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2001年8月被中國經濟科技開發國際交流協會聘為理事;2002年5月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聘為終身研究員;譚承國還被中國西部發展研究中心評為中國西部10大優秀民營企業家、國家西部大開發十大功勳人物之一,並獲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授予的“愛國企業家”榮譽稱號,中國百名行業創新傑出人物金像獎、中國國際行業組織研究會授予的高級研究員證書。譚承國發展戰略篇有膽有識闖天下
貴州省印江縣杉樹鄉對馬村是民營企業家譚承國的家鄉。從小家境貧寒,在逆境中孜孜求學,少年時代便立下“為家鄉從貧困中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中學畢業後,譚承國迫於家庭經濟拮据,無法繼續學業,並於1968年18歲時背井離鄉開始了外出闖蕩的生活。過早地經歷社會,過早地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讓譚承國的心裡產生了擺脫貧窮、渴望致富的念頭。起初,譚承國帶著改變命運的強烈願望,走南闖北,乾過挖煤,當過采煤組長,帶領民工施工,並提任當時貴州省內第一座石拱沿河大橋的項目經理。20世紀70年代,譚承國率領千人參加貴州黔東南戰備工程、貴州岑鞏縣保坡魚塘工程及貴州省林業廳營業大廳工程、凱里鴨塘工程及養雞場工程等,1997年投資成立騰發塑膠製品廠,引進國內最先進的機械設備生產塑膠編織袋及復膜塑膠產品,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在與命運的抗爭中,一種拼搏、開拓的信念逐漸凝聚而成。
要發展就要有新思路
譚承國參加工作一段時間後被保送到南京工學院土木工程系深造,大學畢業後獲得了建築工程師職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新興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1988年初,隨著全國各地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房地產業已成為經濟迅速發展的“熱點”,譚承國經考察、論證決定將自己的全部積蓄858萬元的資產,投資房地產,同年開始組建貴陽白雲騰發房地產開發公司。1990年,騰發公司承攬了貴陽市白雲區麥架鄉下堰村38?7萬m2的土地平基工程,租用中國七冶建築工程公司、302廠的超大型機械進行機械化施工,取得了良好的開端。工程的順利完成為白雲區人民政府制定城市科學規劃、開發、招商引資等諸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有了公司資本的原始積累。
1991年,騰發公司投資改造白雲區飼料公司(區糧油工業總公司)的廠房、車間和辦公樓,開發建築面積7800m2,銷售收入600萬元。
第一個房開項目是貴陽雲康商住樓,投資1500萬元,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
貴陽市西路改造,他投資1500萬元建成建築面積3.45萬平方米的“五湖商場”和“四海商場”。其中,五湖商場獲貴陽房地產協會授予的“優質工程獎”。
1999年竣工投入使用的28層高的貴陽市鄉鎮企業局辦公大樓,是他承建的最高建築,總投資上億元。
1993—1995年,騰發公司投資修建了白雲區老幹部活動中心、白雲區地方稅務局辦公大樓,建築總面積6?54m2,銷售收入2800萬元。
1995—1997年,騰發公司在貴陽市區投資修建市西路五湖商貿大樓,建築面積1?3萬m2,銷售收入4800萬元。
1998—2002年,騰發公司開發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尖山路雲康商品樓房A、B兩棟,總建築面積1?68萬m2,銷售收入6000萬元。
1999年,騰發公司投資億元資金開發北京東便門甲1號房地產。
2001年,譚承國由於業績顯著,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將他作為首屆亞洲博鰲論壇會議特邀嘉賓。
2002年,騰發公司投入巨資2.8億元在貴陽市金陽高新技術開發區承接碧海花園十二組團建築項目,總建築面積達16萬m2。創利稅3730萬元。
經過18年的艱苦奮鬥,歷盡了人生坎坷和磨難,譚承國終於使自己的事業初具規模。騰發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一支擁有高素質、高科技管理人才的隊伍(公司管理人員中有高級職稱的14人,中級職稱44人,占總職工186人的31?18%)。譚承國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遠見卓識,抓住改革開放、金陽新區開發良機,充分利用白雲區的天時地利,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嚴格、科學地管理企業,重契約、守信譽,使企業的經濟效益日漸提高,公司現有固定資產淨值20.8億元,機械設備淨值7630萬元,自有流動資金10.8億元。
富了不忘回報祖國和社會
譚承國是從貧窮中長大,騰發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創業的每一步都相當艱辛,在收穫成功喜悅的時候,他首先想的是家鄉的貧窮和落後,時刻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他要用自己的切實行動反哺家鄉,回報國家。為解決貴州貧困山區辦學難的問題,也為了幫助家鄉貧困地區培養有用人才,2005年1月8日,由貴陽白雲騰發房地產開發總公司董事長譚承國發起,向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省印江縣民族中學捐資助學人民幣120萬元、向印江杉樹中學捐助80萬元,成立了譚承國先生獎勵基金。該項基金的獎勵對象為就讀於印江民族中學、印江杉樹中學品學兼優的學生和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
他十分關注的社會公益事業
譚承國是一個民營企業家, 這位血脈中流淌著中華民族美德的漢子,致富思源不忘本。據統計,自企業創辦以來,騰發公司創利稅2,55億元,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1000多人,累計回報社會公益事業資金達300萬元,2005年1月8日,在貴州省印江縣民族中學、杉樹中學又慷慨捐贈200萬元設立譚承國先生獎勵基金。他的義舉為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幫助貧困地區捐資助學的良好氛圍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開創了民間“胸懷祖國,情系教育”活動的先河。在頑強拼搏中成長起來的他,時刻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切實行動反哺社會,報效國家和人民的,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讚譽。
幾年來,他捐款希望工程,出資修建杉樹中學,弘揚中華佛教文化,捐資修建國家級風景區梵淨山護國寺大雄寶殿,為幫助殘疾人事業項目四處奔走,回響政府的扶貧號召拆除茅草房,捐贈資金幫農民建房,受到政府的表彰。他以實際行動報效國家、造福桑梓的善舉,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和尊重。他因此受到了全國殘聯領導的接見,並在2004年中國公益事業表彰會上,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與表揚,榮獲中國公益事業榮譽獎。
身感自己社會責任的他
作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他很關心國家大事,身感自己的社會責任,先後完成《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探索》以及《“以人為本”是企業管理的精髓》、《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三個代表”改革管理革新》、《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施人才激勵機制》等論著,受到有關部門及學者、專家的好評。
作為中國西部10大優秀民營企業家,他更明白肩上責任重大,他坦言說自己不是大老闆,儘管擁有上億的資產,譚承國卻始終保持著一個創業者的本色。如果不是親眼目睹,誰也不能想像今天他仍住在騰發公司的辦公樓里。他的理由是:從家到辦公室只2分鐘的路,這有利於工作。在譚承國的辦公室里,除了有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簡單的必備辦公用品外,幾乎沒有什麼“奢侈品”。一年365天,除了出差在外,他每天的工作從早上8點一直安排到晚上10點左右。譚承國常說,商海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事業的理想要變成現實,就須日夜兼程。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他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上要對得起國家,下要對得起鄉親。
賈慶林親切接見譚承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親切接見公司總經理譚承國。
譚承國與家鄉的小山村
貴州省印江自治縣杉樹鄉對馬村,就是譚承國出生的地方,生養他的地方。對馬村是一個比較的山村,他在這裡成長了20多年,艱難的生活也使他頑強的生活過來了,通過自己的一番努力讓他成功了,使他走出了大山,擺脫了貧窮。
但這么些年來他並沒有忘記對家鄉生養他的小山村的關懷,時常都很關心著自己的家鄉的小山村。有他的關心,為家鄉解決了一些生活便利問題,使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也有所得到了改善。
他所做的這一切每個父老鄉親都為他感到驕傲,自豪,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