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0/f93/nBnauM3X1UzM4ADO4MTMykzM0MTMzkjMwMDMwADMwAjMxAzLzE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
作者簡介
陳力丹,男,1951年2月生。國務院學術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二級教授。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責任教授、傳播學方向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國際新聞界》月刊主編、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聞傳播所所長。1979年以來發表各類新聞傳播學的研究成果800多萬字,其中獨著、第一署名著作和獨編著35本,論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800多篇。代表作:《精神交往論》、《輿論學》、《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概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體系》、《世界新聞傳播史》、《傳播學綱要》、《新聞理論十講》、《不能忘卻的1978-1985年我國新聞傳播學過刊》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新聞傳播學研究概述
2009年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
2009年廣播電視研究的八個關鍵字
第二章
新聞傳播學與當前政治
論記者職業理念的更新——學習胡錦濤在世界媒體峰會上的致辭
關於劉少奇新聞和宣傳思想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我國新聞出版領域體制改革的路線圖
我國的傳媒為什麼會誤讀國防白皮書
就高法《關於人民法院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若干規定》答記者問
傳媒刊登地圖要有國家版圖意識
第三章
2009年新聞界事件分析
“新浪”兼併“分眾”:分眾傳媒公司為什麼會遭遇危機
“躲貓貓”事件:網民參與調查“躲貓貓”事件的象徵意義
英國13歲少年爸爸:我國傳媒關於未成年人的報導嚴重違法
“最有情義的男人”:傳媒讓吳加芳遭遇冰火兩重天
“偷窺判強姦”案:一家報紙的不實新聞為何把全國傳媒和公眾忽悠了
“廣匯”禁報事件:廣匯集團禁報事件中傳媒應檢討什麼
“綠壩”事件:電腦預裝過濾軟體:自律與強制之間的尺度
《遼寧日報》改版:省級黨報改革:讓黨報充滿新聞
熊忠俊“造謠”被拘:言論自由意味著允許說錯話
第四章
紀念建國60周年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新聞報導方式的演變
第五章
新聞理論研究
“遵循新聞從業基本準則”
風險放大與媒體責任
第六章
傳播學研究
我國新聞傳播學量化研究的艱難起點
論人內傳播
論組織內傳播
我們讀懂傳播學了嗎?
第七章
網路與意見表達的法治化管理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一周年回顧
論人民表達權的法治保障
我們該如何應對網路意見
公權力不該做綁架輿論的事情
談談網絡管理的幾個基本理念
從傳媒“排氣閥”作用看網上意見現象
第八章
記者素養研究
提升記者的政治、業務和知識素養
請用“常識”來衡量“非常”
解放思想,把握政策
時評版需要觀察問題的睿智眼光
時政評論的認識前提要正確
不要亂用“異化”概念
把握政策,不該沿用“嚴打”概念
晚報編輯應提升語文水平
第九章
新聞職業規範研究
規範地報導法制新聞
《人民日報》傳播了法治理念
記者“臥底”不符合職業規範
新聞炒作一例
廣告新聞:廣告商與傳媒合謀違法
關於新聞職業規範的評報意見
第十章
新聞寫作研究
傳媒對事件、人物的命名要客觀
談談經濟新聞寫作
論深度報導的要義及結構布局
讓人看糊塗的四報同一事實的報導
關於法律修訂案的報導不能使用現在與將來時態
連續報導完成之後的新聞再挖掘
關於新聞寫作的評報意見
第十一章
新聞編輯研究
談談新聞編輯的歷史與現實
新聞標題準確概括訊息內容,難嗎?
不要把報紙頭版庸俗化
用簡潔、準確的語言表達事實
摸不著頭腦的外國新聞標題
提升編輯記者兩會報導的水平
關於新聞編輯的評報意見
第十二章
新聞傳播學教育和科研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
給“百度知道”幾個提問者的回覆
性別教育與大眾傳播
關於《國際新聞界》月刊
關於“核心期刊”的意見
《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及其評價研究》問卷附言
第十三章
中國新聞獎作品的讚揚與批評
訊息體裁的基本職責是敘述事實
記者判斷事實報導價值的眼光
尊重悲慟中的被採訪人
生動的報導,違規的暗訪
“反差”出新聞,敘事顯力量
難得的文化領域潛規則揭示
履行媒體職責,謹慎點名揭露
一條給人希望和方法的非事件性新聞
傳播法治思想,保障言論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