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蠶桑學院

諸暨蠶桑學院前身系“浙江蠶學館”,是我國最早的一所農業職業技術學校。1897年創建養蠶學堂。自創建以來,頻頻改名。1962年,大學部併入浙江農業大學,為農學院蠶桑系。於1999年7月和原浙江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蠶學系、飼料科學研究所合併組建而成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一、學校簡介

諸暨蠶桑學院前身系“浙江蠶學館”,是我國最早的一所農業職業技術學校。自1897年創辦以來,已有112年歷史。歷盡時代滄桑,飽受變遷苦辛,頻頻易改校名。1962年,大學部併入浙江農業大學,為農學院蠶桑系,後隨浙江農業大學併入浙江大學,目前為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蠶學專業(本科)、特種經濟動物飼養二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蠶蜂研究所等等;中專部發展為紹興市農業學校,目前為諸暨職業教育技術中心的三個組成學校之一。

二、校史沿革

1897年養蠶學堂創建
1908年更名為浙江中等蠶桑學堂
1911年更名為浙江公立蠶桑學校
1912年更名為浙江中等蠶桑學校
1913年更名為浙江公立甲種蠶業學校
1913年更名為浙江省立甲種蠶業學校
1926年更名為浙江省立蠶桑科職業學校
1928年更名為浙江省立高級蠶桑科中學
1933年更名為浙江省立高級蠶桑科職業學校
1934年更名為浙江省立高級蠶絲科職業學校
1936年更名為浙江省立杭州蠶絲職業學校
1952年浙江省立杭州蠶絲職業學校、國立湖州高級蠶絲職業學校合併組建浙江省蠶桑技術學校,原杭州蠶絲職業學校(制絲部分)改建為浙江制絲技術學校,後相繼發展為浙江絲綢工學院、浙江工程學院、浙江理工大學
1946年國立湖州高級蠶絲職業學校創建
1953年浙江省蠶桑技術學校更名為浙江省杭州蠶桑學校
1955年浙江省杭州蠶桑學校併入浙江省立嘉興農業技術學校,後相繼發展為嘉興農業專科學校、嘉興農學院、嘉興農業學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1956年浙江省杭州蠶桑學校復校並更名為浙江省諸暨蠶桑學校
1959年浙江省諸暨蠶桑學校升格為諸暨蠶桑專科學校
1960年諸暨蠶桑專科學校、浙江農業大學(蠶桑系)、浙江農業科學院(蠶桑研究所)合併組建諸暨蠶桑學院,當年招收本科生40名,在校學生共260名。其中研究生22名、本科生169名,五年制學生(國中畢業生入學)65名,另有阿爾巴尼亞留學生4名。
1962年諸暨蠶桑學院撤銷,大學部併入浙江農業大學,後併入浙江大學,中專部改建為浙江省諸暨蠶桑學校,現發展為紹興市農業學校

三、今日發展

一、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於1999年7月由原浙江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蠶學系、飼料科學研究所合併組建而成。學院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創建國內外一流的動物科學研究型學院為目標,發揚厚德博學、慎思敦行的精神,積極探索創新型研究和研究型教學以及產學研有機結合的路子,科研、教學及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全面步入快速、和諧發展的軌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學院下設三系六所:動物科技系、動物醫學系、特種經濟動物科學系;飼料科學研究所、動物預防醫學研究所、奶業科學研究所、蠶蜂研究所、畜禽養殖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套用生物資源研究所。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含:蠶、蜂等)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為農業部和浙江省重點學科;預防獸醫學為浙江省重點學科。學院現有動物分子營養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重點開放實驗室、浙江省飼料與動物營養重點實驗室和浙江省動物預防醫學重點實驗室等。
學院學科涵蓋畜牧學、獸醫學、水產學3個一級學科;現有“畜牧學”博士後流動站和一級學科博士點;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預防獸醫學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預防獸醫學、基礎獸醫學、臨床獸醫學、食品科學、水產養殖學8個碩士點;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蠶學、水產養殖學、生物資源科學5個本科專業。
全院現有教職員工111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30人,副教授43人。專任教學科研人員中,52人具有博士學位,15人具有碩士學位。學院有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3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傑出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4人,已形成了一支梯隊結構合理、學術水平優良、研究方向齊全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35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個,科技部項目18個,省部級項目83個,國際合作項目7個,重大橫向科研項目13個。2006年度實到科研經費達3600餘萬元,專任教師和科研人員人均科研經費達50萬元,位於學校前茅。近幾年,學院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40餘項,其中“高效轉化、肉質改良,資源開發型全價飼料的研發與產業化”和“用酶技術開發大麥及高麩飼糧及其產業化研究”兩個項目先後於2000、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蠶學專業農工貿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和“動物科學‘強基礎、寬口徑、重交叉’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兩個項目先後於2001、2005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自2000年以來,全院發表學術論文205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24篇;出版專著、教材63部。
學院現有博士生124名、碩士生207名、全日制本科生288名、外國留學生8名。學院全面加快教育國際化步伐,開展“本科生海外科研計畫”的創新研究與實踐,加大師資博士後工作力度,取得初步成效。建國以來為國家培養了5700餘名專業人才,其中博士90名、碩士409名、本專科生5218名、外國留學生126名。
學院擁有總價值4400餘萬元的科研教學儀器,能滿足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營養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領域的科研教學工作需要。擁有多媒體報告廳、多媒體教室、學生專用機房等現代化教學設施。此外,還有實驗牧場、實驗蠶桑場、實驗蜂場、動物醫院、動物藥廠等校內科教基地。
學院十分重視對外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已與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芬蘭、瑞典、挪威、印度等國3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協作關係,並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國際機構有廣泛聯繫。

二、紹興市農業學校

學校又先後更名為“浙江省諸暨蠶桑學校”、“諸暨蠶桑學院”、“諸暨五七農校”、“諸暨農業大學”等,至1978年2月,學校改名為“紹興地區農業學校”。1983年,紹興撤地設市,校名相應改為“紹興市農業學校”一直至今。2006年7月,紹興市委、市府決定將學校劃歸諸暨市委、市府管理,於2009年一次性整體搬遷至諸暨城關,與諸暨中專實行兩校合併,保留兩校牌子,並籌建成立“諸暨市職教中心”。
學校於1991年被農業部確定為A等學校;1993年被省教委確定為合格中專;1996年被省教委確定為省(部)級重點中專;2000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一級重點職校;2003年被省教育廳、團省委等授予公民道德建設示範單位;2004年3月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4年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評為浙江省校外教育先進集體;2004年學校被評為諸暨市文明單位;2005年學校被評為紹興市農民培訓示範基地、紹興市屬級德育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現代農業實訓基地。百餘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嚴謹治學,共為社會培養了3萬餘名畢業生。他們遍布全國各地,勤奮工作,貢獻才華,贏得了廣泛的讚譽。50年代,蘇聯專家、芬蘭總統夫人以及民主法國、印尼、芬蘭等國多批外賓前來我校考察訪問。1960年6月,時任校長洪道南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戰線群英會,當時的校名“諸暨蠶桑學院”系郭沫若先生所題寫。1963年,時任農墾部長王震同志來浙江考察時,曾把洪道南校長召去接見,說:“很想去你們學校看看,你們畢業生表現好。”目前,在紹興市內各行業、各單位中,到處活躍著我校校友的身影,許多人成為各項事業的骨幹和中堅力量。他們中有市、縣級的領導幹部;學術界的優秀人才;企業界的傑出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或是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術專家;還有被評為全國先進個人的典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