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度
![吧](/img/7/c9c/nBnauM3XwMDOwMzM3cTMxYjM0UTM4kTM2gTM1YTNwAzMxAzL3E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鏡頭畸變(lens distortion)
一般來說,鏡頭畸變實際上是光學透鏡固有的透視失真的總稱,也就是因為透視原因造成的失真,這種失真對於照片的成像質量是非常不利的,畢竟攝影的目的是為了再現,而非誇張,但因為這是透鏡的固有有特性(凸透鏡匯聚光線、凹透鏡發散光線),所以無法消除,只能改善。高檔鏡頭光學設計以及用料考究,利用鏡片組的最佳化設計、選用高質量的光學玻璃(如螢石玻璃)來製造鏡片,可以使透視變形降到很低的程度。但是完全消除畸變是不可能的,目前最高質量的鏡頭在極其嚴格的條件下測試,在鏡頭的邊緣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和失真。銳度
有時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圖像平面清晰度和圖像邊緣銳利程度的一個指標。 如果將銳度調高,圖像平面上的細節對比度也更高,看起來更清楚。比如,在高銳度的情況下,不但畫面上人臉的皺紋、斑點更清楚,而且臉部肌肉的鼓起或凹下也可表現得栩栩如生。在另一種情況下,即垂直方向的深色或黑色線條,或黑白圖像突變的地方,在較高銳度的情況下,線條或黑白圖像突變的交接處,其邊緣更加銳利,整體畫面顯得更加清楚。因此,提高銳度,實際上也就是提高了清晰度,這是人們需要的、好的一面。色散度
指複色光分解為單色光而形成光譜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稜鏡或光柵等作為“色散系統”的儀器來實現。複色光進入稜鏡後,由於它對各種頻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種色光的傳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離開稜鏡時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譜。幾列波在媒質中傳播,它們的頻率不同,傳播速度亦不同,這種現象叫色散,在物理學中,把凡是與波速、波長有關的現象,叫作色散。解析度
投影儀投影出的畫面是由許多小投影點所組成的,解析度代表的就是這些點的數量,如800 x 600(SVGA)就代表畫面是由800x600個點所構成,組成方式為每條線上有800個投影點,共有600條線;而解析度越高投射出來的影像也就越清晰。通常的解析度都有: VGA 640 x 480 SVGA 800 x 600 XGA 1024 x 768 SXGA 1280 x 1024 QCIF 176x144 QVGA 240x320
解析度又叫做分辨頻率。光學滑鼠的分辨頻率是技術參數中極為重要的一項。一個800dpi解析度的滑鼠意味著它每移動1英寸就回傳800次坐標。也就是說解析度越高,為了傳回坐標信息所需要的最小移動量就越低,隨著顯示器解析度的提高,這種現象就越明顯,也就是說在高解析度下,解析度越低,滑鼠的拖拽表現就顯得更遲鈍。通俗的講,高解析度的滑鼠可以提供更快的移動速度。
在量測的基本定義中,解析度被定義為:量測設備所能顯示讀值之最小增量。
色域
一個給定的色彩空間或是某個輸出裝置的呈色範圍。色彩表現的局限性
絕大多數系統的色域都是由於很難生成單色(單波長)的光線所導致的。最好的接近單色光的技術就是雷射,對於大多數系統來說這種方法過於昂貴,不太現實。隨著雷射技術的進步,成本進一步降低,這種方法也逐漸有所套用。除了雷射之外,大多數系統都是用大致近似的方法表示高度飽和的顏色,這些光線通常包含所期望的顏色之外多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