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閣原名“興源寺”,位於山西省汾西縣城北10公里的李安莊村,始建於唐代,現存均為明清建築。觀音閣依山勢而建築,分前、中、後三進院落,各有傳奇。前院正面“寶閣”,正塑觀音,端坐蓮台。閣樓結構嚴謹、古樸、渾厚,造形美觀,玲瓏別致。
觀音閣後院為四合院落,樓上雕有“靈泉寶閣”四字,檐下磚雕“神洞”門額。“神洞”石灰岩自然生成,天地平廣,高丈余,深無測,洞內風聲呼呼作響,神話傳說是通往五台山的隧道,門口對聯曰:“觀音神洞八百里,五台北峰正對門。” 師家溝清代民居群 位於縣城東南7公里,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歷經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四朝七十餘年逐步擴建而成,其建築占地近4000餘平方米,分主體和附屬兩部分。主體建築為二層、三層樓閣四合大院5座,連同附屬建築共25座院落。
由於整體建築地基是一窪斜坡,院落布局則為樓上登樓、院中套院。院落建築格式多樣,各具特色,大門,耳門、園門、偏門、樓門、屏門,還有暗洞,上下左右,互相貫通,上院觀下院,前院望後院,出院又進院,如入迷離之宮。門樓、走廊過道上的各種木雕、磚雕、石雕、牌坊、題刻等,藝術文物古蹟隨處可見。窗欞圖案異彩紛呈達108種,據說代表我省當時的108個州縣。主體建築一周一條用長方石條鋪成的人行道長達1500餘米,故有“下雨半月不濕鞋”和“關好八大門,鎖好十小門,行人難出村”之說。雖經二百餘年的滄桑風雨,仍是一座具有一定研究和保護價值的古建文物寶庫,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
觀音閣[鄂州市]
長24米,高14米,以紅石青磚砌就,與龍蟠磯巧妙地融為一體,顯得雄峻巍峨,氣勢磅礴。
1、鄂州市觀音閣 2、施秉縣觀音閣 3、汾西縣觀音閣 4、大連市觀音閣 5、雲南觀音閣 -
觀音閣[山西省汾西縣觀音閣]
觀音閣 原名“興源寺”,位於汾西縣城北10公里的李安莊村,始建於唐代,現存均為明清建築。觀音閣依山勢而建築,分前、中、後三進院落,各有傳奇...台北峰正對門。” 大連金州區觀音閣 ...
-
汾西縣
汾西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臨汾市北部,呂梁山東南麓,北連呂梁市交口縣、晉中市靈石縣,南接洪洞縣,西依姑射山與隰縣、蒲縣接壤,東鄰汾河與霍州相望,總...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汾西觀音閣
觀音閣 原名“興源寺”,位於山西汾西縣城北10公里的李安莊村,始建於唐代,現存均為明清建築。
建築結構 院落布局 -
李安莊村[山西省汾西縣永安鎮下轄村]
李安莊村是一個自然村。距離汾西縣縣城15公里,現有人口456人,總戶數120戶,耕地面積900畝,由於(水,路)等等問題,土地種植僅占耕地面積的1/5....
村情概況 村內企業 主要農產品 村內資源 村里單位 -
汾西
名勝主要有位於汾西縣城東北約十公里處的興原寺,“東閣”指建於明代的觀音閣...簡介 汾西縣汾西縣位於臨汾地區北部,汾水之西,呂梁山東南麓。北接靈石...永安縣地。北齊置臨汾郡及臨汾縣,不久廢郡。隋開皇三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唐...
簡介 歷史 自然 農業 礦產 -
洞閣靈泉
“洞閣靈泉”景觀位於汾西縣城東10公里永安鎮李安莊村觀音閣。 觀音閣,原名觀音園通寶閣,又名興原寺。始建於唐代,元、明、清均有補修。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整體建築座落在高於河道20餘米的石壠台峁上,寺廟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