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古地以亳名者甚多。《周書·立政》云:“三亳阪尹。”鄭玄謂:“湯舊都之民,服文王者分為三邑,其長居險,故名阪尹。。蓋東成皋, 南轘轅,西降谷也。”(《〈書〉正義》)皇甫謐則云:“三處之地,皆名為亳。蒙為北亳,谷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同上)《括地誌》申之曰:“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今山東曹州府曹縣東五十餘里)為名。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史記·殷本紀正義》引)二說不同。然《立政》說文王事,時周但長西土,不得有湯舊都之民與南、北、西三亳之地。此三亳者,自為西夷,與《左氏傳》之“肅慎、燕、亳”,《說文》“京兆杜陵亭之亳”,皆與湯都無與者也。又《春秋》“襄十一年,同盟於亳城北”(《公》、《谷》作京城北。《公羊疏》謂:“《服氏經》亦作京。”今《左氏經傳》作亳,殆字之誤也。)則為鄭地之亳。《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皇覽》云:“帝嚳冢,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亳陰野中。”則為衛地之亳。《左氏傳》“公子御說奔亳”,則為宋地之亳。與皇甫謐所舉三亳,以亳名者八九。然則湯之所都,果安在乎?《史記·六國表》言:“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徐廣以“京兆杜陵之亳亭”當之,蓋探史公之意以為說。班固於《漢書·地理志》則云:“偃師屍鄉,殷湯所都。”鄭玄亦以為湯都偃師。皇甫謐以為湯居南亳(《尚書正義》引)。《括地誌》兼采二說,以為湯始居南亳谷熟,後居西亳偃師。而《漢書·地理志》山陽郡之薄縣,臣瓚曰:“湯所都。”是湯所都之亳,亦有四說。余按:瓚說是也。山陽之亳,即皇甫謐所謂北亳。後漢以薄縣屬梁國,至魏晉並罷亳縣,以其地屬梁國之蒙縣。故謐雲蒙為北亳者,渾言之;杜預於《莊十一年傳》注云:“蒙縣西北有亳城。”則析言之。蒙之西北,即漢山陽郡薄縣地也(今山東曹州府曹縣南二十餘里)。其為湯都有三證:
一、以春秋時宋之亳證之。《左氏·莊十一年傳》:“宋萬弒閔公於蒙澤,立子游。群公子奔蕭,公子御說奔亳。南宮牛、猛獲帥師圍亳。冬十月,蕭叔大心及戴、武、宣、穆、莊之族以曹師伐之。殺南宮牛於師,殺子游於宋,立桓公。猛獲奔衛,南宮萬奔陳。”杜注以亳在蒙縣西北。如杜說,則亳與曹接境。曹師之伐,先亳後宋。猛獲在亳,故北奔衛;南宮萬在宋,故南走陳。是宋之亳即漢之薄縣。又《哀十四年傳》:“桓魋請以鞍易薄,景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乃益鞍七邑。”鞍,桓魋之邑,地雖無考,當與薄近。是歲,魋入於曹以叛。時曹地新入於宋,雖未必為魋采邑,亦必與鞍邑相近。則其所欲易之薄,亦必與曹相近,殆即前漢山陽郡之薄縣。而此薄為宋宗邑,尤足證其為湯所都。然則此北亳者,於春秋時為亳、為薄,於兩漢為薄縣,晉時縣治雖廢而尚有亳城。若南亳、西亳,不獨古籍無征,即漢以後亦不見有亳名。其證一也。
二、以湯之鄰國證之。孟子言:“湯居亳,與葛為鄰。”皇甫謐、孟康、司馬彪、杜預、酈道元均以寧陵縣(前漢屬陳留郡,後漢屬梁國)之葛鄉為葛伯國。謐且謂“偃師去寧陵八百餘里,不能使民為之耕”,以證湯之所都,當為谷熟之南亳。然谷熟之去寧陵雖較之偃師為近,中間尚隔二百餘里。若蒙縣西北之薄與寧陵東北之葛鄉地正相接,湯之所都自當在此。其證二也。
三、以湯之經略北方證之。湯所伐國,韋、顧、昆吾、夏桀皆在北方。昆吾之墟地在衛國(漢東郡濮陽城內),《左傳》、《世本》說當可據。而韋國,《鄭箋》以為豕韋氏。按《續漢書·地理志》:“東郡白馬縣有韋鄉。”杜預亦云:“白馬縣東南有韋城,古豕韋氏之國。”又“白馬之津”。《史記·曹相國世家》亦謂之“圍津”。是韋與昆吾實為鄰國,與亳相距不過二百里。顧地無考,《漢書·古今人表》作“鼓”。按:殷墟卜辭云:“王步於寅。”“寅”即“鼓”字。卜辭所載地名,大抵在河南北數百里內,知亦距韋與昆吾不遠。且顧與昆吾,《鄭語》均以為己姓之國。故衛之帝丘城外,有戎州己氏,而梁國蒙薄之北,漢亦置己氏縣。疑古顧國當在昆吾之南、蒙薄之北。然則亳於湯之世居國之北境,故湯自商丘徙此,以疆理北方。逮北伐韋、顧,遂及昆吾。於是商境始北抵河,王業之成基於此矣!湯之時,方有事北方,決無自商丘南徙谷熟之理。至偃師之地,更與諸國風馬年不相及。其證三也。
自來說湯都者,紛歧無定說,故舉此三證質之。
書籍
《觀堂集林》是海寧王國維先生(1877-1927)的一部自選文集,反映了他在學術上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被公認為中國學術史中的不朽之作。
作者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人。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