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
“校尉”軍職在各朝職權不同,兩晉時期校尉地位較高,僅次於將軍,司隸校尉(守衛京師軍職,相當於今天的衛戍區司令)級別更高,已非一般軍官之任。另外掌管少數民族地區的沿邊屯軍將領亦稱校尉,如烏桓校尉、西戊校尉、南蠻校尉等。
西晉時期
西晉的第一任護烏丸校尉是衛瓘,一直到太康初年才離任,見《晉書》卷三六《衛瓘傳》。衛瓘之後,很可能是嚴詢。《晉書》卷三《武帝紀》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將軍嚴詢敗鮮卑慕容廆於昌黎,殺傷數萬人。”按照慣例,駐幽州的最高軍事長官(或為寧朔將軍,或為安北將軍),一般領護烏丸校尉。嚴詢之後是唐彬,見《晉書》卷四二《唐彬傳》。唐彬之後是張華,見《晉書》卷三六《張華傳》。張華於武帝末年回到洛陽。史料中可以考見的接下來一位護烏丸校尉,是劉弘。《晉書》卷六六《劉弘傳》:“張華甚重之,由是為寧朔將軍、假節、監幽州諸軍事,領烏丸校尉。”但是沒有說劉弘任職的時間。據酈道元《水經注》卷一四“鮑邱水注”引《劉靖碑》,劉弘出任護烏丸校尉的時間是晉惠帝元康四年(294)。在張華與劉弘之間,大約有六、七年時間,是誰在擔任護烏丸校尉呢?很可能就是劉寶。張華很看重劉寶,陸機曾經諮詢張華,洛陽人士中有誰值得拜謁,張華就推薦了劉寶,見《世說新語》“簡傲”門之“陸士衡初入洛”條。張華離任時推薦劉寶繼任,有較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