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金剛台國家級地質公園

商城縣金剛台國家級地質公園

河南省商城縣金剛台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商城縣東南20公里,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千米以上的山峰十餘座,主峰“金剛台”海拔1584米。

基本信息

金剛台,2005年8月份,由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旅遊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等部門成員在北京參加第5次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會議,經認真審定,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金剛台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河南信陽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大別山北麓、河南省商城縣中東部,面積276km2。區內板塊碰撞、超高壓變質、岩漿侵入、火山噴發等地質地貌景觀、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豐富多彩,是集科學價值與美學價值於一身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金剛台,位於商城東南部20公里處,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面積138平方公里。金剛台群峰林立,峻秀奇偉,千米以上的山峰近10座,主峰海拔1584米,連“一覽眾山小”的泰山玉皇頂也自嘆弗如。金剛台山勢雄偉,群峰疊起,怪石幽洞比比皆是,瀑布深潭時映眼帘,珍禽怪獸出沒其間,奇草異木琳琅滿目。在這裡,不僅有美不勝收的旖旎景色,還有著廣為流傳的動人神話。
相傳在先秦時期,大別山的主峰不叫金剛台而叫貓頭山,遠在山海關外。秦始皇修長城時,因當時山海關內外山巒重疊,搬運磚石非常困難,便令手下用九條龍筋製成了一條趕山鞭,第一鞭把泰山趕到神州之東,再趕華山到神州之西,又趕衡山於神州之南,第四鞭,把恆山趕到了神州之北,第五鞭,把禽山趕到了中原。趕完了五座大山,回頭一看,還剩卞一座貓頭山,把它趕到哪裡去呢?下人趕緊報說:中原東南有一片內海,海里有條孽龍經常興風作浪,危害生靈。秦始皇仰天大笑一聲,揚起鞭子,要把貓頭山趕去填塞內海,鎮壓孽龍,刷地一鞭下去,貓頭山紋絲不動,又一鞭,還不見動彈,第三鞭狠狠地抽下去,將貓耳朵抽掉一隻,還是一動不動。秦始皇怒不可遏,親謁玉帝,諸來八大金剛,將貓頭山抬起甩出,填住內海。躲在海底的那條草龍被壓在山下還搖頭擺尾地拚命掙扎,將貓頭山震得亂晃。秦始皇見此情景,忙從東海借來一根定海神針制服了孽龍。因貓頭山是八大金剛所抬,所以叫“金剛抬”,後來演變為“金剛台”。至今,金剛台上還有一巨石宛若貓頭一耳,人稱之為“貓耳石”。
金剛台還有一段古老的傳說。遠古時候,金剛台這地方是東海的一部分,禹王時期,更是連年暴雨,洪水泛濫,百姓苦不堪言。為了制服洪水,大禹率領百姓挖山開河,將洪水引入大海,使大地重見天日。但洪水入海後仍不服輸,捲起重重惡浪吞掉了不少田園莊舍。大禹見此情景,便帶著裁山劍和趕山鞭來到崑崙山,砍下一座名叫卓爾金的山峰,趕到東海建堤攔海,把海水迅退了數百里。大海見卓爾金山攔住了自己的去路,便以鋪天蓋地之勢向卓爾金山壓來。在大海的猛烈衝擊下,卓爾金山漸漸力不能支,劇烈地抖動搖晃起來,眼看就要倒塌。在這關鍵時刻,大禹毅然摘下自己的3根肋骨,變成了3根巨大的定山針,從山頂直插到地層深處。卓爾金有了堅強的主心骨,任憑大海怎樣衝擊都巋然不動,而且越長越高,象一尊頂天立地的金剛,大禹便把卓爾金山改名為貓耳石,至於那3根定山針,則變成了金剛台上的貓耳石、秤花石、插旗尖三座巨柱似的石峰。
金剛台山高勢險,易守難攻,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的蘇秦,曾來金剛台實地考察,並向魏王陳述強調了金剛台的重要戰略位置;楚漢和宋元,這裡是拼搏廝殺的古戰場;元代和明代,統治者在這裡建衙設治;元朝末年,這裡是反抗元朝統治的起義軍的根據地;民國三年,白朗義軍在這裡沉重地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穩固後方,金剛台上的朝陽洞,曾是中共赤城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的駐紮地;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這裡是揭開解放戰爭戰略大反攻序幕的前沿陣地。金剛台的重巒疊嶂,猶如一頁頁巨大的史書,記載著社會的演變和興衰。
“金剛台高勢聳天,無限瀑布掛滿山。峰尖谷底尚是水,幽谷以下全是煙。”吟喔古人的這首詩,便不難想像到金剛台的水所具有的韻味。有山就有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山峰之巔,絕壁之上,常可看到一亂私山泉、一條條白澤。這山泉瀑布又匯成長長短短的溪流,隱行於山縫之問,穿梭於卵石之上,或濺起朵朵白花,或撥響叮咚琴弦。琉璃河、陶家河、鄭家河、四道河、掉靴河皆從金剛台的崇山峻岭中流出,奔向淮河母親的懷抱。
這奇山奇水和獨特的氣候,使金剛台成為珍奇禽獸和植物的天然園林。動物有肥鯢、娃娃魚、石化魚、隆肛蛙、金錢豹、艾豹、擇子、野羊、白冠長尾雉、貓頭鷹、恨虎鷹等;植物有千頭柏、龍鬚柳、植香、大別山五針松等,茶葉、枯梗、天麻、茯苓、生漆、板栗、木耳、獼猴桃、桐油、烏桕更是這裡馳名中外的十大名產。
金剛台春季杜鵑遍山,鳥鳴婉囀,夏日瀑布高懸,雲霧縹緲,秋天楓葉似火,野果垂枝,冬季披盔帶甲,銀裝索裹。風光景點更是星羅棋布,數不勝數。金剛台景點區,有兩彎月牙比肩仰臥、如懸西天的大小月亮口,有海拔1351米的貓耳石,有位於皇殿山東側的擎天石柱,有1932年曾被闢為紅軍醫院的女人洞。水簾洞,懸於金剛台半山腰,寬7米,最深處5米多,高6米,水從岩頭處流下,形成一邊雨簾,霧光瀰漫,水聲喧喧。爬石岩、老鷹岩、豹子岩、仙人橋、秤佗石、石人觀海、駱駝石、孔雀開屏石、婆婆石、稻倉石等形象j區真,栩栩如生;東河景點主要有仙跡石,此石位於蘇仙石河段東岸,相傳為蘇耽成仙飛升處,蘇耽留下的兩腳印跡仍清晰可見。石船石3米大小,酷似舟船,船頭尖尖翹起,船下清水潺潺,石船如同順流而下。有夕L丈岩、九丈潭,岩上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潭下清流跌宕,噴銀吐玉,水花飛濺,煞是好看;西河景點有華佗廟,廟中原塑有華佗、關羽、如來,觀音神像。傳說三國名醫華佗來此採藥濟民,百姓感其德,建廟祭祀。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月持月初八為佛爺會,九月初九為華祖會,九月十九為關公會,其中以華祖會最為壯觀,數千人拜佛、打醛、唱戲。頭寨門、二寨門、白龍潭、死潭、黃龍潭、娃娃魚石等景點也都各具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