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計算機專業考研輔導叢書》之《計算機組成原理聯考輔導教程(2011版)》對全國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的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進行透徹剖析,通過大量例題總結各種求解方法,旨在提高考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全書共分為7章。
本書可作為參加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複習用書。
內容簡介
本書對全國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大綱的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進行透徹剖析,通過大量例題總結各種求解方法,旨在提高考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書內容豐富全面,所有考綱中的知識點都標識了難度和重要性,所有例題都標識了難度,供考生參閱。
本書的編者參加了近兩年全國聯考閱卷工作,在寫作上力求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
本書可作為參加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複習用書,也可以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輔導用書。
目錄
1.1 計算機發展歷程
1.1.1 知識點歸納
1.1.2 例題解析
1.2 計算機系統層次結構
1.2.1 知識點歸納
1.2.2 例題解析
1.3 計算機的性能指標
1.3.1 知識點歸納
1.3.2 例題解析
2.1 數制與編碼
2.1.1 知識點歸納
2.1.2 例題解析
2.2 定點數的表示和運算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計算機系統概述1.1 計算機發展歷程
1.1.1知 識點歸納
1.計算機的五代變化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取名為ENIAC(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器)。它以電子管作為電子器件,體積大、速度低、存儲容量小,主要用於科學計算,其出現奠定了電子數字計算機的基礎。自ENIAC出現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已經歷了60多年的歷史,根據所採用的電子器件不同,可以將其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1代計算機(1946年~1957年)——電子管時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為幾千次~幾萬次每秒,其體積大,成本高,可靠性低。在此期間,形成了計算機的基本體系,確定了程式設計的基本方法,數據處理機開始得到套用。
·第2代計算機(1958年~1964年)——電晶體時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提高到幾萬次~幾十萬次每秒,其可靠性提高,體積縮小,成本降低。在此期間,工業控制機開始得到套用。
·第3代計算機(1965年~1971年)——中小規模積體電路時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提高到幾十萬次~幾百萬次每秒,其可靠性高,體積進一步縮小,成本大大降低。在此期間計算機形成了機種多樣化、生產系列化、使用系統化的特點,小型計算機開始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