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諦聽的來歷據認為,唐•開元末年,古新羅(今韓國)王子24歲的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隻浮海來華,削髮為僧。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在共同苦修的75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凶化吉。貞元十年(794)農曆七月三十日金喬覺坐化,白犬亦隨之傍息。三年後,金喬覺屍身開缸,見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鎖。根據佛經曰:“菩薩鉤鎖,百骸鳴矣!”。眾人都為金喬覺而感嘆——金喬覺乃是地藏菩薩化身,故建寺連白犬同請供奉。金喬覺被佛門認定為地藏菩薩之應化,稱金地藏。這隻神犬也因是金喬覺的信物、愛物、寵物和護身之物,被佛教尊稱為神犬。後人更緣神犬諦聽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
據說善聽具有“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的能力,又稱“地聽”,“地”蘊涵心地的意思。如地藏偈贊云:“稽首本然淨心地,無盡佛藏大慈尊”。所以,能用心聽者為“善聽”。地聽能辨別世間萬物的聲音,尤其善聽人心,能顧鑒善惡,察聽賢愚。“地聽”諧音“諦聽”,在佛理中,真俗二諦表示世間、出世間的佛法義理,所以“諦聽”有用心聆聽真實佛理的意思。佛經中常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的辭句。後來諦聽成了九華山的鎮山之寶,被視為吉祥的象徵,而其形象也大為改觀,集眾瑞象而成為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簡言之,獨角表公斷力,如《論語》中孔子認為子路說一不二,“片言可以折獄”。龍身表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善聽,獅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穩,以善為寶。
《西遊記》中的諦聽
西遊記的《真假美猴王》中,悟空和六耳獼猴去找地藏菩薩辨真假的時候,被他的坐騎“諦聽”分辨出來了。六耳獼猴化為孫悟空,諸天人眾不能辨別,二人打打鬧鬧到了陰間地府,十大閻王也不能折辨。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遂讓諦聽出來辨別,諦聽即時俯伏在地,須臾對地藏菩薩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么?”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由此可知諦聽折獄能力,後六耳獼猴終被如來收服,而遭悟空一棒打死,從此悟空妄心泯滅,一心皈佛,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
原文如下:

陰君近前擋住道:“大聖有何事,鬧我幽冥?”這大聖道:“我因保唐僧西天取經,路過西梁國,至一山,有強賊截劫我師,是老孫打死幾個,師父怪我,把我逐回。我隨到南海菩薩處訴告,不知那妖精怎么就綽著口氣,假變作我的模樣,在半路上打倒師父,搶奪了行李。師弟沙僧,向我本山取討包袱,這妖假立師名,要往西天取經。沙僧逃遁至南海見菩薩,我正在側。他備說原因,菩薩又命我同他至花果山觀看,果被這廝占了我巢穴。我與他爭辨到菩薩處,其實相貌、言語等俱一般,菩薩也難辨真假。又與這廝打上天堂,眾神亦果難辨,因見我師。我師念《緊箍咒》試驗,與我一般疼痛。故此鬧至幽冥,望陰君與我查看生死簿,看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亂。”那怪亦如此說一遍。陰君聞言,即喚管簿判官一一從頭查勘,更無個假行者之名。再看毛蟲文簿,那猴子一百三十條已是孫大聖幼年得道之時,大鬧陰司,消死名一筆勾之,自後來凡是猴屬,盡無名號。查勘畢,當殿回報。陰君各執笏,對行者道:“大聖,幽冥處既無名號可查,你還到陽間去折辨。”
正說處,只聽得地藏王菩薩道:“且住,且住!等我著諦聽與你聽個真假。”
原來那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的一個獸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麟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鑒善惡,察聽賢愚。
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么?”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地藏早已省悟。即對行者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裡,方得明白。”兩個一齊嚷道:“說的是,說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辨去!”那十殿陰君送出,謝了地藏,回上翠雲宮,著鬼使閉了幽冥關隘不題。看那兩個行者,飛雲奔霧,打上西天。
文物諦聽
神犬諦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扮演著信者和吉祥之物。諦聽造型各個年代也有所不同。如宋代,強調獨角,民國以後,突出龍身獅尾造型。清代康熙年間,善男信女們募化集資,由姑蘇蘇梅誠吾用純青銅鑄造了工藝精美、造型別致、想像豐富的有形諦聽神物。該物像集群獸之像鑄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長84.5厘米,高72.5厘米,重125公斤,獨角、犬耳、龍身、虎頭、獅尾、麒麟足。這就是今存放在九華山文物館,作為展示珍品的國家級文物“諦聽”。她是中國四大佛山——九華山鎮山之寶。該文物形狀為一獨角獸猛然回首,低部標識“姑蘇梅城吾造”,屬國家重點保護文物,1987年5月入藏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屬九華山寺廟傳世文物。
諦聽文化

諦聽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是人們想像中的征物,社會上又緣稱“九不象”。民間廣泛認為此物沾有“九氣”,即“靈氣、神氣、福氣、財氣、銳氣、運氣、朝氣、力氣和骨氣”。能起到“辟邪”、“消災”、“降福”、“護身”等作用。一些虔誠的佛門信眾更是相信沾上諦聽的“靈氣”即能使家運昌隆,基業常青;孩子帶上它則屈壯成長,長大能成為誠者、賢者、智者、悟者、覺者、壽者。成年人帶著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詞語讀音
dìtīngㄉㄧˋㄊㄧㄥ詞語意思
【詞目】諦聽: 注意地聽,仔細聽。【組詞】:凝神。【詞性】動詞
詞語示例
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合掌跪膝諦聽。”
魯迅《集外集·斯巴達之魂》:“肅肅全軍,諦聽諦聽。
中國古代神獸大全
近年來,國內開發的網路遊戲多以中國歷史為背景,這些國產網路遊戲中,有些與中國古代神獸為設計原型的怪物、坐騎。藉此蒐集了中國所有的古代神獸,以饗讀者。 |
白虎 | 青龍 |玄武 | 朱雀 | 四神 | 白澤 | 翻羽 | 火龍駒 | 冥碟 | 窮奇 |挾翼 | 麒麟 |化蛇 | 英招 | 玄蜂 | 青牛 | 山臊 | 火鼠 | 商羊 | 訛獸 | 民鳥 | 欽原 | 鉤蛇 | 遠飛雞 | 腓腓 | 諸犍 | 混沌 | 應聲蟲 | 慶忌 | 赤焰獸 | 九尾狐 | 三足烏 |夔牛 | 角端 | 天狗[神獸] | 應龍 | 螭龍 | 蛟龍 | 虬龍 | 諦聽 | 饕餮 | 夔 | 紫金赤兔 | 五色鳥 | 玄蛇 | 貔貅 | 睚眥 | 蒲牢 | 贔屓 | 當康 | 鳴蛇 | 澳門 | 九嬰 |椒圖 | 趴蝮 | 禺疆 |猰貐 | 虛耗 | 五通神 | 並封|貔貅 |
動漫人物薈萃(十四)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與縮寫,在其他語言相當少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