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行佛

【觀行佛】 (術語)見六即佛條。 智者大師說:“觀行佛者,觀佛相好,如鑄金像,心緣妙色,與眼作對,開眼閉目,若明若暗,常得不離見佛世尊,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遍覽,無非佛界;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在佛與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門、念實相,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是名觀行佛也。”這是解釋觀行即佛義。不論念應身佛(色身)、念報身佛(法門)、念法身佛(實相),念念皆覺,便是觀行即佛。觀行即位,又分五品:一隨喜品,二讀誦品,三說法品,四兼行六度品,五正行六度品。

六即

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迴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點頭會意,豁爾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三、觀行即佛,這是圓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進一步依教修觀,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故名觀行即佛。

印光大師文鈔與泰順林枝芬居士書二選摘:而智者大師.實是釋迦化身。至臨終時.有問所證位次者。答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損已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圓教觀行位。所悟與佛同儔.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智者臨終.尚不顯本。意欲後學勵志精修.不致得少為足.及以凡濫聖耳。

四、相似即佛,這是圓教十信內凡位,初信斷見惑,七信斷思惑,八九十信斷塵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於觀行即中,愈觀愈明,愈止愈寂,雖未真悟實證,而於理仿佛,有如真證,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證即佛,這是於十信後心,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證法身,從此成法身大士,其間從初住起,各各破無明,證三德,至等覺共歷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證即佛。

六、究竟即佛,這是從等覺,再破最後一分無明,則惑盡真純,徹證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覺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

附表

說明十種位階,及六種即佛。

(十種位階) (六種即佛) 
1 凡夫位(對於佛法,聞信全無)────理 即
2 凡夫位(對於佛法,有聞有信)────名字即
3 五品弟子位───(外凡位)─────觀行即【智者大師自稱居此位】
4 十信位─────(內凡位)─────相似即
5 十住位────┐
6 十行位 │
7 十回向位 ├(菩薩位)─────分證即
8 十地位 │
9 等覺位────┘
10 妙覺位─────(佛 位)─────究竟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