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靴

貓頭靴,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是由人工納縫繡制的一種具有實用性、欣賞性、祈福意義的布藝傳統美術製品。

來歷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是由人工納縫繡制的一種具有實用性、欣賞性、祈福意義的布藝傳統美術製品。
根據民間傳說和考證,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起源於漢朝劉秀登基之時(公元25年),傳至唐宋,流行於明清,至1972年幾乎普及,現在穿貓頭靴子成為了一種祈福平安的穿戴習俗。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是高邑縣各村貓頭靴的代表性稱謂,分布在高邑縣的108個村莊

民間故事

後哨營村是高邑縣東南部的一個小村,距漢光武帝劉秀登基的千秋台5華里。這裡民間流傳著貓是虎的師傅,說貓教會了虎的很多本領,唯獨沒有教虎上樹,所以說貓比虎聰明。貓除了具有虎的相貌外,還有獨特溫順的一面,所以人們就“比貓畫虎”,取其虎的威猛,兼采貓的聰慧溫順,對貓剪鉸紙質花樣,然後納縫繡製成各式各樣的靴子和鞋。特色: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造型誇張,種類繁多,風格獨特,色彩艷麗,具有漢代古樸遺風還兼具農民畫意象的特點。做工流程:從選用布料開始,先用麵糊將面布、里襯和中間草紙粘在一起,貼在平頂房上曬乾,此道工序為打夾紙,夾紙曬乾取下,按已剪好的靴幫尺寸紙樣裁剪靴幫、貓臉,再把剪好的紙質花樣用針線縫或粘到貓臉上,接下來用各種色線繡製圖案。每雙靴子均為人工納縫繡制,有祝福小孩勇猛頑強,聰明可愛,吉祥平安的意思。

工序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分“靴”和“鞋”兩種款式,有高腰、半高腰、普通三大品類,繡花有“貓頭”、“花草”、“蝴蝶”三個花色。其中“花草”又有“牡丹”、“石榴”、“荷花”等多種吉祥圖案。有“人眼貓”“虎眼貓”“露牙貓”“不露牙貓”幾種樣式,鬍鬚一般用黃色絨線或紅色絨線繡成,貓眼用黑色絨線繡刺而成,有的用造型特殊的鈕扣代替針繡,顯得更立體、透明逼真。紅布縫製貓唇,用白布折成尖角縫製貓牙,黃布折成窩角縫製貓耳。靴幫用藍、黑色面布,里襯花布中間加棉絮做成,靴底用藍布和“梅花型”、“雁型”、“人字型”針腳納制而成,底心並繡有吉祥的圖案。
這裡都是以母傳女的方式世代相傳,代表性傳承人張俊菊,和其他村的傳承人情況一樣,都六七十歲開外,眼花耳聾,腿腳不便,有技無力,年輕人都忙於打工,喜歡這門手藝,但嫌費事,不想學,而這種饋贈的習俗依然存在,社會需求量很大,為使其世代相傳,亟待政府和社會力量對該項目加以保護

高邑貓頭靴實物高邑貓頭靴實物

主要價值:

(1)、實用價值和科學價值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過去都是選用上等的高邑本地“東林土布”和“莊頭土布”做成。現在隨著現代化進程,選用的布料以機織為主兼以鄉村土布,靴底是用“夾紙”(土布、草紙,麵糊製成)多層納制在一起。因靴子布料具有透氣性、吸汗性,所以小孩穿起來很舒服,又因靴子都是以定做的方式進行製作,所以製作出來非常合腳,對兒童的成長發育有很大的好處。一般穿貓頭靴都穿連腳棉褲、夾褲,所以有很好的保暖性,靴後貓尾又可做為登靴的提系,所以穿靴很方便,因而說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科學價值。

(2)、欣賞價值、收藏價值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造型誇張,形象生動,風格獨特,色彩艷麗,如同生動的軟雕塑,對兒童的早期美術造型和色彩感覺有潛移默化的啟發作用,同時對大人來說也有欣賞價值。
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因為每個時期的經濟狀況都決定了這個時期的穿戴行為。收藏貓頭靴,對研究那個時期的社會狀況是有力的佐證。以去年為例,在高邑縣非遺保護中心徵集各村貓頭靴,籌建“高邑縣後哨營貓頭靴”陳列室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雙晚清時期的貓頭靴,民國時期的一張穿貓頭靴子的人物照片,前者收藏戶開價一萬元,後者開價5000元,足可以證明在高邑縣對此的收藏習慣和對此收藏的引領作用。

(3)、研究和生產開發的價值

在高邑縣有姥姥做給外甥、外甥女;有姑姑做給侄子、侄女;有妗做給外甥、外甥女並擇良辰吉日饋贈的習俗,社會需求量很大,有的兒童在節日時能收到很多成雙成對的貓頭靴,實際穿用不著,完全成了一種祈福平安的祝賀習俗和藏品。因為傳統習俗決定了其饋贈價值,普遍認為小孩收到貓頭靴越多,將來越勇猛頑強,聰明可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