之意,但他似乎比別人多了個心眼——他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1999年1月,LVMH公司餓狼撲食般地撲向古弛,收購了後者34%的股份,成為古弛的大股東。古弛頓時失去了自由,受制於LVMH。面對這種情況,古弛CEO德索爾提出要求,讓LVMH全盤收購古弛。阿爾諾拒絕了。道理自然很簡單——全部收購要花很多資金。阿爾諾希望通過控股古弛,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一方面以較小的代價控制古弛,從而抑制住古弛強有力的競爭,另一方面從這筆投資中獲取可觀的收益。
阿爾諾這次失算了。遭到LVMH
拒絕後,古弛管理層決定使出殺手鐧:擴充股本,並將總股本的42%以3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阿爾諾的法國同胞公司 PPR公司。擴股後,PPR公司成為古弛的最大股東,而LVMH公司在古弛的股份則從34%稀釋至20%。不僅如此,古弛還與PPR達成一項戰略協定,保證古弛公司的獨立性,繼續發展多品牌戰略。古弛的舉措惹惱了阿爾諾。於是他向一家荷蘭法庭提出起訴,要求就此進行調查(古弛雖是義大利公司,但總部分別設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和英國倫敦,註冊地則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阿爾諾稱,德索爾言行不一,沒有要求PPR公司100%收購古弛,但卻將古弛置於PPR的控制之下,損害了古弛公司股東的利益。 LVMH公司甚至還暗示,德索爾之所以會改變主意,是因為他和PPR公司訂有一項秘密的君子協定:同意PPR作為古弛的大股東後,德索爾和古弛設計師湯姆 ·福特(Tom Ford)將獲得一筆巨額股票期權。
2004年4月份,一家荷蘭法院批准LVMH提出的要求,對古弛公司CEO德索爾2年多前的增資擴股行為進行調查。至今這場官司仍懸而未決。古弛也因此成為阿爾諾的心頭之痛。不過,在外人看來,這起曠日持久的官司倒不失精彩。
在拒絕屈服的同時,阿爾諾又玩了個花招:要求PPR公司全部收購古弛的其他股份,包括LVMH公司在古弛的20%。顯然,阿爾諾要逼迫PPR出手。如果PPR不全部收購,而且法院判決古弛的增資擴股行為無效,PPR將不得不從古弛退出,LVMH又會成為古弛的最大股東。如果PPR公司整體收購古弛,以阿爾諾提出的每股100美元的價格,LVMH公司在古弛的投資將獲得6億美元的收益!當然,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如果法院不認為古弛的擴股無效, PPR在古弛仍將穩坐釣魚台,阿爾諾則將輸掉其生意場上的第一場惡戰。
夢斷網際網路
收購古弛受挫後,許多人懷疑阿爾諾是否還有鬥志。阿爾諾的行動再次打破了人們的懷疑。1999年夏,正當網路風頭正勁之時,阿爾諾成立了當時歐洲最大的網際網路投資基金,希望藉此建立一個強大的網上精品帝國。通過收購數十家網路初創公司,他建立了一個名為Europ@web的公司。他要與軟銀等公司一爭高低。
僅從個人而言,阿爾諾在網路的投資堪稱最大。他把個人財富中的近5億美元投入了Europ@web,在其他網路公司還投資有3億美元。當時,有人甚至說,阿爾諾的投資成了歐洲網路經濟的一個晴雨表。今天看來,阿爾諾的夢想實現起來會有不少困難。Europ@web所屬的幾個主要的網路公司均未能達到阿爾諾的預期。為此,去年6月底,阿爾諾不得不剎車。他說,他要考慮“戰略調整”。
阿爾諾曾說過,他做生意的原則是要選好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在對網路的投資上,他似乎破戒了。他所收購的時裝零售網站Boo com和音像製品公司博斯曼公司(Boxman)已相繼倒閉。1999年收購 “拍賣場”網站(Aucland)時,他曾說過:“一兩年內,我們在全世界的對手將只剩下電子灣公司一個。”實際情況是,直到現在,“拍賣場”網站在法國以外還沒有贏得立足之地,即便是在法國,它也只能排在第二,市場份額遠不及排在第一的iBazar com網站。阿爾諾建構一個全歐網上銀行——Zebank的計畫也難以操作。europ@web在該項目上至少已投入8000萬美元,但迄今其收益仍如同鏡中花,水中月。據說,與2003年年初時相比,Europ@web已從30億美元縮水至18億美元。
儘管如此,阿爾諾還是賺錢了。他投入Europ@web只有5億美元,光從賬面上,他已賺了十幾個億。他投資另一個網路公司——LibertySurf網站僅花了5700萬美元,而據Europ@web公司經理聲稱,現在他在LibertySurf網站的股份價值已達到10億美元。
路易·威登惟一的女董事
德爾菲娜身材細瘦纖巧,是路易·威登集團總裁伯納德·阿爾諾的掌上明珠。她繼承了父親的商業頭腦,從倫敦經濟學院畢業後,一直在集團內部擔任部門領導。2001年,她負責開發推廣迪奧香水的新品種,成功地為自己在集團領導層贏得了聲望。29歲時,德爾菲娜成為董事會裡唯一的女性成員。
作為全球最大的精品公司,路易·威登集團(LVMH)總資產高達330億歐元。德爾菲娜出生於1975年4月4日,在巴黎EDHEC商業學院畢業後,她到倫敦經濟學院深造,畢業後加入全球最著名的戰略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公司,成為一名國際管理顧問。德爾菲娜在麥肯錫工作了3年,逐漸積累起一定的管理經驗,這也給了她染指家族企業的信心。4年前,她正式加入路易·威登集團,擔任部門領導。德爾菲娜一直致力於新產品的開發。
路易·威登的背景資料
路易威登——法國LVMH集團旗下品牌。
路易·威登創立於1854年,現隸屬於法國專產高級奢華用品的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集團。創始人路易·威登的第一份職業時為名流貴族出遊時收拾行李。他見證了蒸汽火車的發明,也目睹了汽船運輸的發展,同時也深深體會到當時收疊起圓頂皮箱的困難。
於是,路易·威登革命性地創製了平頂皮衣箱,並在巴黎開了第一間店鋪。就像今天一樣,他的設計很快便被抄襲,平頂方形衣箱成為潮流。路易·威登的皮箱最先是以灰色帆布鑲面,1896年,路易·威登的兒子喬治用父親姓名中的簡寫L及V配合花朵圖案,設計出到今天仍蜚聲國際的交織字母印上粗帆布(Monogram Canvas)的樣式。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路易·威登為適應當時的需求,改為製作軍用皮箱即可摺疊的擔架。戰後,他又專心製作旅行箱,並獲得不少名人的垂青,訂單源源不絕。到路易·威登的孫子家斯騰(Gaston)的時代,產品已推至豪華的巔峰,創製出一款款特別用途的箱子,有的備有配上玳瑁和象牙的梳刷及鏡子,有的綴以純銀的水晶香水瓶。路易·威登公司還會應個別顧客的要求,為他們度身訂造各式各樣的產品。
整整一個世紀過去了,印有“LV”標誌這一獨特圖案的交織字母帆布包,伴隨著豐富的傳奇色彩和雅典的設計而成為時尚之經典。100年來,世界經歷了很多變化,人們的追求和審美觀念也隨之而改變,但路易·威登不但聲譽卓然,而今保持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也許正是這種魅力吸引了無數世界頂尖的設計師。為慶祝交織字母標誌誕生100周年,路易·威登的總裁聖·卡斯利(Yves Carcelle)經過3年的考慮,決定邀請7位赫赫有名的前衛設計師來設計交織字母標誌的箱包新款式。7為設計師是:阿澤蒂納·阿萊亞(Azzedine alaia)、莫羅·伯拉尼克(Manolo Blahnik)、羅米歐·吉利(Romeo Gigli)、赫爾穆特·朗(Helmut Lang)、伊薩克·米茲拉希(lsaac Mizrahi)、西比拉(Sybilla)和維維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
這些傑出的設計師們對流行時尚有敏銳的感受能力,他們憑著對路易·威登這一經典品牌的理解,各自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設計出7款令人耳目一新交織字母標誌箱包新品,用於旅遊休閒或高雅的社交、工作場所,共同塑造了路易·威登的經典形象。 阿澤蒂納·阿萊亞設計的女士手包極具魅力,她將豹子皮花紋和色彩與路易·威登Monogram的圖案及色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令人眼前一亮。
莫羅·伯拉尼克設計了一款橢圓形的包,包里能裝下外出活動一天所需的一切物品。既像花托又像箭筒的包的設計者羅米歐·吉利是個旅遊迷,這個包好像是為他自己設計的。包像錢袋一樣用帶子收緊,不裝東西時,呈圓柱形;撐滿時,則是花托形。它採用了路易·威登產筒的天然牛皮像變得方式,男士女士潔適用。
赫爾穆特·朗的設計趨向於簡約主義。他根據適當的比例,設計了一款可用來裝唱盤的箱子,使人們在旅遊中也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音樂,為旅遊增添樂趣。
伊薩克·米茲拉希設計的透明的塑膠購物袋的框架是用天然軟牛皮做的,裡面可以看見一個雅致的Monogram小包,這才是此包真正的核心。
西比拉決定設計一款富有青春朝氣的箱包,柔軟、高雅、神秘且使用。“雨中購物”包就這么誕生了。背包線條簡潔,有兩根軟肩帶,下雨時,包的頂部可撐出一把精巧的雨傘,傘布上上印有LV商標,能使你既不被淋濕,又能空出兩手拿別的東西,無怪乎被稱為“雨中購物”。
維維安·威斯特伍德的設計總是出人意料,她確信男人總是先注意到女人的背影,因而根據腰間至臀部的弧度而設計出“屁股包”,包用帶子從後向前扣在腰部,也可側背、手提,包的外部還有兩個口袋,十分方便、實用。
1998 年2月,路易·威登全球首家旗艦店在巴黎開業,此後第二家也在倫敦Bond大街開業。同年的8月和9月,第三家和第四家旗艦店分別在日本大阪和美國紐約開業。每間店的經營範圍都包括路易·威登傳統的箱包系列、路易·威登最新問世的男女成衣系列以及男女鞋系列。 1999 年,路易·威登在香港中環置地廣場開設了一間旗艦店,占地兩層,共6600平方米,店內備有路易·威登全線優質皮具,包括旅行箱、旅行袋、皮手袋、小巧皮製品、筆及嶄新的男女時裝及皮鞋系列等,還提供私人皮具定製服務。新店裝潢設計主題均配合路易·威登已開業的另外四間旗艦店,融會了傳統與時尚,烘托出溫暖和諧的氣氛,令顧客在購物時倍感舒適自在。五間旗艦店的店面均由美國著名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Peter Marino設計,他曾負責過不少顯赫名店的室內設計,並成功地將路易·威登公司百多年來的經典風格融會在設計之中。路易·威登品牌一百五十年來一直把崇尚精緻、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作為設計的出發基礎……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這個名字傳遍歐洲成為旅行用品最精緻的象徵。延續至今,不論後來延伸出來的皮件、絲巾或手、筆,甚至服裝,都是以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一百五十年來崇尚精緻、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作為設計的出發基礎。 於是1997年加入LV集團為美術設計總監的紐約設計師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為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這個象徵著巴黎傳統的精品品牌注入一股新的活力。1998年3月他為從未生產過服裝的LV,提出“從零開始”的極簡哲學,獲得全球時尚界正面肯定。這位美國出生的年輕設計師其實來頭不小,去年他又以符合現代女性生活,簡約而精緻的設計,再度獲得“美國最佳女裝設計師獎”。在1998年3 月,他為從生產服裝的LV,提出一個“從零開始”的極簡哲學,果然得到全球時尚界非常正面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