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論語》一書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遺產,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都產生過巨大影響。其中所反映的倫理道德、社會政治思想。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當中,成為中華民族的美德,具有極大的繼承價值。
早在秦漢時期,《論語》就已傳入日本、朝鮮諸國,16世紀時已被譯為拉丁、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廣為流傳。20世紀以來,《論語》被認為是僅次於《聖經》的世界第二大暢銷出版物。20世紀80年代末。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相約法國巴黎,聯袂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丟,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目錄
自序
上編論語導讀
第一章關於《論語》一書的重要性與雜亂性問題
第二章關於《論語》命名的意義問題
第三章關於《論語》的記錄者問題
第四章關於《論語》成書與書名出現的時間問題
第五章關於《論語》傳本的考辯問題
第六章關於《論語》的字數與代表作問題
第七章關於《論語》的資料有待補充蒐集問題
第八章關於《論語》注釋與研究的數量問題
......
下篇《論語》類編簡釋
......
……
內容提要
《論語導讀》由《論語》原文、譯文、注釋和感悟四部分構成,其中“原文”屬經;“譯文”和“注釋”屬訓詁,目的在於“通經”;“感悟”屬義理,目的在於“致用”。本書具有準確性、系統性、科學性與實用性等特色。
(1)準確性。解讀《論語》,首先得明訓詁,即準確解釋《論語》的語言文字。在“譯文”和“注釋”部分,該書遵循“實事求是”的訓詁原則,主要運用因聲求義、因語境求義、因邏輯求義和以經證經等訓詁方法來探求和詮釋《論語》的語言文字;對於某些長期以來眾說紛紜的疑難詞語,則在注釋里略加考證,力求恢復《論語》的原貌和探求《論語》的原意,從而也糾正古今某些《論語》讀本中的不少錯誤。
(2)系統性。《論語》是一部語錄體著作,是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的,因此書中所輯錄的孔子的某個思想往往散見於不同的篇章之中,這就需要讀者通讀全篇甚至全書,並且仔細地鉤稽梳理才能全面地把握。這無疑給讀者造成閱讀和理解方面的一些困難。為了幫助讀者解決這一困難,本書在感悟部分,往往以專題的形式來闡釋孔子某個方面的思想,這就使得義理闡釋具有系統性。本書系統地揭示了孔子的哲學思想,諸如仁愛學說、禮儀秩序、道德修養和中庸之道等;系統地揭示了孔子的政治思想,諸如實施先王之道、以德治國、以禮治國和舉賢才等;系統地揭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諸如教學對象、教學模式,教師的職責、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原則、人才培養模式等;以及這些思想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方面的價值,讀者可以由此而汲取《論語》智慧,提升行政能力,從而尋找到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把金鑰匙。本書同時系統地揭示了孔子所建立起來的道德體系,諸如忠孝、恭敬、寬厚、信義、智勇、剛毅、勤勉、慈惠等美德;系統地揭示了孔子的理想觀、學習觀、苦樂觀、改過觀、君子人格觀、恥辱觀、身心和諧觀等道德修養觀;以及這些道德觀在當今促進公民道德修養方面的價值,讀者可以由此而汲取《論語》智慧,感悟人生哲理,從而尋找到我們曾經失落的精神家園。本書還從少時貧賤的孔子、文化大師的孔子、思想家的孔子、政治家的孔子、教育家的孔子、音樂家的孔子、親近大自然的孔子、注重養生的孔子、注重身心和諧的孔子和道德家的孔子十個方面對孔子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3)科學性和實用性。本書注釋準確,譯文流暢。在“感悟”部分,本書力圖杜絕當今某些《論語》讀本中用“六經注我”的辦法來任意發揮或肆意歪曲《論語》,或者說把自己的思想加強給《論語》的做法;而主要根據“尊重經典、古為今用”的義理闡釋原則,試圖在準確理解《論語》原意的基礎上來深入淺出地闡發《論語》中所蘊涵的意旨或哲理及其在當代的價值,從而為現實社會服務;也只有這樣,以《論語》為源頭的儒學才能不斷地注入活水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論語》才能在新的歷史時期綻放出時代的光芒。
本書具有較高的學術品位,是研究《論語》的學術專著,又能雅俗共賞,是廣大《論語》愛好者的理想讀本。未讀過《論語》者,可以由此書而讀懂《論語》並了解孔子;誤讀過某些粗劣《論語》讀本者,可以由此書正本清源而理解《論語》的原意並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了解《論語》未深究者,可以由此書而深化認識;研究《論語》者,可以由此書而獲得某些啟迪;講授《論語》者,可以將此書作為開設《論語》課程的教材。
目錄
前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李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衛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