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sw20

豐田sw20

MR2真正誕生的契機在1983年,當時TOYOTA在東京車展上推出SV-3概念車。這是一部令世人眼前一亮的車型,面對車迷們對它的叫好聲不斷,車廠即下令於1984年量產該車型,量產後新車命名MR2!

前言

MR2到2005年止划過的時空,那時間就得倒流至1976年。其時第一代MR2還未在世界上露臉,僅處於TOYOTA工程隊的構思當中,工程師們心想著造一部既有駕駛樂趣,且高效燃油經濟性的汽車,這正為後來MR2的隆重登場埋下伏筆。時值1979年,豐田車廠歷經3年而作的市場調查、論證,終於得出那部既有駕駛樂趣,且高燃油經濟性的汽車,它就是1981年出產的SA-X,MR2之所以有今天,也全賴這部SA-X原型車的貢獻。車廠很是重視這部運動小跑SA-X,隨即請來當時的F1車手在日本與美國加州進行測試。

MR2真正誕生的契機在1983年,當時TOYOTA在東京車展上推出SV-3概念車。這是一部令世人眼前一亮的車型,面對車迷們對它的叫好聲不斷,車廠即下令於1984年量產該車型,量產後新車命名MR2!幾乎是同一時間,當地報章各大頭條都爭相報導那部MR2的真正含義:“Mid-engine, Rear-wheel drive, 2-seater”汽車,亦即採用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的2座小型運動跑車,簡稱MR2。隨著MR2的強勢登場,日本第一部中置引擎汽車亦宣告誕生。但請不要忘記,MR2是一部定位為經濟型的運動小跑,性能跟同廠一線跑車Supra(MA70)仍有一段未可攀比的距離。

SW20歷史

第一代MR2 AW11生命周期由1984年開始,演繹至1989年落下帷幕。其間,MR2因應市場的需要被數次改良、最佳化,車身外觀就是其中重要的修改部分。1984年嶄露頭角的AW11以刻畫到骨頭的硬朗線條示人,由此不難想像到,這是老一輩車身都樂於採用的設計式樣,讓人很容易將它跟1983年AE86看齊。到了1986年,車身姿被小改後的MR2推出市面。

本文主角並非第一代MR2 AW11,面前所說的只為接下來出場的“主人翁”第二代MR2 SW20作鋪墊而已。歷史的年輪迴放至1990年,其時經全新修葺下的MR2以一幅圓滑的外拋沙板形象面世。一改之前AW11過分硬朗顯得生硬、感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車身姿,換上更接近現代感、更性感的新裝,拋沙板、圓滑過渡的車身線條就是最顯眼的表征。但,顧不上所有改頭換臉的前保險槓、側裙、車尾擾流器、後保險槓、甚至尾燈,前“跳燈”大眼仍舊被傳承下來。這是受數年前的AE86影響嗎?不一定,那只是當時潮流的有力證據而已。

以更圓潤,過渡順滑、平易近人的車身姿示人的第二代SW20,當然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跳燈設計,風靡一時的作品。

拋沙板有利輪距外擴之餘,使車身賣相更加順眼、姣好。

車側進氣口,用作為引擎提供足量散熱氣體。

百葉窗式引擎蓋,有利於引擎熱氣排往上空。

前/後保險槓、側裙、車尾擾流器、尾燈等,都拋開了第一代AW11的痕跡。

SW20最佳化後的車尾擾流器,使中置後驅的MR2高速時擁有更穩定的車身動態。

引擎動力

跟現今(雖然已宣布停產)MR2統領的天下不同,因為MR-S ZZW30(易名後的第三代車身代號)根據不同國家、地區提供了多款引擎任君選擇。而第一代AW11時代,MR2選擇引擎的空間就相對地窄,就算連同低端的AW10 3A-U 1.5L引擎總計在內,亦不超過3款服役引擎。若要數出當中AW11搭載的最強動力,那就得揪出後期型擁有Supercharger技術,最高達145ps馬力的

4A-GZE引擎。餘下的就是跟AE86淵源甚深的NA 1.6L DOHC 16V 4A-GE引擎,雖然是同一台4A-GE,但MR2對應不同市場便有不同的馬力輸出,日版最高130ps,緊接是歐版的124 ps,美版則以112 ps墊底。

中置3S-GE引擎,貫徹MR2的設計意念,一款在

性能與燃油經濟性之間取最佳平衡點的引擎。

到了第二代SW20時代,前代AW11可選引擎相對單調的局面已有所改善。單單是多款可選2.0L NA引擎不說,特別值得指出的引擎陣容是,專供日本市場使用的峰值馬力輸出達220ps的3S-GTE渦輪增壓引擎;美版獨有、大排量5S-FE 2.2L 200ps NA引擎;歐洲車迷們可購買的156 ps 3S-GE NA引擎。不過,這些都是發生在1994年以前的事,上述馬力數字可不能替代1994改良後的3S-GTE、5S-FE、3S-GE說話,因為三者經過1994年的全面革新後,馬力輸出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其中較低端、內外均沒怎么變化,但馬力卻漲至172 ps的NA 3S-GE,它也正是本文主角SW20的搭載引擎。

>

橫放在引擎艙中的3S-GE,改良後使用MAP壓力感測器收集進氣量的引擎。

車型編號:SW20

引擎編號:3S-GE

排氣量:1998cc

布置型式:L4 NA DOHC 16V

活塞口徑×衝程:86mm×86mm

壓縮比:10.30:1

最大馬力:172ps/6600rpm

最高扭矩:19.5kgm/4800rpm

機械式節氣門。

用作隔阻熱量排氣岐管罩?它更像是美化引擎感觀而存在。

因為是中置引擎的關係,3S-GE的排氣行程也相對地縮短。

懸掛系統

很久之前便聞名於世,但這絕不是什麼好事。中置後輪驅動的它,彎道中的表現常常叫普通駕駛者大捏一把汗,因為AW11很活躍,過度活躍的它老愛將車頭指向彎心,oversteer的出現總令人心慌、失措。或許在這點上,AW11有能力跟Porsche 930 911爭一日之長短吧。回顧文前曾提及過的,TOYOTA原意要做一部充滿駕駛樂趣的車輛,但現在看起來第一代AW11 MR2跟豐田工程師們的想法背道而馳了。它更像是特為某些人群而“訂做”的,因為只要你具備了足以駕馭

AW11的技術時,它即是一部讓人愛不釋手小跑,否則,失控的AW11會你的腳下張牙舞爪。

麥花臣式前輪懸掛系統,其中部件已在第一代基礎

上加以最佳化動作,使車輛更易於操控、穩定性更高。

畢竟MR2設計原意是一部面向大眾的車型,車廠要解決oversteer轉向過度的現象已迫在眉睫。於是,車廠隨即在第二代SW20身上施以:最佳化前輪麥花臣中的彈簧避震組合,大幅變更麥花臣式後輪懸掛系統;下降車身重心;增加車身輪/軸距;改換大斷面輪胎等措施,使車輛彎中更趨於轉向不足,以利更多操控安全。也是的,終始街道上並不是人人都叫“拓海”,讓MR2戒掉oversteer的脾性,讓普通車主足夠有餘於控制第二代SW20,豐田原意大眾化的操控樂趣也就更易達到。

後輪麥花臣式懸掛系統,彈簧避震的工作行程

已有所縮減,幫助達到下降車身重心的目的。

後輪懸掛下擺臂。

抵制轉向過度,防傾桿也貢獻不少。

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工作可靠度遭受車迷們評擊,這也是伴隨第一代的AW11而生的問題。再者,前面已經出現了轉向過度的問題,本次第二代SW20當然不會輕視這種不良現象。得益於加大尺寸輪圈的貢獻,SW20無論在前/後制動分泵,制動碟片直徑等,都有正面增長,使制動力度產生長足的進步,起碼讓駕駛者樂意為制動系統的工作效率豎起大拇指。

工作效果讓人滿意的制動系統,前輪採用單活塞聯動分泵,配合通風碟工作。

三幅雙肋式鋁合金輪圈,當時的SW20已採用受力分布更平衡的五孔式設計。

前輪195/55R15輪胎,後輪更大至225/50R15。

後記

事已至始,我想自己應該解釋一下,文章標題指的是:這是日本國內第一部強勢登入的MR車。當然,你可以理解成它是無敵網第一部捷足先登的MR2。有了第一,不知第二部更待何時?樂見吧?!說回正題,說我守舊或者什麼都好,就是感覺這部老舊的MR2 SW20別具一番韻味。或者是受同廠AE86的影響吧,跳燈設計的它總散發出獨特的跑味,這種味道甚至蓋過第三代嬌小玲瓏的ZZW30。這部在引擎、底盤懸掛、制動系統都已全面最佳化SW20,MR的設計它已達到更高值的行走安全係數,最重的是,它還是一部充滿操控樂趣的小跑!毎天能夠騎著它遊走於大街上,還有什麼事比這更美的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