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全街下轄4村8個社區,分別為觀沙嶺村、岳華村、茶子山村、石嶺塘村及岳北社區、銀橋社區、石嶺塘社區、桔洲新苑社區、銀紡社區、施家港社區、三汊磯社區、土城社區。總人口4.2萬人,常住人口3.8萬人,外來人口4890人,有黨支部18個(其中黨總支1個),黨員946名,駐街企事業單位72家,其中特困大中型國有企業17家。社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為社區老人服務,為繁忙兒女分憂,做奉獻的使者”為服務宗旨。按照區、街領導的“提高、創新、發展”的總體思路,努力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各項工作保持了發展的良好勢頭,從而不斷促使了家庭、社區和社會的和諧。 街道先後榮獲全國基層民兵預備役工作先進單位、省“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省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市計畫生育工作優質服務模範街道、市610工作先進單位、市殯葬改革工作先進集體,區“十佳領導班子”、區先進基層黨支部等稱號,2006-2008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區目標管理考核一類單位。
經濟發展
街道結合農村城市化、城市現代化的現實需要,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和建立了以"強化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使用權"為原則,以"市場導向,多元參與,契約約束"為特徵的土地流轉機制,促進了土地的最佳化配置和集約經營,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代,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街道以檔案形式制定了稻改草莓每畝獎勵300元,稻改菜等經濟作物每畝獎勵200元,在結構調整中推廣現代設施與先進技術分別予以獎勵的投入機制。增加投入,使全區土地流轉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街道還引進省科委簽訂了發展100畝葡萄種植的契約。另外,全區還通過土地流轉發展了面積為50-200畝的經濟作物種植大戶近10個,使全區集約化生產程度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大大提高,為農業向產業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8年完成稅收過億元目標,同比增長28%,其它各項指標也實現穩步增長,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49億元,完成企業總產值6.15億元,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2.5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5億元,較去年同比分別增長63%、30%、28%、30.8%。
社區服務
整合社區資源,吸納社區內離退休老人加入到“老年人協會”中,利用資源優勢對社區內309位老人的家庭情況、收水水平、養老意願、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問題進行詳細摸底,並登記造冊。建立起老年人信息庫,以掌握一手資料,為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供基礎底數。根據老人的實際需求情況,我們居家養老中心分別與觀沙嶺衛生醫療服務中心、華明理髮店、宏達家電維修中心、知誠診所、好一佳超市、養天和大藥房簽訂了為老服務協定。根據社區制定的A、B、C三類服務卡分別提供優惠服務。這些單位的參與,給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注入了新生的力量。不斷完善室內活動場所的設施設備,製作“溫馨提示”,充分利用社區現有設施及人力、物力資源,開展適合老年人的多種服務項目,如就餐、陪聊、陪醫、免費體檢、康復等服務項目。我們中心還舉辦了“老年人遊藝趣味活動”、“老年人舞蹈”、“老年人檯球賽”、“老年人健康講座、發放問卷調查等活動。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與完善,使社區居家老人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關愛和慰藉。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步入了正軌,較好地滿足了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以穩步整體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社會保障
觀沙嶺街道駐街企業82家,其中特困國有企業17家,下崗失業人員2300多人,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其中桔洲移民工程將遷入居民1883戶4441人,八方小區、府後路等重點工程將增加本地農轉非居民2100人,目前征地規模達1200畝,被征地的農民有1500人,失地移民的拆遷安置和生活出路問題是街道工作難點之一。街道辦事處多方籌措資金110萬元,建起了面積達600平方米的街道勞動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站。目前,服務站已配置了五台電腦以及印表機、傳真機,安裝了電子信息屏、觸摸式查詢機、電信寬頻網等現代化設施,設立了職業培訓基地,添置了電教設備,能為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農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街道著重深化平台建設,對就業超市實行計算機管理,設立了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培訓、社保代理、最低生活保障、退休服務、政策諮詢等服務視窗,建立了“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實現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信息聯網,發布各類用工信息2458條,5887個崗位,已有1794名下崗失業人員走上了再就業之路,其中大齡就業困難對象273名。並集中組織了5次大規模的諮詢宣傳活動。共辦理《再就業優惠證》2192本,發放率100%,辦理《失業證》95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