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變
形聲字。《說文》:“諾,也。從言,若聲。””即答應之“應”字,本義是順從、答應。《說文》卷六叒部“叒”的籀文應當是這個字的本字,它是由商周古文字分化出來的一個字,本像以手理髮,使其通順之形,用來表達“順”義。加“口”就是“若”,表示“答應”。劉心源所謂“若即諾之古文”是有道理的。“若”形體訛變,本像兩手理髮的形體在秦文字中變成了“州”字頭和一隻手——“又”,《說文》誤置卷一“艸”部,訓為“擇菜”,這是不對的。但其音讀無疑是正確的。既然文字訛變到如此程度,在“若”前加上“言”旁以表示‘若”的本義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從帥、從右的“若”僅見於戰國晚期的秦文字,“諾”的出現會更晚一些,有可能是個“漢篆”。
詳細釋義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名詞 | 答應聲 | yes | 《論語·陽貨》:“諾,吾將仕矣。” | |
古時批字於公文之尾,表示許可叫“諾”,猶今簽字。 | 《後漢書·黨錮傳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 | 畫諾 | ||
(Nuò)姓 | 《萬姓統譜·藥韻》:“諾,見《姓苑》。” | |||
動詞 | 答應,允許。 | promise | 《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允諾 |
順從。 | obedience | 《呂氏春秋知士》:“ 劑貌辨答日:‘敬諾。’” | 唯唯諾諾 | |
形容詞 | 〈方言〉深 | 唐樊綽<蠻書》卷八:“言語音,白蠻最正,蒙舍蠻次之,諸部落不如也,但名物或與漢不同,及四聲訛重,大事多不與面言,必使人往來達其詞意,以此取定,謂之行諾…閣,高也。諾,深也。” | ||
參考資料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也。從言若聲。奴各切
說文解字注
也。
者、應之俗字。說解中有此字。或偶爾從俗。或後人妄改。疑不能明也。大徐於此部增字。誤矣。口部曰。唯、諾也。唯諾有急緩之別。統言之則皆應也。
從言。若聲。
奴各切。五部。
康熙字典
〔古文〕諾《唐韻》《正韻》奴各切《集韻》《韻會》匿各切,囊入聲。《說文》譍也。《玉篇》答也。《正韻》應聲。《詩·魯頌》莫敢不諾。《箋》應辭也。《禮·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注》唯速而恭,諾緩而慢。
又《投壷》大師曰諾。《疏》承領之辭也。《吳志·顧雍傳》顧悌每得父書,拜跪讀之,每句應諾。
又《韻會》以言許人曰諾。《左傳·襄十八年》獻子許諾。《論語》子路無宿諾。《史記·季布傳》楚諺: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老子·道德經》輕諾必寡信。《荀子·王霸篇》賞己諾,信乎天下矣。《注》諾許也。己不許也。
又自輺語。《公羊傳·僖元年》慶父曰:此奚斯之聲也,諾己。《注》諾已,皆自輺語。
又《南史·江夏王鋒傳》鋒五歲,齊高帝使學鳳尾諾,一學卽工。《潘遠·紀聞談》諸侯箋奏皆批曰諾,諾字有尾若風也。
又《字彙補》諾皋,神名。《酉陽雜俎》有《諾皋記》。
又水名。《前漢·匈奴傳》韓昌、張猛與單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諾水東山。《師古注》今突厥地,諾眞水也。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諾州,屬靜邊郡,貞觀五年置。
又姓,見《姓苑》。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書法演示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
音韻匯集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等 | 聲調 | 四呼 | 韻系 | 韻攝 | |
上古音系 | 鐸 | ||||||||||
廣韻 | 諾 | 奴各 | 泥 | 鐸開 | 鐸 | 一等 | 唐 | 唐 | |||
中原音韻 | 掿 諾 | 泥 泥 | 蕭豪開一 歌戈開 | 蕭豪 歌戈 | 入聲作去聲 入聲作去聲 | 開口呼 | |||||
洪武正韻 | 諾 | 奴各 | 六藥 | 陽 | 入聲 | ||||||
分韻撮要 | 諾 | 泥 | 角 | 第十剛講降角 | 陽入 |
(音韻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