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 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據統計,全球有10%的人曾經或正在遭受這種病所帶來的痛苦,有的甚至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了解一些消化性潰瘍的常識,對患者或者其親朋好友都是很有用處的。
什麼是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 胃潰瘍 和 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以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最多見。
胃潰瘍是指發生於賁門與幽門之間的炎性壞死 性病 變。機體的應激狀態、物理和化學因素的刺激、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都可引起胃潰瘍。胃潰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45歲~55歲最多見,在性別上,男性和女性基本相同,男性患者相對較多。
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同屬於上消化道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酸和胃蛋白酶接觸的十二指腸黏膜,發生局限性的超過黏膜肌層的潰破。潰瘍常發生在十二指腸球腔內,所以習慣上也稱之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這是胃腸道疾病中最常見的器質性病變,慢性者遠比急性者多見,且易復發。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很高,有人估計約有1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患有十二指腸潰瘍。男性的發病率比女性高。55歲~64歲為最高發病年齡組。
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症狀的區別
臨床上以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為多見,最近的統計為1.56:1。而胃潰瘍一般比十二指腸潰瘍的面積大。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均常同時伴有慢性 胃炎 。
胃潰瘍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痛或腹部不適,典型的疼痛位於上腹部劍突之下,有時偏左,疼痛缺乏典型的節律性,餐後腹痛出現得較早。而十二指腸潰瘍的腹痛大多有節律性、周期性,並呈現出長期性發作的特點,局限的上腹痛常發生在胃內排空之時,特別是在上午10~11時,下午3~4時和晚上10~11時,在凌晨1~2時患者還可能被痛醒,如服用些制酸劑或者吃些食物可使腹痛緩解,這種疼痛節律性很突出,患者多能清楚地向醫師敘述病史,疼痛的部位大都在劍突下偏右。周期性發作和緩解是十二指腸潰瘍突出的表現。每次發作時間長短不一,大約有半數患者為2~4周,短的只有幾天,長的可達8~10周。緩解期也長短不一,有些為1~3個月,有的短些,有的則更長,偶然可見到在一次發作後緩解期長達十餘年的患者。在緩解期,患者的飲食即使不規律也可能不發生疼痛。有不少病例,這種周期性發作呈季節性,常在春季和秋季時發病,而在夏季及冬季緩解,與氣候的變化呈相關性。另外,胃潰瘍可以有部分癌變,而十二指腸潰瘍癌變率則極低。
危險的併發症
消化性潰瘍本身,除了使人產生疼痛的感覺,影響進食和正常生活外,並無太大危險,危險的是消化性潰瘍的併發症。潰瘍和炎症的反覆刺激,導致潰瘍癌變(尤其是胃潰瘍容易癌變,因此需要定期進行相關檢查);潰瘍病變向周圍或深處發展時,可侵蝕血管,穿透胃、十二指腸壁;幽門附近的潰瘍往往因瘢痕形成狹窄。這些病變可引起上 消化道出血 、胃或十二指腸穿孔和幽門梗阻,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必須立即接受正規治療,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消化性潰瘍產生的原因
遺傳:在胃潰瘍患者的家人中,尤其是男性的親屬中,胃潰瘍的發病率高於一般人,有時可見到家族中的幾代人都有消化性潰瘍,分居兩地的雙生子同患該病的事例也偶有發現,揭示本病可能與遺傳有關。
地理環境和氣候季節的變化:本病的發病率具有顯著的地區差異,如在美、英等國,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多見,而在日本則相反,胃潰瘍的發生率比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率高。氣候季節的變化也與胃潰瘍的發病明顯相關,它好發於秋末和春初。
飲食不當:食物對胃黏膜可產生物理性或化學性的損害。據文獻報導,在日本有一種泡菜能引起嚴重的胃竇炎,可能是胃潰瘍的一個致病因素。此外, 營養不良 、暴飲、暴食都可誘發胃潰瘍病。
情緒變化:持續強烈的精神緊張和憂慮、沮喪等情緒,長期過度的腦力勞動,缺乏應有的調節與休息,對胃潰瘍的發病和病情加重有一定影響。
吸菸與飲酒:吸菸和大量飲酒作為胃潰瘍形成的一個條件和使已有的潰瘍加重已為大多數人所認同。
藥物副作用:一些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質激素等已被列為致潰瘍的物質。其中阿司匹林是最主要的致潰瘍藥物,許多解熱鎮痛藥及治療 感冒 的藥物中均含有阿司匹林,長期大量服用該類藥物可以引起胃潰瘍。
其它疾病的影響:如胃泌素瘤、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肺氣腫 、肝硬變、 腎功能不全 及小腸切除過多的患者易患潰瘍病,這些在我國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如肺氣腫的患者,可能是由於局部黏膜的抗酸能力降低而引起胃潰瘍;胃泌素瘤無疑是由於分泌大量胃泌素刺激壁細胞,引起大量胃酸分泌而損傷胃黏膜,導致胃潰瘍形成。
幽門螺鏇桿菌感染: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發生和反覆發作的又一個重要條件。幽門螺鏇桿菌常常寄生於胃黏膜,它通過引起胃黏膜自我保護的屏障作用下降和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這兩種機制引發消化性潰瘍。而且,幽門螺鏇桿菌還是導致 胃癌 的罪魁禍首之一。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
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的常用西藥:
制酸劑:有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如碳酸氫鈉、碳酸鈣、氧化鎂、氫氧化鋁、硫糖鋁等;
止痙劑:可減少胃液分泌、解痙止痛,常用顛茹片、普魯本辛、654-2等,這類藥物的副作用是使心率增快、心悸、面色潮紅、腹脹、口乾等,故不宜多用和常用, 青光眼 和前列腺疾病患者禁用。
胃黏膜保護劑:如麗珠得樂、麥滋林、硫糖鋁等。
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抑酸藥有:組胺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以及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它們是新型的抗潰瘍藥物,主要作用都是減少胃酸分泌,促進潰瘍癒合,效果非常好。
前面說過,消化性潰瘍大多數伴有幽門螺鏇桿菌感染。幽門螺鏇桿菌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之一,不根除,則潰瘍不易癒合,癒合後也容易復發。因此,消化性潰瘍患者必須同時服用抗幽門螺鏇桿菌的藥物,根除這個主要的致病因素。目前常用有效的抗幽門螺鏇桿菌藥物有麗珠胃三聯,也可以使用其它二聯、三聯甚至四聯的抗幽門螺鏇桿菌藥物。服用抗幽門螺鏇桿菌藥物治療必須嚴格地按照醫囑,足療程服藥,否則,不但根除不了幽門螺鏇桿菌,還容易使自身的幽門螺鏇桿菌產生抗藥性,從而增加治療的難度。
 
消化道潰瘍的飲食治療
胃和十二脂腸潰瘍發生部位和症狀有所不同,但飲食治療原則相同,最終目的是促進潰瘍癒合,防止復發。
少量多餐,定時定量:每天5~7餐,每餐量不宜多。少量多餐可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又可供給營養,有利於潰瘍面癒合,對急性消化性潰瘍更為適宜。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烈酒、濃肉湯、生蔥、生蒜、生蘿蔔、蒜苗、洋蔥、冷飲、胡椒粉、咖喱粉、芥末、辣椒油等食物宜少吃。
選擇細軟易消化食物:選擇營養價值高、細軟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豆漿、魚、瘦肉等。經加工烹調使其變得細軟易消化,對胃腸無刺激。同時補充足夠熱能、蛋白質和維生素。
供給豐富的維生素:選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品。
進食時應心情舒暢、細嚼慢咽,以利於消化。照顧患者的飲食習慣,配製可口飯菜。供給細軟、粗纖維少的食物,並注意預防 便秘 。睡前加餐,可減少飢餓性疼痛,有利於 睡眠 ,對十二指腸潰瘍尤為適宜。當然,加餐也要適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