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羹

調羹

調羹(tiáo gēng)是用於攪拌或進食的小勺子;攪拌羹湯使均勻或美味。出自於鄭燮《儀真縣江村茶社寄舍弟書》:“惟太白長流夜郎。然其走馬上金鑾,御手調羹,貴妃侍硯,與崔宗之著宮錦袍游遨江上,望之如神仙。”。調羹曰差非,又曰匙子。清昭槤《嘯亭雜錄·本朝狀元宰相》:“今七卿中,有潘芝軒世恩、胡希廬長齡、茹總憲芬、王司空以銜、 姚閣學文田凡五人,皆有調羹之望焉。”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他一口氣講了這么多,感到有點累了,低下頭去,用調羹舀了幾勺乳油雞蓉湯喝。

詞語

詞語信息

調羹調羹

【詞目】調羹

【拼音】tiáo gēng

【五筆】調:ymf ymfk 羹:ugod

【英文】spoon

【釋義】吃飯喝湯用的匙,用陶瓷、金屬等製作。

調羹也是常用的餐具,它同使用筷子一樣,也有一定的講究。

基本解釋

1、[spoon]:用於攪拌或進食的小勺子。

2、[season soup]:攪拌羹湯使均勻或美味。

詳細解釋

1、《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後因以“調羹”喻治理國家政事。

宋趙善括《醉蓬萊·魏相國生日》詞:“補袞工夫,調羹手段,如今重試。” 明楊柔勝《玉環記·延賞慶壽》:“老爺壽誕,小玉繡得一枝梅在此間,願老爺為國調羹。”

2、指宰相。

清昭槤《嘯亭雜錄·本朝狀元宰相》:“今七卿中,有潘芝軒世恩、胡希廬長齡、茹總憲芬、王司空以銜、 姚閣學文田凡五人,皆有調羹之望焉。”

3、調和羹湯。

《新唐書·文藝傳中·李白》:“帝賜食,親為調羹。”後多用作皇帝賞識臣下之典。 明屠隆《彩毫記·湘娥思憶》:“文章獻赤墀,甘泉紫芝。凌雲辭賦世稱奇,至尊嘆息幸同時也。降輦調羹,臣子榮遭際。” 清鄭燮《儀真縣江村茶社寄舍弟書》:“惟太白長流夜郎。然其走馬上金鑾,御手調羹,貴妃侍硯,與崔宗之著宮錦袍游遨江上,望之如神仙。”

4、泛指烹調。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一旦命皇族之同行者食,御手親將調羹,呼左右俾出市茴香。” 清黃遵憲《歲暮懷人詩》之三四:“兩兩鴛鴦挾鳳雛,調羹食性各諳姑。”

5、喻指夫婦和諧的日常生活。

《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遊仙閣內占離合,拜月亭前問死生;此去願君心自省,同來與妾共調羹。”

6、湯匙,舀湯的小勺。

清吳桭臣《寧古塔紀略》:“大小人家做黃齏湯,每飯用調羹,不用箸。調羹曰差非,又曰匙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小鴉頭來稟命開飯, 苟太太 點點頭;一會兒先端出杯、筷、調羹、小碟之類。”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他一口氣講了這么多,感到有點累了,低下頭去,用調羹舀了幾勺乳油雞蓉湯喝。”

7、亦作“條硬”,古壯字(方塊壯字),湯匙的意思。“條”采漢意,意為條狀物,“硬”讀音為gēng,“石”為形旁,“更”為聲旁,意為勺子。壯語讀音:diuzge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