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杞縣發掘報告

豫東杞縣發掘報告

《豫東杞縣發掘報告》系統報導了鄭州大學文博學院、開封市博物館於1989~1990年在豫東杞縣境內的段崗、鹿台崗二遺址發掘所獲資料,時代從仰韶、龍山至夏、商、東周時期,尤以龍山與夏代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其重要意義是在杞縣發現了夏代的夏族、商族、東夷族三種考古學文化,這對研究它們之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此外,《豫東杞縣發掘報告》還發表了有關的環境信息。 讀者對象為考古、歷史以及全新世環境專業的工作者。

內容簡介

《豫東杞縣發掘報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壹 概述
1.1 地理位置
1.2 歷史沿革
1.3 區域景觀組分及其變遷概述
1.3.1 地貌
1.3.2 水系
1.3.3 氣候
1.3.4 生物群落
1.3.5 土壤
1.4 聚落特點及其所反映的環境信息
1.5 景觀對人類生存的影響
1.6 區域考古學文化概述
1.7 工作背景
1.8 工作目的
1.9 工作過程
貳 鹿台崗遺址
2.1 遺址概況
2.2 探方分布
2.3 地層堆積
2.3.1 他7北壁
2.3.2 他4南壁
2.3.3 T2北擴北壁
2.3.4 T1南壁地層剖面簡況
2.4 仰韶文化
2.4.1 遺物
2.4.2 環境信息
2.4.3 小結
2.5 河南龍山文化
2.5.1 遺蹟
2.5.2 遺物
2.5.3 IH 結
2.6 先商文化
2.6.1 遺蹟
2.6.2 遺物
2.6.3 環境信息
2.6.4 小結
2.7 岳石文化
2.7.1 遺蹟
2.7.2 遺物
2.7.3 環境信息
2.7.4 小結
2.8 早商文化
2.8.1 遺蹟
2.8.2 遺物
2.8.3 環境信息
2.8.4 小結
2.9 春秋時期文化
2.9.1 遺蹟
2.9.2 遺物
2.9.3 小結
叄 段崗遺址
3.1 遺址概況
3.2 探方分布
3.3 層位關係
3.3.1 89I F12西壁
3.3.2 89Ⅱ F13西壁
3.4 河南龍山文化
3.4.1 遺蹟
3.4.2 遺物
3.4.3 環境信息
3.4.4 小結
3.5 二里頭文化
3.5.1 遺蹟
3.5.2 遺物
3.5.3 環境信息
3.5.4 小結
3.6 晚商文化
3.6.1 遺蹟
3.6.2 遺物
3.6.3 環境信息
3.6.4 小結
3.7 春秋時期文化
3.7.1 遺蹟
3.7.2 遺物
3.7.3 環境信息
3.7.4 小結
肆 結語
4.1 關於河南龍山文化的若干問題
4.2 “先商文化”確立之新證
4.3 關於杞縣先商文化的來源
4.4 杞縣境內夷夏商三種考古學文化的關係
4.5 關於夷夏商三種文化的交匯地域
後記

文摘

插圖:
“隙地”,見諸記載的森林就有北林(今新鄭)、株林(今柘城)等。
野生動物的種屬、數量等也可反映植被狀態。豫東所有早期古文化遺址中都有大量鹿角。《左傳》記載,原圃有糜鹿,逢澤(今河南開封市南)有糜(即獐)。鳴鹿(今河南鹿邑西)、鹿上(今安徽阜南南)等地名,也表明當時本地區鹿的眾多。
春秋戰國之際,豫東天然植被開始遭到大規模的破壞。春秋後期,這一帶先後建立了六個邑,“隙地”遂大大減少。戰國時期,本區成為生產發達、經濟富庶、人口眾多的農區。以今商丘為中心的宋國,是“中國膏腴之地”,“與其得百里於燕,不如得十里於宋”。但社會、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天然植被的毀壞,湖泊遂急劇萎縮,以致經濟發達的宋國發生了“無雉兔鮒魚”、“無長木”的生態危機。
西漢時期,本區的原始林木資源或已面臨枯竭,《漢書·貢禹傳》載:“攻山取銅鐵……斬伐林木亡有時禁,水旱之災不由此也”,表明當時人們已認識到過度樵採與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惡果。
1.3.5土壤
豫東的土壤屬潮土和鹼鹽土區,以潮土為主,可粗分為潮砂土、兩合土、潮淤土三個土屬。
潮沙土主要分布在黃河故道和泛道的主流地帶及河流兩岸,主要包括開封、尉氏、蘭考、民權、長葛、中牟、新鄭、封丘、原陽、滑縣、濮陽等地,多呈條帶狀分布。粗沙土多呈沙荒崗地,生長小灌木和茅草,地表有機質含量很低,且漏水漏肥,僅適合種植花生、紅薯等。細沙土質地疏鬆易耕,因耕作年久而熟化程度較高,有機質含量較多,但保水保肥差,雖有團粒結構,但不穩定。
潮淤土主要分布在開封、周口等地區,耕性不良、黏粒含量豐富,非毛管孔隙少,通透性差,有效水含量低,潛在肥力高,發老苗不發小苗,淤土地的各項養分含量在潮土中最高。
兩合土是沙、黏比例適中、經熟化耕作而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於沙土與淤土的過渡地帶,質地適中,主要為沙壤土、壤土,疏鬆易耕,耐旱耐澇,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強。有機質含量較高,民謠日:“買牛要買抓地虎,種地要種兩合土”。本區以兩合土類所占面積較大。
本區鹽鹼土為潮鹽土類型,主要分布在今黃河以南(包括明清故道)、通許、太康、鹿邑、永城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鹽鹼化程度最高。土壤一般呈鹼性,pH值多介於7.5~8.0之間,有機質含量0.8%~1%,含氮量0.08%~O.1%,含鉀豐富。但沙壤肥力較差。
杞縣境內多為兩合土類潮土。全縣地質類型分為青沙土區、兩合土區、淤土區,分別占。總面積的31.2%、44.5%、24.3%。

後記

本報告是在主編宋豫秦、副主編丘剛主持下完成的。
壹(概述)由宋豫秦、雷興山、丘剛執筆。
貳(鹿台崗遺址)遺址概況、探方分布和地層堆積部分由丘剛、張國碩執筆;仰韶文化部分由丘剛執筆;河南龍山文化部分由魏興濤、劉春迎執筆;先商文化遺蹟部分由張國碩、李合群執筆,遺物和小結部分由雷興山、宋豫秦執筆;岳石文化遺蹟部分由張國碩執筆,遺物和小結部分由宋豫秦、雷興山執筆;早商文化部分由丘剛、張國碩執筆;春秋文化部分由李峰執筆。
叄(段崗遺址)遺址概況、探方分布和地層堆積部分由李峰、丘剛執筆;河南龍山文化部分由魏興濤、李合群執筆;二里頭文化遺蹟部分由丘剛、劉春迎執筆,遺物和小結部分由宋豫秦、雷興山執筆;晚商文化部分由雷興山執筆;春秋部分由李峰、張國碩執筆。
肆(結語)由宋豫秦執筆。
本報告的環境部分由宋豫秦執筆;孢粉分析由張文卿、楊麗萍承擔;化學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由夏正楷承擔。
本報告由宋豫秦、丘剛、雷興山、魏興濤合成,全稿由宋豫秦修改、審定。
器物底圖由宋豫秦、魏興濤、余新紅、張國碩、李峰、許俊平繪製,器物圖清繪由張天恩承擔,遺蹟圖清繪由程浩承擔。
器物修復由楊永賀、張帆等完成。
器物照相由劉春省完成。
銅器分析由孫淑雲、李延祥完成。
14C年代測定由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加速器質譜實驗室完成,因準確度原因未予採用。
本次工作在調查、發掘、室內整理與報告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國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封市文物管理處、開封博物館、杞縣人民政府及所屬文化局、文物保管所、高陽鄉政府、裴村店鄉政府及段崗、曹崗、鹿台崗村領導和民眾的多方支持與協作,在此一併致以衷心感謝。
發掘所獲全部標本現分存鄭州大學文博學院和開封市文物工作隊。
以往所發表的簡報和其他與本次發掘相關的資料,皆以本報告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