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
介紹
豬痘的病原體為豬痘病毒和痘苗病毒。兩種病毒的病原性不同,感染豬痘病毒的恢復豬,對豬痘病毒仍有感受性,反之亦然。病豬和病癒帶毒豬是本病的傳染源。病毒隨病豬的水皰液、膿汁和痂皮污染周圍環境。主要經損傷的皮膚貨黏膜感染,也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染。此外,豬血虱、蚊、蠅等外寄生蟲也可參與傳播。 此病由病毒引起,直接接觸傳染。皮膚損傷是豬痘感染的必要條件。豬虱及其他吸血昆蟲對皮膚損傷使病毒得以進入皮膚。大多數患畜在三周后恢復。病變皮膚位於背部,腹部,腹股溝及大腿內側,病變開始為丘疹,然後發展成水皰,水皰容易破裂,若繼發感染會形成膿皰。經常水皰破後會結痂。大多數痂皮在感染三周后脫落。此病的診斷並不難。在臨床上須與豬疥癬區別。無並發性皮膚病的豬痘不會發癢,不難作類症鑑別。對臨床診斷如有可疑,應作皮膚組織病理檢查,豬痘病毒可在電子顯微鏡下認出。豬痘無特效療法,治療目的在於防止細菌繼發感染。控制豬痘的最佳方法,莫過於加強衛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蟲。
發病規律
豬痘常發生於1~2月齡的仔豬,成年豬發病較少。但由痘苗病毒引起者,則無年齡之分。以春夏季多發,可呈地方流行性。常被誤認為由蚊蟲叮咬所致,冬季來臨後停息。
症狀
豬痘發生於幼豬、育肥豬,潛伏期5~7天,典型病例初呈現紅斑,遍布全身,繼而出現孤立圓形丘疹,凸出於皮膚,發展成水泡,轉為膿泡破潰形成痂皮。一般很少影響進食,飲水正常。整個發展過程患豬表現奇癢難耐,磨蹭牆壁、圍欄。傳染快,同群豬感染率可達100%,但死亡率一般不超過3%~5%,多數是因併發症造成。
病初體溫升高至41 5℃左右,精神不振,食慾減退,不願行走,瘙癢,少數豬的鼻、眼有分泌物。隨之在少毛部位發生白斑,開始為深紅色的硬結節,突出於皮膚表面,腹下、頭部、四肢及胸部皮膚略呈半球狀,不久變成痘疹,逐漸形成膿皰,繼而結痂痊癒(圈1、圖2)。
潛伏期4~7天,病豬體溫升高達41~42℃,精神沉鬱,食慾減損。痘疹主要發生於下腹部、股內側、背部或體側,初為深紅色硬結節,呈半球狀突出於體表,見不到形成水皰即轉為膿皰,並很快結成棕黃色痂塊,脫落後遺留白斑而痊癒,病程10~15天,病死率不高,如管理不當或繼發感染,可使病死率升高,特別是幼齡仔豬。
治療
可用黃芪多糖、利巴韋林(目前該藥已禁用)等抗病毒藥物注射,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如板藍根、黃芩、黃柏等拌料飼餵。潰爛的地方用紫藥水、紅黴素軟膏塗布。同時用抗生素如環丙殺星、氟苯尼考等肌肉注射以防止繼發感染。
目前尚無疫苗可用於免疫,採用常規治療方法,結合本場防疫程式,在定期預防的基礎上,套用百毒殺、菌毒滅等藥品,按藥品說明中等施藥比例噴灑豬體、圈舍,消除病原。為防感冒可在每日氣溫高時噴灑,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5~7天以結痂、脫落後康復。如不怕麻煩,可塗擦碘酊、甲紫溶液,其治療效果更好。對個別出現體溫升高的患豬,可用抗菌素加退熱藥(青黴素、安乃近或安痛定等)控制細菌性併發症。
預防
①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衛生,做好豬舍的消毒與驅蠅滅虱的工作。
②搞好檢疫工作,對新引入豬要搞好檢疫,隔離飼養1周,觀察無病方能合群。
③防止皮膚損傷,對欄圈的尖銳物及時清除,避免刺傷和劃傷,同時應防止豬只咬斗,肥育豬原窩飼養可減少咬斗。
鑑別診斷
水皰病
病原:豬水皰病病毒對環境和消毒藥有較強的抵抗力,60℃30分鐘和80℃1分鐘才可滅活,低溫中可長期保存。病毒在污染的圈舍能存活8周以上。百分之三的NaOH溶液在33℃,24h能殺死水皰皮中的病毒,1%過氧乙酸60min可殺死病毒。
流行病學:該病只發生於豬,而且不分年齡、品種、性別均可感染。
發病原因:與豬的密集程度有關,如高密度的運輸、調運頻繁的單位、豬集中的空間。在這些地區該病的發生幾率高。散養或飼養密度小的情況下該病很少發生。
傳染源:病豬、潛伏期的豬和病剛好的帶毒豬是主要的傳染源。在由病豬肉做成的臘肉中,病毒經110天才能滅活。
症狀與口蹄疫相似,臨床上無法區別。若要區別這兩種病,須進行實驗室診斷。
診斷:生物學診斷:將病料接種1-2日齡和7-9日齡乳小鼠,如兩組小鼠均死亡,該病料為感染口蹄疫病料,1-2日齡乳小鼠死亡,7-9日齡乳小鼠不死亡,該病料為感染水皰病病料。
另外,補體結合實驗、螢光抗體實驗等也可作出診斷。
口蹄疫
病原: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易變性的特點。現已知的有7個血清型,65個亞型。每年又有新的血清型出現,每型之間臨床表現沒有區別,也沒有交叉免疫性。同型各亞型之間交叉免疫程度變化較大,亞型內各毒株之間也有明顯的抗原差異。病毒的這種特性,給本病的檢疫、防疫帶來困難。病毒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不怕乾燥。高溫和直射陽光對病毒有殺滅作用。病毒對酸、鹼敏感,酚類、酒精、乙醚、氯仿及一些去污劑對病毒作用不大。
流行病學:病畜是最危險的傳染源,發病期排毒量最多。水皰皮、水皰液、奶、尿、唾液及糞便含毒量最多,毒力也最強,易於傳染。豬不能長期帶毒,牛、羊及野生偶蹄動物可隱性帶毒。
病毒:通過直接接觸傳播。污染的畜產品、飼料、草場、引水和水源、交通工具、飼養工具都可成為傳染源。空氣也是重要的傳播媒介。
口蹄疫傳播迅速,且可跳躍式傳播。發生沒有嚴格的季節性,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冬、春季易發生大流行。
症狀:病豬以蹄部的水皰為主要特症。患肢不能站立,常臥地不起,鼻鏡乳房也常見到爛斑,哺乳母豬尤為常見。未斷奶仔豬的口蹄疫常表現急性胃腸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達60%-80%。
病變具有診斷意義的病變是心臟,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鬆軟,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或條紋,似老虎皮上的斑紋,又叫“虎斑心”。
診斷:根據臨床特徵,流行病學,良好轉歸(無繼發感染)等作出初步診斷。為得到確定的結果還要進行實驗室檢查。
防治:每年進行疫苗接種。冬春季節要勤消毒。
防治措施
做好平時的預防工作,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豬舍及環境衛生;消滅豬虱和蚊、蠅具有很重要的預防作用。應從沒有此病的豬場購買新豬,入場前要觀察體表有否痘疹樣病變,從外購入後,要隔離觀察1~2周,以防帶入傳染源。
中國尚無有效疫苗可供預防用,康復豬可獲得堅強的免疫力。發現病豬後,應立即隔離,及時進行治療。如果病豬數較多,難以隔開時,要搞好圈舍衛生,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繼發感染。
本病沒有特異的治療方法,常採用對症療法。可對皮膚病變部,用0.1%~0.5%高錳酸鉀溶液,或1%~2%硼酸溶液,或淡鹽水,或花椒艾葉水洗,然後塗上碘酊,或紫藥水,或碘甘油,或消炎軟膏。
為防止細菌繼發感染,可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