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很好

讀書很好

這是一部精心撰述、充滿智慧的作品。作者在知識與社會之間,敏銳地發現了二者的緊密互動,並通過對香港本土最新寫作的評論,進而全景式地評述了當下香港的社會變動與精神狀態,記述了最具公共關懷的香港知識人參與和推進香港社會發展的點點滴滴,可以見微知著,可以未雨綢繆。

基本信息

書名: 讀書很好

作者:鄺穎萱

字數:95 千

印張:9.25

頁碼:296

開本:32開

定價:29.80元

ISBN:978-7-5407-5683-3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精心撰述、充滿智慧的作品。作者在知識與社會之間,敏銳地發現了二者的緊密互動,並通過對香港本土最新寫作的評論,進而全景式地評述了當下香港的社會變動與精神狀態,記述了最具公共關懷的香港知識人參與和推進香港社會發展的點點滴滴,可以見微知著,可以未雨綢繆。49篇精彩的札記,即是49個典型的文化樣本和實踐樣本。區事國事天下事,從這裡讀懂香港,讀懂中國乃至未來。

作者簡介

鄺穎萱,香港最具思想力和公共關懷的知識女性,《讀書好》雜誌總編輯及NOW電視《讀書好》節目主持人,香港時下最具原創力的出版機構——上書局及小書局的掌門人,並投身動物文學創作,在內地出版有《帶著Goldie去旅行》《晚福:Ducky婆婆》等作品。她在書本創作、出版及宣傳推廣方面都留下手指紋,也嘗盡其中的喜與悲。

簡明目錄

龍應台

大國崛起在於思想開放

陳冠中

粵港結合另起爐灶

陳雲

執正港式壞鬼中文

蔡子強

從T-34領悟人生

鄧小宇

尋找錢瑪莉接班人

黃念欣

《盛世》:香港罕見小說體

鄧小樺

我眼中的80後

董啟章

村上春樹《1Q84》:繼續尋找自我

董培新

畫筆下的金庸

楊天命

命與理

鄒頌華

旅遊指南不是聖經

陳惜姿

活的教材天水圍

蔣匡文

《通勝》現代啟示錄

劉斯傑

創意+技術= Pop-Up

中野嘉子

飯煲社會學

傅偉強

電子閱讀新體驗

蔡芷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站在蛋的一邊──香港八十後》

顧小培

尋根究底:《美肌之食──從抗敏到正能量護膚》

陳健民

寸土必爭:《走向公民社會》

尤小茜 Marysia Juszcakiewicz

橋樑

梁家權

味道記憶:《說不出口的細蓉》

蔡東豪

香港好友:《金融是文化》

王澤

兩代老夫子

林載爵

文化超越

潘國靈

感性香港:《親密距離》

潘小濤

愛恨中國

陳曉蕾

綠色傳道人:《一家人好天氣》

趙廣超

文化苦力:《我的家在紫禁城》

許寶強

主流以外:《限富扶貧——富裕中的貧乏(新編)》

葉蔭聰

懷舊社會:《為當下懷舊──文化保育的前世今生》

葉輝

堆沙者:《最薄的黑 最厚的白》

嚴劍豪

網上潮聲

潘毅

時代創傷治療者:《大工地上中國農民工之歌》

鄭宏泰

本土價值:鄭宏泰、黃紹倫《一代煙王──利希慎》

李怡

回首:《細味人生100篇》

李志清

漫畫的驕傲:《那年的天空很藍》

伊藤彥子

遊戲中學習:陳伸《謎你香港──通通識》

廖偉棠

小島詩人:《出離島記》

龐一鳴

一個人的力量:《就系唔幫襯地產商》

呂大樂

為中產告解:《中產心事──危機之後》

劉保禧

哲學的慰藉:《不是雞精──幸福哲學六論》

黃兆輝

管治技藝:《新後現代管治:從市政管理看最深層矛盾》

張彧暋

日本趣味:趙永佳、張彧暋《日本·趣味·想像——八十後御宅筆記》

藍詩玲 Julia Lovell

歷史政治學: The Opium War: Drugs, Dream and the Making of China(《鴉片戰爭》)

黃世澤

不畏土豪劣紳:《土豪劣紳》

加藤嘉一

愛國遊戲

張鐵志

搖滾政治:《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

黃英琦

經營香港:《改革戰記──營造灣仔》

洪承禧 John Hung

寫作的救贖: Master of None精彩節選 

鄺穎萱

負責《讀書好》的編輯工作已近兩年,看著這本雜誌,心裡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我一直認為閱讀是歷久常新的活動,書本是古老的東西,但書本內容卻與時俱進,而經典的作品更可跨越時空。香港社會快餐文化當道,要辦一本讀書雜誌,必定要將自己的趣味貫注在內,否則早早就已經泄氣。所以我在《讀書好》所經營的,就是自己的小趣味,希望引發普羅大眾對讀書的興趣。

很多人做書評書介,都會堅守“以書論書”,大談書本內容如何精彩,作者又如何突破自己,寫出好作品。但我認為書也可以是一個媒介,一個話題,去介入社會、時事及生活之中。只有這樣,書才會活起來,受更多人關注,而不是小圈子活動。

有人認為閱讀是一件很個人的事,無須看什麼書評書介,這有一定道理。但閱讀同樣是件很社會性的事。例如金融海嘯究竟發生什麼事?中國盛世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當我們在一定的背景下去閱讀,會從純粹的個人享受變成個人知識增長。

香港要走向知識型社會,每個人都必須追求知識增長,以知識去應對社會變化、意見爭拗及未來規則,否則香港只會變成一個人人表態,聲大有市場,民眾起鬨的街市。

網際網路科技愈發達,社會媒體愈普及,流動媒體日益進步。這些都不代表知識型社會的出現,因為科技不代表有深度、有觀察及有見解,一切是取決於內容。

人人iPad不離手,秒秒鐘登錄“臉書”看留言,或“關注”別人,究竟最終我們是否更寬容,更開放,更創新呢?抑或心靈更封閉,圏子更小,視野更狹窄呢?

信息科技不會自動帶給人信念、價值及方向,而我始終相信“insight”比“information”重要。書本可以帶給我們insight,所以至今仍然會以推廣閱讀為工作,並努力將閱讀與社會扣緊起來。

這本小書輯錄了我在電視台《讀書好》節目的訪問,這不只是書評書介,也是香港社會文化的觀察。

龍應台篇

作者簡介

1952年龍應台出生於高雄縣大寮鄉,童年生活在台灣中南部農村里,少女時代在高雄茄萣的海邊漁村度過,通曉閩南語。1974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23歲前在台灣生活,23歲後她前往美國留學9年、旅居歐洲13年、重回台北擔任3年的文化局局長。

1983年龍應台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畢業後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台灣“中央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1988年她旅居德國,並于海德堡大學漢學系開辦台灣文學課程,在旅德期間與德國籍前夫育有兩子。

1999年龍應台回台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推動台灣文化事業。她修複錢穆、林語堂等文人在台北的故居;整修並重新開放紅樓劇場,成為西門町地標;將閒置了的台北市政當局養工處辦公室打造成台北國際藝術村;將雜草叢生逾廿年的美國駐台人員官邸變成“台北光點”,容納藝術電影院、書店以及咖啡店。

2003年秋,龍應台來港出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4年出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客座教授。2005年,返回台灣出任台灣清華大學教授,並創立“清華思想沙龍與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同年,龍應台寫過一篇題為《期待人文港大》的文章(收錄在《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一書中),引起港大關注。後來“人文港大”更進入了港大的議程,成立“港大人文基金”。2008年,香港大學借“孔慶熒及梁巧玲慈善基金”的捐贈,成立“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計畫,破格為龍應台開設“龍應台寫作室”,讓她在學術體制下專心從事創作。其作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便是在這裡完成的。

龍應台成名於1984年,她第一篇投稿《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於台灣《中國時報》刊登,呼籲人們看到損害公益、破壞環境的事情應當生氣,不要再逆來順受,引起讀者的關注與回響。隨後,龍應台專欄《野火集》成為《中國時報》的固定專欄,文章其後結集出版。《野火集》出版後引起內地與港台文化界的迴響,“野火”更成為台灣1980年代其中一個代名詞。

龍應台的作品有針砭時弊的評論結集如《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對大海的時候》、《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等,以台灣民主發展及社會現象作為討論基調,以諷刺辛辣的文筆寫出她對台灣政治、社會的觀察。此外,亦有表現其纖細情感的作品如《孩子你慢慢來》、《目送》、《親愛的安德烈》等,以感性筆觸梳理出她同時身為女兒及母親這雙重身份的情感牽絆。

嚴劍豪篇

作者簡介

嚴劍豪曾是香港新聞工作者,現已離開新聞界。他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最初加入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擔任《亞洲早晨》等節目的製作人員。其後轉投無線電視,主持《香港早晨》。2007年轉回亞視,擔任《亞洲早晨》、《六點鐘新聞》、《夜間新聞》等節目的主播及記者。現時在會計師樓公關及市場部工作。

2010年7月,嚴劍豪從報章上得知大浪西灣自然景觀遭到破壞,常到大浪西灣的他於是發起Facebook群組“強烈譴責魯連城破壞大浪西灣自然景觀生態,要求立即停止有關建築工程”,希望阻止大浪西灣被繼續蹂躪。起初他只是想跟幾個好友分享泄憤,沒料到引起大眾注意,群組人數不斷增加,發展下去超過八萬三千人。最終透過Facebook群組及現實上組織的行動,二十一日後政府被逼回響洶湧民情,透過城規會公布該區暫時劃為“非指定用途”地帶,為期三年,要先向城規會申請才可發展,成功暫時阻止事件,也為使用Facebook推動公民社會運動留下一個示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