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駁 | |||||
拼音: | |||||
解釋: | 1.亦作"議駁"。 2.議論錯雜不一。 3.提出異議�o予以駁回。 |
相關詞條
-
駁《復仇議》
據史傳所栽周成王曾以桐葉與弟,戲言封彼,周公入賀。柳宗元正是針對此說提出異議,認為周公不當作亦不會作這樣的事,批判了把君主言行絕對化的所謂“天子無戲言”的謬論。
原文 注釋 譯文 解析 作品背景介紹 -
駁復仇議
《駁復仇議》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駁論性的奏議,它針對諫官陳子昂的《復仇議狀》而發。作者認為,陳子昂的《復仇議》中的觀點是矛盾和不足取的,進而提出...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駁復讎議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邦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尉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於令,永為國典。”臣竊獨過之。
文章全文 文章出處 -
浮冒議駁
凡估報工程,應以原奏為憑,如段落丈尺與原奏不符及報銷冊開載工料浮多,均隨案奏駁。 其駁款無多、易於申說者,即開單批駁。 至工程本小、銀數無多者,即逕行核減追繳。
-
駁遷都長安議
昔周公營洛邑以寧姬,光武卜東都以隆漢,天之所啟,神之所安。 大業既定,豈宜妄有遷動,以虧四海之望? (《後漢·黃琬傳》)
-
駁梁統重刑議
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務,施行日久,豈一朝所厘? 統今所定,不宜開可(《後漢·梁統傳》,統上疏請重刑罰,後「下三公、廷尉,議者以為云云。 )
-
駁息夫躬謀間匈奴議
中國常以威信懷伏夷狄,躬欲逆詐造不信之謀,不可許。 今單於以疾病不任奉朝賀,遣使自陳,不失臣子之禮。 書奏上,引見躬,召公卿將軍大議,左將軍公孫祿以為。
-
駁成都屋舍園田分賜諸將議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木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