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漢字]

詩,漢語一級字,讀作shī,最早見於戰國文字 ,其本義是把心中的思想表達出來的語言,後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於生活情趣或能引發人強烈感情的事物等。《說文解字》認為是“心志”。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

漢字源流

詩[漢字] 詩[漢字]
“詩”字的戰國文字、小篆、漢隸、楷書等   

詩,形聲字,最早見於戰國文字,尚未見於甲骨文和金文。據學者周策縱研究,“詩”字是從圖A所示的基本符號發展而來的。該符號先發展到圖B所示的符號,再發展到圖C所示的符號(寺),有指祭祀中伴隨著某種動作、音樂、歌詩和舞蹈的一種特定行為的意義。後來,當強調音樂、歌詩和字詞等方面時,就造出了“”字,該字後最終演變成了“詩”字。在字形上,戰國文字中的“詩”字(圖1)由左邊的“言”和右邊的“寺”組成,小篆中的“詩”字(圖2)基本承續其戰國文字字形,漢隸中的“詩”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承續小篆字形(圖3),一種簡化“詩”字的小篆字形(圖4、圖5)而演變為楷書中的“詩”字。在字義上,“詩”字的本義是“文學的一種體裁(言說心志、抒發情感的押韻文字)”,古籍中特指《詩經》,引申指“作詩(言說心志、抒發情感的押韻文字)”,又引申指“奉持,承繼”,又通“邿”,指“春秋時期國名”等。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shī名詞言說心志、抒發情感的押韻文字。poetry;poem《國語·魯語》: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也。詩友、詩眼
《詩經》。The Book of Songs《孟子·梁惠王上》:《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序、詩傳
作詩(言說心志、抒發情感的押韻文字)的人。poet葉燮《原詩·外篇上》:詩聖推杜甫。詩聖、詩奴
比喻美妙而富於生活情趣或能引發人強烈感情的事物。fine thing劉禹錫《魚復江中》:客情浩蕩逢鄉語,詩意留連重物華。詩景、詩意
姓。凌迪知《萬姓統譜·支韻》:詩,見《元和姓纂》。
同“邿”,春秋時期國名,故址在今山東省濟寧市東南。《公羊傳·襄公十三年》:夏,取詩。
動詞作詩(言說心志、抒發情感的押韻文字)。poetize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能造者其必詩,敢往者無不賦。詩功、詩境
記錄,記載。keep a record of韓愈《劉統軍碑》:又有即外碑刻文以顯詩之。
奉持。hold《儀禮·特牲饋食禮》:詩懷之。詩負
接續,繼承。inherit王應麟《困學紀聞·評詩》:詩之為言承也。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三上】【言部】

詩,志也。從言,寺聲。書之切。

說文解字注

【卷三】【言部】

詩,志也。

註:《毛詩·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按:許(許慎)不雲“志之所之”,徑雲“志也”者,《序》析言之,許渾言之也。所以多渾言之者,欲使人因屬以求別也。又《特牲禮》(《儀禮·特牲饋食禮》):“詩懷之。”註:“詩,猶承也。”謂奉納之懷中。《內則》(《禮記·內則》):“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按:《正義》引《含神霧》(《詩緯·含神霧》)云:“詩,持也。”假“詩”為“持”,假“持”為“承”,一部與六部合音冣(最)近也。《上林賦》:“葴持。”持音懲。

從言,寺聲。書之切。

註:一部。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部】詩

《唐韻》:書之切,《集韻》、《韻會》、《正韻》:申之切,並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於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又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弦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製作風雅頌之體也。”

又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又《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又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人。

又《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為“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說文解字》“詩” 《說文解字》“詩” 《說文解字注》“詩” 《說文解字注》“詩” 《康熙字典》“詩” 《康熙字典》“詩”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 書影  《說文解字注》 書影  同文書局本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詩”字的字形對比 “詩”字的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

書寫演示

“詩”字的書寫演示 “詩”字的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各體書法

篆書 篆書 隸書 隸書 楷書 楷書
篆書  隸書  楷書 
行書 行書 草書 草書
行書  草書 

音韻匯集

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書之平聲
中原音韻支思支思開陰平
洪武正韻二支申之平聲
分韻撮要第三幾紀記陰平

(參考資料:)

常用詞組

詩碑詩詞詩才詩歌詩格詩行
詩集詩節詩經詩境詩劇詩禮
詩律詩篇詩琴詩趣詩人詩聖
詩史詩書詩壇詩仙詩興詩眼
詩意詩餘詩韻詩章詩傳詩作
古詩律詩情詩唐詩輓詩寫詩
吟詩雜詩組詩藏頭詩迴文詩近體詩
遊仙詩現代詩自由詩畫中有詩七步成詩梧葉題詩
子曰詩云詩朋酒侶詩朋酒友詩腸鼓吹詩酒風流詩禮之家
詩情畫意詩書禮樂詩意盎然詩以言志詩云子曰詩中有畫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