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主要受教育經歷1978.10~1982.7:浙江大學計算機系讀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5.9~1988.11:北京機械工業學院機械系讀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1982.8~1994.3:北京機械工業學院機械系,助教、講師。
1994.4~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
國際學術交流:1995年1~8月在美國塔夫斯大學佛萊徹學院作訪問學者。曾到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印度和台灣地區進行過學術訪問。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技術創新,高技術產業發展。
主要貢獻
自1994年在工業經濟所從事研究工作以來,共參加課題40多項。主持完成了所重點課題“電子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影響及改造”、“中國的轎車消費市場與消費環境”。作為主要作者的專著2部:《蛻變——電子資訊時代的傳統產業》,《美國的工業技術發展和技術出口控制》。參寫專著17部,其中一部獲“五個一工程”獎,2部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三等獎。發表/提交研究報告50多篇。發表論文70多篇。
參加課題
1.中國製造業R&D投資與自主創新關係研究,所重點課題,課題負責人。
2.中國投資領域中的重複建設問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3.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服務外包的發展(戰略),院重點課題。
4.中日印產業發展模式比較研究,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課題。
5.提高產業競爭力,維護國家產業安全,發改委委託課題。
部分論文
1.產業競爭力與產業安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要參》,2007年第 70期。
2.“十五”期間我國自主技術創新回顧及“十一五”展望,《經濟研究參考》,2006年第96期。
3.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經濟日報》,2006年8月7日。
4.長三角地區高技術產業的現狀、問題及其發展方向,中國社科院要報《領導參閱》,2006年第7期。
5.中國製造業的差距分析,《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6.珠江三角洲製造業優勢與差距分析,《經濟管理》2005年第21期。
7.提高我國電子及通信工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中國經貿導刊》,2004年第14期。
8.日本政府危機管理對我國的啟示,(合寫),提交國家經濟動員辦公室“全國國民經濟動員研討會”,2003年8月。
9.中國正在成為世界計算機產品加工製造基地,《經濟管理》,2003年第17期。
10.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途徑,《經濟管理》,2002年第9期。
11.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狀況分析,《中國工業經濟》,2001年第10期。
12.美國高技術產業的創業與創新機制及啟示,(合寫),《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13.已開發國家經驗與國有電信企業的改革方向,《探索與決策》,2001年第6期。
14.消費需求變動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影響,《經濟管理》,2001年第3期。
15.中國電子工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分析,《中國工業經濟》,2000年第11期。
16.美國政府支持高技術小企業發展的措施及對我國的啟示,《經濟管理》,2000年第11期。
17.對英國失業狀況和就業政策的考察,(合寫),《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18.我國電子工業外商直接投資效果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19.2010年我國經濟安全狀況預測,《中國工業經濟》1999年第2期。
20.中國工業國際競爭力報告,(合寫),《管理世界》,1997年第4期。
獲獎記錄
《中國工業國際競爭力報告》(合寫)獲孫冶方獎(1998年);《日本政府危機管理對我國的啟示》(合寫)獲“全國國民經濟動員研討會” (2003年8月)優秀論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