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序第一章“雍容典雅”的詩學追求與晚明儒家詩學的文化特質一從“中和”哲學觀到“雍容典雅’’的詩學追求二中國古代詩學中藝術理想的兩個層面:從風骨論到意境論三晚明儒學復興語境與中國詩學思想的融合第二章許學夷生平、交遊、思想與詩學活動一許學夷生平、交遊與詩學活動概況二許學夷的思想與詩學價值取向三許學夷的詩歌、詩學成就與接受現狀第三章許學夷詩學思想總論一詩歌雙重本體論:情興與詩體二正變兼得的發展論:主體、理勢與時代三接受批評論:既論其“要”、亦得其“偏”其“詳”第四章許學夷“詩體”論的文化整合特點一許學夷論“詩體”的特徵:文化與審美二重因素共生二許學夷詩體論所體現的發展論意識與整合文化的意圖三許學夷文化整合方法論與詩歌終極理想形態第五章許學夷的元批評與儒家詩學審美化進程一“好遠兼愛,通方廣恕”的元批評與儒家詩歌批評的現實化二“詩道”走向美學:許學夷對歷代詩學思想評判的核心理念三許學夷對詩論家素質的見解:“及乎規矩”與“變化從心”的結合四“識見議論”,“代日益精”:許學夷對儒家詩學價值取向的修正與完善第六章許學夷“破三關”的詩學價值與“正變”之辨的理論意義一“破三關”的理論內涵與詩史意義二“正變”與許學夷的“正變”之辨三許學夷“破三關”和“正變”之辨與詩歌發展觀念的初步確立第七章從“感物吟志”說到“情興”論一“感物吟志”說生成的文化語境及其基本內涵二“情興論”的詩學蘊涵和理論特徵三“情興論”在詩歌批評中的意義四“情興論”的發展與詩歌演變第八章許學夷對初唐詩歌中唐詩精神的審視一初唐詩歌“才力”與“氣象風格”所顯示的唐詩格調特徵二初唐五七言律詩的“造詣”與唐詩精神中的“化境”三初唐詩歌“氣象風格始備”與盛唐之音第九章從“興趣”到“意興”:盛唐詩歌向縱深發展的審美方向一許學夷論盛唐詩歌的“興趣”及其基本特徵二許學夷論盛唐詩歌由“主興不主意”到“意興極遠”三從“興趣”到“意興”:兩種盛唐精神的文學淵源四許學夷對盛唐“興趣”詩歌認識的理論局限性第十章盛唐詩歌的“入神”與“人聖”一“入神”與“入聖”的詩學內涵及其在詩歌文本中的表現特徵二李杜詩歌“變而入神”的主體條件三李杜詩歌之“變”的表現形式及其詩性特質四李杜詩歌“變而入神”的詩體特徵五李杜詩歌“變而入神”的歷史和文化語境分析第十一章“詩史”之辨:“述情切事”與“悉合詩體”一“詩史”之說與詩評的價值取向二“述情切事”與“詩史”之作的唐詩精神三“悉合詩體”與“詩史”之作的唐詩話語特質四“詩史”之辨的理論與批評意義第十二章“詩到錢、劉,氣骨頓衰”與唐詩在中唐的轉折一“才力既薄”與“風氣復散”二錢、劉諸子“才力既薄”與中唐面目三“風氣復散”與中唐詩歌“氣骨頓衰”四錢、劉“氣骨頓衰”與唐詩“正變”五“元和其派各出”與唐詩“大變”第十三章許學夷對宋人“以才學為詩”二重性的認識一詩歌“源流正變”論與宋詩之“變”二對“以才學為詩”之“美”的辨析三對“以才學為詩”之“惡”的分析四許學夷論宋詩二重品格的詩學意義主要參考書目和文獻目錄後記【作者簡介】
方錫球,著名學者,1962年生,安徽樅陽人。1985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安慶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文學院在讀博士生。2003年被選拔為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長期從事中國古代詩學研究,
【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雍容典雅”的詩學追求與晚明儒家詩學的文化特質
一 從“中和”哲學觀到“雍容典雅’’的詩學追求
二 中國古代詩學中藝術理想的兩個層面:從風骨論到意境論
三 晚明儒學復興語境與中國詩學思想的融合
第二章 許學夷生平、交遊、思想與詩學活動
一 許學夷生平、交遊與詩學活動概況
二 許學夷的思想與詩學價值取向
三 許學夷的詩歌、詩學成就與接受現狀
第三章 許學夷詩學思想總論
一 詩歌雙重本體論:情興與詩體
二 正變兼得的發展論:主體、理勢與時代
三 接受批評論:既論其“要”、亦得其“偏”其“詳”
第四章 許學夷“詩體”論的文化整合特點
一 許學夷論“詩體”的特徵:文化與審美二重因素共生
二 許學夷詩體論所體現的發展論意識與整合文化的意圖
三 許學夷文化整合方法論與詩歌終極理想形態
第五章 許學夷的元批評與儒家詩學審美化進程
一 “好遠兼愛,通方廣恕”的元批評與儒家詩歌批評的現實化
二 “詩道”走向美學:許學夷對歷代詩學思想評判的核心理念
三 許學夷對詩論家素質的見解:“及乎規矩”與“變化從心”的結合
四 “識見議論”,“代日益精”:許學夷對儒家詩學價值取向的修正與完善
第六章許學夷“破三關”的詩學價值與“正變”之辨的理論意義
一“破三關”的理論內涵與詩史意義
二 “正變”與許學夷的“正變”之辨
三 許學夷“破三關”和“正變”之辨與詩歌發展觀念的初步確立
第七章從“感物吟志”說到“情興”論
一 “感物吟志”說生成的文化語境及其基本內涵
二 “情興論”的詩學蘊涵和理論特徵
三 “情興論”在詩歌批評中的意義
四 “情興論”的發展與詩歌演變
第八章許學夷對初唐詩歌中唐詩精神的審視
一 初唐詩歌“才力”與“氣象風格”所顯示的唐詩格調特徵
二 初唐五七言律詩的“造詣”與唐詩精神中的“化境”
三 初唐詩歌“氣象風格始備”與盛唐之音
第九章從“興趣”到“意興”:盛唐詩歌向縱深發展的審美方向
一 許學夷論盛唐詩歌的“興趣”及其基本特徵
二 許學夷論盛唐詩歌由“主興不主意”到“意興極遠”
三 從“興趣”到“意興”:兩種盛唐精神的文學淵源
四 許學夷對盛唐“興趣”詩歌認識的理論局限性
第十章 盛唐詩歌的“入神”與“人聖”
一 “入神”與“入聖”的詩學內涵及其在詩歌文本中的表現特徵
二 李杜詩歌“變而入神”的主體條件
三 李杜詩歌之“變”的表現形式及其詩性特質
四 李杜詩歌“變而入神”的詩體特徵
五 李杜詩歌“變而入神”的歷史和文化語境分析
第十一章“詩史”之辨:“述情切事”與“悉合詩體”
一“詩史”之說與詩評的價值取向
二 “述情切事”與“詩史”之作的唐詩精神
三 “悉合詩體”與“詩史”之作的唐詩話語特質
四 “詩史”之辨的理論與批評意義
第十二章“詩到錢、劉,氣骨頓衰”與唐詩在中唐的轉折
一 “才力既薄”與“風氣復散”
二 錢、劉諸子“才力既薄”與中唐面目
三 “風氣復散”與中唐詩歌“氣骨頓衰”
四 錢、劉“氣骨頓衰”與唐詩“正變”
五“元和其派各出”與唐詩“大變”
第十三章許學夷對宋人“以才學為詩”二重性的認識
一 詩歌“源流正變”論與宋詩之“變”
二 對“以才學為詩”之“美”的辨析
三 對“以才學為詩”之“惡”的分析
四 許學夷論宋詩二重品格的詩學意義
主要參考書目和文獻目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