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簡介

DV影片的回放在電視機上的表現遠強於在CRT上的表現,儘管CRT的解析度要高得多,主要是因為電視的設計就是為了顯示動態畫面,所以在亮度、色彩鮮艷上都比顯示靜態為主的CRT要好,而普通電視的顯示解析度只有320線,那么DV的高達720×576的解析度根本用不著,不管是VCD的352×288還是SVCD的480×576都夠了,所以儘管壓縮成MPG畫質有損失,但是在電視上基本是看不出來的。在電腦上看,SVCD的解析度也足夠清晰了。
DV帶的保存是個問題,畢竟是磁帶,DV帶還用得時間不長,但是以前的錄音機磁帶時間長了粘連和發霉大家估計都見過的。而CDR光碟藍盤、綠盤一般是保存30~50年,金盤號稱能保存100年,雖然光碟也有發霉的可能,但是畢竟好得多。
播放的方便性上,也是光碟強,DV帶就得把DV機搬出來,還只能在電視上看,對磁頭也是個磨損,倒帶也很麻煩,而VCD,SVCD光碟方便。
安裝1394卡

採集的第一步是安裝1394卡(有1394口的計算機就沒這一步)。把卡插在你的計算機的PCI插槽里(筆記本要買PC卡的外置1394卡),然後開機,WIN98SE、WIN2000、WINXP這些作業系統都可以自動找到1394設備並且自動安裝驅動程式。如果發現1394卡不能正常工作,請先把計算機的主機板驅動和補丁程式裝齊,不行再試試修改一下衝突設備的中斷或者換個作業系統。
1394卡有不同公司的晶片,不是所有的1394卡都可以兼容所有的主機板的,一般來說TI晶片因為做得比較早,和主機板兼容性比較好,而VIA晶片的卡和VIA自己的主機板當然沒問題,但是在和別的主機板配合時容易出問題。如果辦法都用了還是不能正常工作,那就是主機板和1394卡不兼容。所以購買1394卡時要和商家說明,不兼容的卡包換包退。1394卡安裝後,在設備管理器里能看到正常工作的1394設備就好了。1394口是支持熱插拔的。
軟體準備

採集對計算機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一般的賽揚CPU,5400轉硬碟都可以做到不掉幀,有些朋友採集的效果不好,一般是因為主機板晶片組是VIA或者SIS的,這些公司晶片的主機板磁碟性能不如INTEL的,而且需要裝主機板驅動才能打開DMA,如果DMA沒打開磁碟性能會很差,一般情況下硬碟是不需要設定的,不過有時硬碟的DMA也沒有打開,就需要到硬碟生產廠的網站上下載一個設定程式進行調整。採集時不要做別的事,也儘量減少後台程式的運行。筆記本電腦的性能普遍比PC機差,特別是磁碟性能,筆記本的硬碟現在也只做到4200轉,單碟容量又小,老一點的筆記本採集掉幀很正常。所以筆記本來做採集編輯不是件明智的事情。
採集和視頻製作推薦使用WINXP系統,穩定,而且是NTFS檔案格式,WIN98的FAT32檔案格式最大只能生成4G的檔案,DV採集1小時大概是14G,所以在FAT32下一次採集只能限制在18分鐘以內。NTFS就沒有這個限制。
1394口採集到計算機里是未壓縮的DVAVI檔案,建議先編輯再壓縮,壓縮成MPG後再編輯當然也可以,不過要反覆解碼編碼,速度慢很多。編輯軟體一般家用就用會聲會影6就可以了,界面簡單,容易上手,基本功能都有,買個正版也很便宜。追求一點準專業效果的可以考慮使用PR6.5,功能很強,還可以帶各種外掛程式增加功能,不過學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一般的編輯就是加點字幕,加點配音,調調亮度,做一點片頭和轉場,不過要記得一點,轉場效果不要濫用,開始是新鮮,用多了就看得眼花繚亂沖淡了主題。
轉換保存

所有的編輯軟體都可以壓縮,不過效果最好的還是TMPGEnc,是個日本人寫的免費軟體。新版本的TMPGENC都帶了模板,模板中已經存儲了各種壓縮格式的參數,一般情況下這就是最佳參數了,所以不是真的很懂不要去自己調了。
TMPGECN壓縮的速度比較慢,因為壓縮的速度和畫質是成反比的,又快又好的軟體是不存在的(又慢又差的倒是有可能),如果對畫質要求不高,要求快一點,有很多軟體的壓縮速度都比TEMGPNC快得多。用TMPGENC,把多個項目檔案做好,打開批處理,把項目檔案加進去,然後運行,再選上壓縮結束後自動關機,然後關掉顯示器睡覺去,計算機又不怕辛苦,最多是多費點電而已。
PR6編輯過的AVI檔案可能TMPGENC不認,這個問題只要在TMPGENC的系統設定里把DIRECTSHOW的優先權調高就可以了(選了DIRECTSHOW後按右鍵就知道怎么調了)。TMPGENC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它用來做MPG檔案的剪下拼接是最方便不過了,在MPEG工具里就能看到,由於不進行重新編碼,速度很快。
電腦配置

1、我看過微型計算機的測試,同頻的CPU中INTEL的P4在視頻流媒體處理上還是高出一籌。
2、AMDCPU配的主機板性能太差,特別是在對視頻製作很重要的磁碟性能上,不管是VIA、SIS還是AMD自己的主機板,都比INTEL的BX、815、845這些主機板差一些。
3、就是AMD的CPU發熱大,而且溫度保護做得不好,前面說的自己睡覺讓計算機去壓縮,換了是AMD的CPU就會擔心了,萬一風扇不轉了是會燒機器的,INTEL的最多當機而已。
壓縮成MPG,就要刻盤保存,還是刻SVCD盤,如果直接把MPG檔案刻到盤上,就只能在電腦上看了。據說最好的刻SVCD軟體是VIDEOPACK,刻錄機帶的NERO,選SUCD格式,把MPG檔案拖到檔案視窗就可以了,NERO會檢測一下檔案格式,如果不符合標準格式會要求重新編碼,TMPGENC出來的檔案都不會有問題,如果是什麼超級解霸做出來的MPG一般就不認了。
刻好的SVCD糟有時候在VCD機上放不出來,首先要看你的VCD機是不是支持SVCD格式,然後注意刻盤的時候要封盤,如果還不行試一下降低刻錄速度,再不行估計是VCD機就不支持CDR刻錄盤,因為市面上賣的光碟是壓制的,CDR是染料燒制的,壓制的盤信號反射比CDR強得多,如果是這個原因,那就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