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量識
概述 liàng shí ㄌㄧㄤˋ ㄕㄧˊ 量識(量識)詞語解釋 猶識量。器量見識。 宋 阮閱 《詩話總龜後集·神仙一》:“ 光庭 ( 杜光庭 )量識膚淺,不意上仙降鑒,深為罪戾。” ...
-
量弘識高,功德日進
譯文人的品德會隨著氣度的寬大而增進,氣度會由於人生經驗的豐富而更為寬宏。 弘:寬宏,擴大。 量:氣量,氣度。
原文 譯文 評語 -
識
識的含義是 知道,認得,能辨別。佛教術語是指人的意識、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別能力。在早期佛經中,它經與心(Citta)、意(Manas)混用,在意義上...
字形字義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 佛學六識 佛學八識 -
八識
八識,是佛法基本正知見,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第七識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識為如來藏(又名阿賴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經》卷28:「云何名...
前六識 第七識意根 第八識如來藏 彼此配合 佛理深析 -
識陰
於識還元“識”,八識。 圓虛無心“圓”,圓明。 生覺圓明“生”,生於。
一、識陰區宇相(定中初相) 二、識陰盡相(定中末相) 三、識陰十境相(中間過程諸相) -
第八識
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前五識是感識,認識具體對象;後三識具有抽象的感念,並非直覺。第八識是社會階層的烙印...
簡介 分述 二次頌詮釋 三末頌詮釋 頌文解釋 -
第七識
末那識,為梵語manas之音譯,意譯為意,思量之義。唯識宗將有情之識立為八種,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
詞義信息 思量能變 起名原因 -
三量
即心、心所量知所緣之對境的相狀差別。其中,現量、比量為正確之量知,非量乃謬誤之量知。唯識家多作此種分別,在因明的悟他、自悟八門中屬於自悟的方法。
現量 比量 非量 定義 所謂似比量 -
識閾效應
識閾效應(ThresholdEffect)是指某種傳播使得客群明確感知而產生效果的時點。通常地,識閾效應也指廣告開始產生效果的時點。
套用啟示 分類 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