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閉簋

豆閉簋

豆閉簋,是西周時期盛食禮器,青銅器的一種,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豆閉簋(dòu bì guǐ),高15.1cm,寬32.5cm,重5.06kg。

外形特徵

豆閉簋豆閉簋

弇口,圓鼓腹,圈足,腹兩側有獸首銜環耳.器身自上而下滿飾平行的瓦棱紋。
 

刻錄銘文

豆閉簋銘文拓片豆閉簋銘文拓片

簋內底鑄銘文9行92字:

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王格於師戲大室。邢伯入佑豆閉,王呼內史冊命豆閉。王曰:“閉,賜汝戠衣、鑾、旂。用乃祖考事,俞邦君馬弓矢。”閉拜,稽首。敢對揚天子丕顯休命,用作朕文考叔寶簋,用賜壽萬年,永寶用於宗室。

銘文大意:在周王二月上半月的戊寅日,王到達師戲的宗廟大廳,邢伯進來作豆閉的佑者,王呼內史宣布對豆閉的冊命。王的冊命辭說:“閉,賜你玄色的上衣、環形的圍裙、還有車上的鑾鈴和旗幟。繼續你祖父和父親的工作,管理友俞邦君的司馬和弓矢。”豆閉拜,叩頭。為答謝和宣揚天子這一重大、顯赫和美好的冊命,豆閉做了紀念死去的父親ꄓ叔的寶簋,祈望他能賜給萬年長壽,使這件簋能永遠在祖廟中供放。 這篇銘文較完整地記錄了一次任命官員的典禮過程。

名詞解釋

豆閉簋局部豆閉簋局部
獸首銜環耳

器物兩側獸首形口銜銅環的器耳。

(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0025』”。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0025』。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複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

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而知,簋常以偶數出現,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