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立法研究

調解立法研究

《調解立法研究》是由宋朝武編著,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於2008年5月1日出版發行的書籍。

基本信息

作 者:宋朝武著 叢 書 名:

調解立法研究調解立法研究

出 版 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2032144

出版時間:2008-05-01

版 次:1

頁 數:377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法律>訴訟法

內容簡介

我國傳統的法律文化土壤,現實的制度需求,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眾多矛盾,都要求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調解制度這一固有的本土製度資源,實現應有的制度創新與變革,建立科學的替代糾紛解決機制,在各種制度價值目標之間達到協調與平衡。同時,關注西方國家的制度發展,研究他國經驗,特別是借鑑西方國家對我國調解制度的“借鑑”,從而保持調解制度長久的生命力和國際影響力。對於上述這些課題,我國理論界與實務界都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不過,當前亟需的是在以往理論研究和制度實踐的基礎上,把不同性質的調解制度作為一個系統進行研究,並進而收穫系統的理論成果。

作者簡介

宋朝武,男,1952年12月23日出生,山東省陵縣人。1986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學位,後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民事訴訟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修改工作專家組專家,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民事訴訟法學》、《套用民事訴訟法學》、《民事證據法學》、《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仲裁法學》、《中國仲裁制度:問題與對策》、《仲裁法理論與適用》、《仲裁法學案例教程》,並在《中國法學》、《法學評論》、《政法論壇》等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50餘篇。

·查看全部>>

目錄

江序

楊序

前言

第一章 調解原理研究

一、調解的概念與性質辨析

二、我國調解的歷史發展及其根源

三、調解在當代中國的價值與功能

第二章 法院調解實證分析(上)

——制度、程式的實證分析與法理思辨

一、調解制度運行狀況實證分析

二、調解程式利用狀況實證分析

三、一個方向與三種趨勢

第三章 法院調解實證分析(下)

——法院調解的公平、效率指數與模式選擇

一、問題、方法與素材

二、調解的公平指數

三、調解的效率重估

四、調解模式選擇的學理與民意

第四章 人民調解的實證調查

一、人民調解與社會主義法治及社會和諧的關係

二、我國現階段人民調解制度存在的問題

三、完善我國的人民調解制度

第五章 我國行業人民調解制度現狀及缺陷分析

一、現行行業人民調解制度的法律淵源

二、行業人民調解的程式

三、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與相關機關的關係

四、現行行業人民調解制度的缺陷分析

五、行業人民調解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第六章 外國及我國台灣地區調解立法比較分析

一、調解立法比較分析的概念框架

二、外國及我國台灣地區調解立法情況簡介

三、外國調解制度深度考察

四、我國台灣地區調解制度的深度考察

五、上述國家、地區調解立法比較分析

第七章 調解法律規範分析

一、法院調解規範分析

二、人民調解規範分析

第八章 調解立法建議及理由

一、總則

二、人民調解

三、行業調解

四、法院調解

五、附則

附錄

一、中國法院調解調查統計報告

二、人民調解實證研究統計報告

三、國際組織、外國的調解法律規範

四、主要參考的國內調解法律規範列表

·收起全部<<

前言

調解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的傳統,至今仍然受到推崇。例如,在當代中國已經形成制度且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調解方式就有訴訟調解、仲裁調解、人民調解等。在西方,對於我國的調解制度有“東方經驗”之謂,他們對於除了訴訟之外的途徑以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投入了相當的關注,在提高訴訟效率與尋求訴訟外的替代糾紛解決途徑之間,許多國家紛紛作出了現實和明智的選擇,即通過努力建造適當的替代糾紛解決方式,包括談判、調解、仲裁等多種形式,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我國傳統的法律文化土壤,現實的制度需求,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眾多矛盾,都要求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調解制度這一固有的本土製度資源,實現應有的制度創新與變革,建立科學的替代糾紛解決機制,在各種制度價值目標之間達到協調與平衡。同時,關注西方國家的制度發展,研究他國經驗,特別是借鑑西方國家對我國調解制度的“借鑑”,從而保持調解制度長久的生命力和國際影響力。對於上述這些課題,我國理論界與實務界都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不過,當前亟需的是在以往理論研究和制度實踐的基礎上,把不同性質的調解制度作為一個系統進行研究,並進而收穫系統的理論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