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禪寺[江蘇泰州觀音禪寺]

觀音禪寺[江蘇泰州觀音禪寺]

觀音禪寺位於江蘇泰州東南香之古佛剎也。寺之歷史,始創年代,無從稽考。清末民初間,住持僧某,不善經營,致殿宇佛像,殘破不堪。地方紳領,仰曲塘宏開寺玉成尊宿德望,禮聘之出任住持,玉公感而勉應之。

基本信息

位置

海安觀音禪寺,位於海安縣孫莊鎮(原泰州東鄉營溪),始建於何時已無從稽考。降至民國初年,因寺內僧人不善管理,致使寺院衰落不堪,由是地方賢達迎請曲塘宏開寺尊宿玉成長老出任住持。玉成長老就任後,修葺殿宇,重塑金身,廣設法宴,弘化鄉里,古寺為之煥然一新

歷史

觀音禪寺觀音禪寺
就任後,修葺殿宇,重裝金身,寺貌一新,四眾歡欣,玉公適任州僧正司,公務繁忙,無暇常住,乃交其弟子道如和尚管理,道師承秉師志,悉心經營,弘法利生,寺務日進。玉公出任泰州僧正司期間,平息清廷寺廟興學風潮,維護佛門香火,僧侶生計,培育僧才,續佛慧命,功德無量。並得徒孫文心、智光二師,刻意栽培,道學深進。文師應聘住泰城開化禪寺方丈。智師應聘主鎮江焦山定慧寺法席。文公得徒靄亭,住鎮江竹林寺方丈。智公得徒南亭,住泰城光孝寺方丈。靄公得徒存遠,主儀征寶光寺法席,南公得徒善遠,主泰城覺正寺法席。存公得徒自一、守一二師,自師住持南京棲霞山及普德二寺,守師住持宜興澄光寺。善公得徒成一、果一二師,果師曾主泰城雨聲寺法席
二○○五年五月七日為江蘇海安觀音禪寺,恢復開放十周年紀念慶典,成董事長親自蒞臨主持,並為新任住持常靜法師送座。

時逢廟產興學風潮,作為泰州僧正司的玉成長老據理力爭,長年出入內外奔走呼籲,無暇顧及觀音禪寺常住法務,遂交於其徒道如和尚管理。道如和尚秉承師願,悉心經營,宏法利生,並得徒文心、智光二師,刻意栽培。二師行解並進,學有所成,文心法師後任泰城開化禪寺方丈,智光法師後主焦山定慧寺法席。由此觀音禪寺生出二條法脈,自茲龍象輩出,化度大江南北,海峽兩岸。文心法師得徒靄亭(曾任鎮江竹林寺方丈)、靄公得徒存遠(曾主儀征寶光寺法席)、存公得徒自一(曾住棲霞山及普德二寺)和守一(曾住持宜興澄光寺),此為一脈。智光法師得徒南亭(曾任泰城光孝寺方丈)、南公得徒善遠(曾主泰城覺正寺法席、營溪觀音禪寺住持)、善公得徒成一(弘化台島,宗主華嚴)和果一(曾主泰城雨聲寺法席),此為又一脈。

成一長老,字覺音,蘭代著名高僧,江蘇泰州東鄉人氏,生於1914年2月,15歲時因病感悟人生多苦而隨營溪觀音禪寺(即本寺)善遠和尚出家。後在泰州光孝寺佛學院求學,繼而在律宗第一山——南京寶華山受具足戒。後任泰洲光孝寺佛學院監學兼講師,1942年考取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後在上梅玉佛寺創辦佛教施診所,懸壺濟世,後弘化台島,業績斐然,在海外創建了三處道場,主編多種佛學、醫學等刊物。創辦佛學院、研究所。連任台灣智光商工職校及華嚴蓮社董事長。曾任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佛學研究所副所長,多次出度國際佛學、醫學、哲學會議,倡立世界宗教徒協會,並任副會長,榮獲美國東方大學名譽哲學博士學位,並有10多種佛學醫學著作傳世。1988年,成一長老首次重返故里。為紀念先賢,成立獎學基金會,又捐資興辦正興幼稚園(其內建有玉成樓),改善了故鄉子弟上學環境。成一長老還投資興辦船機廠,發展故鄉工業,造福鄉里。

文革期間,觀音禪寺未能幸免於難,殿宇佛像焚毀殆盡,法筵壇場,不復存焉!近年來,黨的宗教政策落實,經地方政府批准,恢復了觀音禪寺古佛道場。成一長老率眾捐獻巨資作為建設經費,為恢復其出家祖庭而不遺餘力
重建的觀音禪寺選址于海安縣孫莊鎮東南首海王公路北側、占地15畝,1995年10月10日奠基破土動工,按原寺院布局,建成三進兩廂,以牌樓、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為中軸線的傳統寺院格局。大雄寶殿兩側分別建立地藏殿和彌勒殿,兩側廂房則分別設立祖堂、功德堂、齋堂、客堂、寮房等,在地藏殿後建有方丈一處,環境極為清幽。

觀音禪寺二期工程擬建七級浮屠(寶塔)兩座、佛教圖書館、法物流通處等建築,尚祈海內外各界人士廣施淨財,共襄盛舉,以為弘法利生、建立佛教人間淨土而貢獻力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