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貝天牧,美國人,和他的妻子潘姆拉,在距離河北廊坊和天津交界處,為中國的傷殘孤兒們建立了牧羊地兒童村。由於這裡曾是當地人放羊的地方,貝天牧夫婦便給它取名為“牧羊地”——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個人經歷
1978年,因為感情受挫,21歲的貝天牧一度放縱自己,成為了個“摩托黨”,每天開著一輛“1200CC”的“哈利戴維遜”,在高速公路上風馳電掣;然後和朋友們灌啤酒,跳舞、唱歌,用酒精、毒品麻醉自己。
他很快有了新的女朋友,卻開始反感婚姻,決定今生絕不做兩種蠢事:結婚、當父親。一次,他的哥哥結婚,他伴隨著機車的轟鳴出現,卻發現家人都用驚異的眼睛瞪著他——仿佛見到了一個怪物。
此後,他又接二連三地直面死亡,並親眼看到自己的一位朋友因車禍離世。後來,他自己也因為鬧事,被關進拘留所,嘗到失去自由的滋味。此後,他時常想起朋友在短短几分鐘內離開人世時觸目驚心的慘狀,並開始為自己的人生懊悔。
當他開始懺悔,上帝就已經為他準備了救贖。1980年,他遇到了潘姆拉,就義無返顧地做了那兩件“蠢事”——結婚並有了大女兒貝利香。此後,已經是一名超市經理的他,又決定和妻子一起重回校園。
畢業前,老師隨口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貝天牧的人生:“許多國家急需英語教師。”他決定到中國支教。一次,昔日的“摩托黨”朋友見到他,非常驚訝地說:“喂,你這個傻瓜,怎么變成了這樣?”
1988年,貝天牧一家來到了東北撫順。1991年,他回美國讀碩士後,又帶著全家回到中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當了一名外籍老師。
也正是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邀請參觀天津福利院,“看著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心裡很不是滋味”。從此,他開始不斷地資助兒童福利院,每年都要把一批批嬰幼兒用品和食品,無償地贈送給北京、天津等地的兒童福利院。
那年底,貝天牧在貴陽遇見了一個5個月大的殘疾女孩。她躺在小床上,一見到貝天牧就揚起了小手。這令貝天牧的心頭一緊,在此後的一年中,女孩兒揚手的畫面,常常在他腦海里浮現。後來,他終於忍不住,讓妻子坐了五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再次趕到貴陽,把女孩接回家,當作自己的女兒,起名埃瑟。此後幾年間,他們又陸續收養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和一個患有唇齶裂的男嬰。
1995年1月,貝天牧辭掉北航的工作,在朋友的幫助下創建了美國菲利浦海德基金會,專門救助中國的孤殘兒童。——這個基金的名字正是為了紀念他的一位知己,同樣熱心公益卻因為心臟病早早離開人世的美國人菲利浦海德。
為了省錢,貝天牧攜全家離開北京,遷往河北廊坊,成為廊坊開發區的第一戶外國人。那段時間裡,他們夫婦最大的願望,便是“有一棟可以照顧孤殘兒童的大房子,建設一個充滿家庭氛圍的兒童村”。
1999年的一天,貝天牧偶然和當地的一位房產開發商吃飯,對方說,“你看我能做點什麼儘管提。”貝天牧張口就說:“我想要一棟房子。”——這本可以成為飯桌上的一句玩笑,結果第二天一早,貝天牧真就跑到那位開發商家裡,說挑好了房子。
3個月後,“廊坊兒童村”掛牌成立,從此8箇中國福利院的孤兒被接了進來。
開幕那天,捐房子的開發商很感動,他告訴貝天牧:“你們做的這些事情太有意義了,我再給你們一棟房子。”——結果這位開發商一捐,就又捐出了3棟。
那個年輕時“反感”當父親的貝天牧,開始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孤兒的“爸爸”。
廊坊兒童村很快就住進了80個孩子,貝天牧開始籌建第二個兒童村。這樣的想法,得到了官方的支持。2002年,天津市武清區大王古莊鎮政府以1元/畝的象徵性價格,將一塊土地的使用權給了貝天牧。
不過,買地加上建設配套設施的費用,加起來仍然需要30萬元。花完了這筆錢,夫婦倆的生活已經很是拮据。與此同時,從廊坊剛好轉來一個嚴重燒傷的男嬰。貝天牧又不得不湊錢,帶著男嬰到北京兒童醫院看病。
當時,有人問他:“還要不要救,這樣的重傷,即使救活,還能指望他做什麼?”
貝天牧說:“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就傾盡所有救這個孩子,將來看著他踢球、上學,做我的工作,甚至還能接我的班。”
後來,他又把男嬰轉到美國波士頓繼續治療,沒想到因此引起美國媒體關注。此後不斷有人向他們的基金會捐款,不少知名企業也紛紛加入到支援建設兒童村的隊伍中來。終於,在2006年,“牧羊地兒童村”正式啟用。
在此之後的6年裡,“牧羊地兒童村”已經與國內35家福利院建立了合作關係。很多因為特殊健康問題而不能被一般福利院照顧的孩子,都被轉送到這裡。
如今,貝天牧已經55歲,卻仍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兒童村從2008年起建造的一座3000平米的康復和技能中心,因為資金問題而停滯。他原本構想將這座中心用於培訓年滿14周歲的青少年,使他們在康復之餘掌握一技之長。他希望有人能幫他去建好它,還希望未來能有志願者來教孩子們藝術或者做工藝品,“這樣他們至少可以養活自己”。
已知天命的貝天牧想一直留在中國,“永遠和孤兒們在一起,直到走進天堂”。有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已經開始老去,便開始期望自己的孩子們可以繼續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