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拉丁名:Phylloxeridae
種名:警根瘤蚜
種拉丁名:phylloxera notabilis Pergande
國內分布:江蘇、浙江
國外分布:美國
形態特徵
警根瘤蚜屬葉級型根瘤蚜,成蟲有六個型,即乾母、無翅雌蚜、短翅雌蚜(性母)、長翅雌呀(遷飛雌蚜)、雌蚜和雄蚜。乾母系越冬卵孵化出的無翅產卵雌蚜,該蟲態在寄主嫩葉上形成第一蟲級。初齡若蚜黃綠色,長橢圓形,體長0.37-0.41mm,寬0.17—0.18mm。頭、胸部發達,腹部瘦削。複眼由3個紅色小眼面組成。觸角3節,第一、二節短,第三節中部較粗,近端都一側有3個圓形次生感覺圈。口外長度超過體長。足和觸角發黃褐色。背部具有淡黑色瘤狀突起:頭部6個,中、後胸6個一排,各腹節4個一排,腹末2個並列,痛上均有1根長剛毛。脫皮人瘦後,體嫩黃白色,梨形,背上的瘤突變小而色淡。成蟲體黃白色或污白色,短梨形,體長0.9-1.lmm,寬0.7-0.8mm。產卵後體漸縮短呈卵圓形,體表多皺摺,體色暗黃至灰黃褐色。無翅雌蚜無翅雌蚜屬造疫蚜,由於母和各代無翅雌蚜所產卵的一部分卵及各代長翅雌蚜產的卵發育而成。初齡若蚜淡黃色,長橢圓形,體長0.43-0.44mm,寬0.20一0.21mm。形態似乾母初齡若蚜,但背上瘤突色稍淡。成蟲體近,圓球形,淡黃色,體長0.9-1.0mm,寬0.6—0.8mm。體表有眾多的排列整齊的三角形微瘤。觸角3節,近端都有圓形次生感覺圈3—4個。短翅雌蚜(性母)短翅雌蚜屬產性蚜,由乾母和各代無翅雌蚜所產卵中的一部分卵發育而成。初齡若蚜淡黃色,長橢圓形,口針僅伸達腹部第二節。頭、胸部背面有三角形微瘤。成蟲污黃色,頭、中胸、足及翅緣灰黃色,長梭形,體長1.0一1.2mm,寬0.6-0.7mm。體表密布微瘤。頭、胸部,特別是中胸尤為發達。複眼和3個單眼紅色。觸角3節,第三節特別長,近端部一側有4個圓形次生感覺圈。翅短小呈舌狀,暗黃色,前翅僅達後胸後綠。口器粗短而強壯。產卵後體斯波縮呈卵圓形,呈暗灰黃色。長翅雌蚜(遷飛雌蚜)長翅雌蚜是進行較遠距離擴散的蟲態,由乾母和各代無翅雌蚜所產卵中的一部分發育而成。若蚜淡黃色,長校形,翅芽狹長而色淡。成蟲體污黃色,長橢圓形,體長約1.3mm,寬約0.5mm,翅展2.6—2.7mm。頭、中、後胸及足色深。複眼暗紅色,3個單眼和一對眼瘤紅色。觸角3—4節,個別5節,末節端都一側有圓形次生感覺圈4個。翅淡灰黃色,前翅有3條斜脈,後翅無斜脈。翅面和足具魚鱗狀紋。靜止時翅平疊於背上雌蚜雌蚜屬有性型,由短翅雌所產的大卵發育而成。體污黃褐色,長橢圓形,長0.48—0.54mm,寬0.27-0.33mm。無翅,口器退化,複眼紅色,觸角3節,第三節頂端可見1-2個圓形次生感覺圈。體表無瘤突和刺毛。雄蚜雄蚜屬有性型,由短翅雌蚜所產的小卵發育而成。體淡黃色,橢圓形。體長0.28—0.34mm,寬0.17-0.21mm。無翅,口器退化,複眼紅色。觸角3節,第三節稍粗,近端都有2個圓形次生感覺圈。體背有較長的剛毛和不太明顯的瘤突,腹未交尾器呈乳頭狀突出。卵 卵有6種類型。越冬卵亦稱有性卵,由雌蚜產出。卵體薑黃色至棕黑色,卵圓形,長0.36-0.38mm,寬0.24一0.27mm。表面有雲紋狀環形紋。大卵和小卵均為短翅雌蚜所產。大卵污黃色,長橢圓形,長0.39—0.45mm,寬0.24—0.31mm。小卵淡污黃色,橢圓形,長0.26—0.33mm,寬0.19-0.25mm。於母、無翅雌蚜產的卵略小於短翅雌蚜的大卵。長翅雌蚜產的卵色淡而嫩,卵較圓,長0.38—0.41mm,寬0.28—0.31mm。
生物學特性
警根瘤蚜屬同寄主全周期生活的蚜蟲。南京地區越冬卵於4月初開始孵化,中旬為孵化盛期,5月中旬孵化結束。若蚜孵出後於8一9時開始沿樹幹向上爬行,以10~14時活動最盛。若蚜爬到剛破肚的頂芽上棲息。一個芽片上常聚集數百頭若蚜。隨著葉芽的生長,若蚜固定處的葉片組織開始凹陷。當著好第一次脫皮後便被包入幼小的蟲函中。隨葉片的生長蟲促迅速擴大成豆粒狀,在葉面的一半呈半球形,表面光滑,在葉背的一半呈半桃形,其頂部有1個多毛的尖突。在初夏和晚秋形成的蟲樓其葉面的一半有時帶有紅色。蟲樓形成初期內部為一個四壁光滑的空腔,於母在其中取食、產卵。其卵孵化出有規雌蚜、無翅雌好和短翅雌蚜3種類型。後者亦在廖內取食產卵。當長翅雌蚜發育成熟後,蟲瘦的頂端乾枯並裂成許多小縫,櫻內的長翅雌蚜、短翅雌蚜、1齡無翅雌蚜和性蚜從縫口處外出,一日中以9—16時外出最多。7一10天后蟲澳內的蚜蟲完全爬出。從蟲展爬出的l齡無翅雌蚜一部分向上爬行到幼嫩葉片上形成新的蟲厚,一部分同短翅雌蚜、性蚜、少數長翅雌蚜等一道沿樹幹向下爬行到地表,最後入土而死亡。外出的長翅雌蚜于晴天10一15時遷飛到野胡桃、胡桃、胡桃揪和長山核桃的其它植株的葉背棲息、產卵。5一7天后卵孵化為l齡無翅雌蚜,但除山核桃外,在其它奇主上的均不能生存。-年中以春天產生的蟲梁數量最多,蟲瘦最大,造成的危害也最重,但當年播種的實生苗和未結果的幼樹因不斷的生出新葉,夏、秋季亦受到嚴重的危害。蟲樓的大小和樓內產蚜量的多少同侵入期的長短和侵入的葉片的發育情況有關。棲居於嫩芽和幼葉上的個體侵入後形成的蟲梁較大,葉片展開後入侵的個體形成的蟲級較小。第一代蟲漠的直徑3.2—8.5mm,少數可達到12mm以上。從若蚜侵入到蟲促成熟,春季需50天左右,夏、秋季稍短。第一代蟲級於5月下旬開始成熟,6月上、中旬開裂的蟲梁最多。第二、三、四代蟲摩部系由1齡無翅雌蚜形成,蟲厚較小,直徑1~5mm,分別於7月底、8月底和10月上旬成熟,但因發生期不整齊,從5—10月各種發育階段的蟲肆都同時存在。第一、二代蟲櫻內以取食的1齡無翅雌蚜和長翅雌蚜居多,第三代蟲櫻內短翅雌好增多,而長翅雌蚜和1齡無翅雌蚜減少。第四代蟲瘦內以短翅雌蚜和大、小卵及性蚜為主,沒有長翅雌蚜、取食的1齡無規雌蚜也很少。一個直徑5mm的蟲櫻內有短翅雌蚜82頭,l頭短翅雌蚜可產大、小卵12—25粒。在室溫20—25℃時,卵期6—8天。短翅雌好成蟲壽命10—15天。雌、雄蚜孵出後,體未沾粘於厚壁上,蟲體靜立,經l一2天的蛹態幼蟲期,再次脫皮後,附肢伸展開即可爬行、交尾。交尾後的雌好出梁後沿樹幹向下到近基部的樹皮縫隙中尋一隱藏處產卵越冬。每頭雌蚜僅產卵1粒。天敵警根瘤好的天敵有黃錯、龜紋瓢蟲、長斑彎葉毛瓢蟲和六星瓢蟲。長翅雌蚜遷飛時黃晴在空中捕食。蟲級開裂後龜紋瓢蟲常鑽入廖內捕食未出緩的蟲體。長斑彎葉毛瓢蟲的成蟲、幼蟲和六星瓢蟲的成蟲捕食在樹幹上爬行的乾母和1齡無翅雌蚜,以上天敵中以長斑彎葉毛瓢蟲的作用最大。
防治方法
1.3月下旬用2.5%澳氛菊酯乳油、廢柴油、廢機油、麵粉1:40:60:100調製成油膏,在植株胸高處的樹幹上塗成3—5cm寬的環帶,阻殺向上爬行的乾母幼蚜。植株較少時可用廢棄的農用塑膠薄膜式舊報紙裁成5-8cm寬的長條,在樹幹上包3-4圈後用包裝繩於中、上部捆牢,可有效地阻止於母幼蚜上樹。 2.4月上、中旬用2.5%澳氛菊酯乳油3000信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布全株,毒殺剛孵出上樹和已棲居於芽片上的乾母。 3.冬季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噴布主幹或進行塗白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