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社會行為啟動效應研究

親社會行為啟動效應研究

《親社會行為啟動效應研究》是一部詳盡刊載親社會行為啟動效應研究的著作,對於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親社會行為啟動效應研究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親社會行為啟動效應研究

亞馬遜河流域的一隻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然後掀起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場風暴。人們常常用“蝴蝶效應”來說明一件看起來似乎毫無關係的小事,卻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那么,我們的行善之舉,是否也存在一種類似的蝴蝶效應呢?“善良的、誠實的、可信的……”這些辭彙能否激活你內心的善端?因果報應的故事能否促使你伸出援助之手?想像朋友能否讓人變得更為大方?回憶母親是否讓人更多奉獻?……

該書在系統梳理心理學關於助人行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親社會行為=f(人格因素×情境因素)的觀點,繼而採用西方成熟的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範式,就人格與情境啟動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考察,並得出了一些有趣的、有價值的結論。

作者簡介

遲毓凱,男,1973年5月出生,遼寧阜新人。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套用心理學博士後;華南師範大學套用心理系、人才測評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世紀心理沙龍網站主持人。主要研究領域有“實驗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與人才測評”、“學校心理學”。 主要著述有《心理健康教育A證教程》(主編,廣東省語言音像出版社,2008)、《障礙心理諮詢》(主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l999)、《教育心理學》(副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等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上編 親社會行為研究回顧

引子:凱蒂小姐遇害案

第1章 親社會行為研究概述

1.1 親社會行為的概念與分類

1.1.1 親社會行為、助人行為和利他行為

1.1.2 親社會行為的類型

1.2 積極心理學和親社會行為研究

第2章 技術方法:如何研究親社會行為

2.1 癲癇發作:一個開創性的經典研究

2.2 親社會行為研究的其他技術

2.2.1 緊急助人情境設計

2.2.2 非緊急助人情境設計

第3章 理論模型:親社會行為從何而來

3.1 遺傳與本能:進化心理學的觀點

3.1.1 進化心理學的基本主張

3.1.2 進化心理學對親社會行為的解釋

3.2 代價與回報:社會交換論的觀點

3.2.1 社會交換理論的基本觀點

3.2.2 社會交換理論對親社會行為的解釋

3.3 觀察與模仿:社會學習論的觀點

3.3.1 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3.3.2 社會學習理論對親社會行為的解釋

第4章個人因素:誰會實施親社會行為

4.1 親社會行為中的人格差異

4.2 親社會行為中的性別差異

4.3 親社會行為中的推理與歸因

4.3.1 親社會推理

4.3.2 親社會行為與歸因

4.4 親社會行為中的情緒效應

4.4.1 積極情緒效應

4.4.2 消極狀態釋放模型

4.5 求助人的個人特點

4.5.1 是否受他人喜歡

4.5.2 是否值得他人幫助

4.5.3 求助者的性別

第5章 情境因素:哪裡發生親社會行為

5.1 環境:鄉村與城市

……

下編 親社會行為實驗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