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孔子和孟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由他們所創立的儒家學說,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傳世的《論語》、《孟子》二書,系孔子、孟子的言論輯錄,是反映孔、孟思想的基本著作。到了宋代,儒學大師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篇獨立出來,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而由他著述的《四書章句集注》,備受推崇,數百年中被定為科舉考試的必備教材,成為對所世有深遠影響的儒家經典。
為學習研究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我社組織專人以原山東海湖閣藏明版朱墨套印本為底本,參校元至正二十二年武林沿德堂刻本、清阮元刻《十三經註疏》本、清同治十一年山東書局刻本等,對《四書章句集注》校點整理,排印出版。全書簡體字橫排。經文部分,依照原書先後次序按章節排開。
本書是朱熹所作的論語集注,為四書集注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有:論語序說、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總之,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特點與歷史價值
《論語集注》是《四書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經過40多年的用心“理會”,並“逐字稱等”後才最終寫定的經典之作。其注釋特點有三:第一,以程氏之學為主,兼采時人之說;第二,承襲、增損改易漢唐古注;第三,通經以求理。《論語集注》既注重探求經文之本義,又注重義理闡發,從而將訓詁學與義理學熔為一爐,避免了對經文的穿鑿附會,使其闡發之義理建立在對經義的解釋之上,因此成為《論語》學史上最有影響的一部著作。
《四書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書上升為儒家經典的地位以後,諸多註解中最有權威和影響最大的一種。
作者簡介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縣,從他父輩起,居住福建南劍今福建南平。生於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卒於南宋寧宗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他一生只作過9年官,大部分時間在福建講學。晚年由於反對當權派韓倫胄,被誣為“偽學”領袖,受到貶斥。南宋末理宗尊崇道學,朱熹恢復名譽。元明清歷代皆尊程朱理學,理學成為官學,成為後期儒學的主流學派。朱熹學問淵博,著述很多,重要的有《四書集注》、《周易本義》、《通鑑綱目》、《楚辭集注》、《韓文考異》等。後人把他的遺文編輯為《朱文公集》,把他的語錄編為《朱子語類》。清康熙皇帝命李光地編出《朱子全書》,是《文集》和《語類》的選集。
簡介
《四書集注》包括《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臨終前一天還在修改《大學章句》。
唐以前,儒學以五經為經典,《論語》和《孟子》尚未正式列為經書;《大學》和《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未有特殊的地位。語孟學庸並重始於北宋,而四書之正式結集則成於朱熹。其後社會重四書過於五經,科舉考試以四書為主要科目。
在《大學章句》和《中庸章句》的序中,朱熹說明他重視四書的用意,說由於漢唐以來儒家經學只注意“記誦詞章”,道、釋異端“虛無寂滅之教”流傳,以至儒學道統到孟子之後不得其傳;二程、朱熹提出四書,正是要“接乎孟子之傳”。朱熹認為《大學》是“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學者必由此入門,才能達於聖學。他作《大學格物補傳》,強調“即物而窮其理”,“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用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他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闡明先聖之道,提摯綱維,開示蘊奧,沒有一本書如《中庸》這樣明白而詳盡。
至於《論語》、《孟子》,朱熹引程子的話,說:“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朱熹推崇孟子,認為孟子大賢,亞聖之次。從此孔孟並稱。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夫人慾盡處,天理流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指出了道學家追求的境界。
《四書集注》版本很多,現在容易找到的有《四書五經》宋元人注中國書店1984年影印、《四書章句集往》《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重點讀《中庸》。
目錄
論語序說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書摘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①
①游氏曰:“人而不仁,則人心亡矣,其如禮樂何哉?言雖欲用之,而禮樂不為之用也。” 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李氏曰:“禮樂待人而後行,苟非其人,則雖玉帛交錯,鐘鼓鏗鏘,亦將如之何哉?然記者序此於八佾。《雍》徹之後,疑其為僭禮樂者發也。”
林放問禮之本。①子曰:“大哉問!②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③
①林放,魯人。見世之為禮者專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為問。②孔子以時方逐末,而放獨有志於本,故大其問。蓋得其本,則禮之全體無不在其中矣。③易,去聲。易,治也。孟子曰:“易其田疇。”在喪禮,則節文習熟,而無哀痛慘怛之實者也。戚則一於哀,而文不足耳。禮貴得中,奢,易則過於文,儉,戚則不及而質,二者皆為合禮。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質而後有文,則質乃禮之本也。范氏曰:“夫祭,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喪,與共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禮失之奢,喪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隨其末故也。禮奢而備,不若儉而不備之愈也,喪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故為禮之本。”楊氏曰:禮始諸飲食,故汗尊而壞飲,為之籃,簋,籩,豆,罍,爵之飾,所以文之也,則其本儉而已。喪不可以徑情而直行,為之衰麻哭踴之數,所以節之也,則其本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滅質,而林放獨能問禮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①
①吳氏曰:“亡,古無字,通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長,不如諸夏之僭亂,反無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傷時之亂而嘆之也。亡,非實亡也,雖有之不能盡其道爾。”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手?”①
①女,音汝。與,平聲。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魯地,禮,諸侯祭封內山川。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時為季氏宰。救,謂救其陷於僭竊之罪。嗚呼,嘆辭。言神不享非禮,欲季氏知其無益而自止,又振林放以厲冉有也。范氏曰:“冉有從季氏,夫子豈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聖人不輕絕人,盡已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諄也?既不能正,則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誣,是亦教誨之道也。”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①
①此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