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

西部地區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基本信息

作 者: 張清宇,秦玉才

西部地區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西部地區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
出 版 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8086417
出版時間: 2011-12-01
版 次:
頁 數: 320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科學與自然>環境科學

內容簡介

《西部地區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在對生態文明和西部地區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對西部生態文明指標進行全面、系統、層次化的設計,構建西部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灰色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及準則的權重係數,給出綜合評價計算模型及生態文明建設指數(CECI)。同時採用LEAP模型為計量工具建立生態文明考核指標體系。 《西部地區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還做了東西部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比較,討論了產業轉移、用工難等目前的熱點問題對相關指標體系的影響。 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是一項具有探索性的理論性很強的研究課題,同時又要求很強的實踐性。本書提出的西部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兼顧了兩方面的要求,將為今後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提供一個有益的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生態文明
第一節 生態文明
一、生態文明的概念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含義
第二節 生態文明評價
一、生態文明系統
二、系統最最佳化
三、生態文明系統的評價標準--生態文明指標體系
第三節 生態文明--中國的道路
第二章 我國西部的特徵
第一節 西部自然環境現況
一、地理位置
二、地質地貌
三、土壤植被
四、氣候條件
五、自然資源
第二節 西部社會經濟環境現況
一、行政區劃與人口
二、經濟發展概況
三、社會發展概況
第三章 西部生態文明特徵
第一節 以生態為代表西部生態文明現狀
一、西部地區具體構成
二、西部地區總體情況
第二節 西部生態文明特徵
第三節 建設西部生態文明的產業支撐的進一步分析
一、西部地區產業現狀
二、西部地區產業分析-
第四節 西部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
一、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利條件
二、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制約因素
第四章 西部生態文明建設
第一節 建設西部生態經濟
一、鄂爾多斯的案例--從鄂爾多斯市看西部生態經濟建設
二、發展西部生態經濟
第二節 生態環境
一、生態相關概念
二、西部地區主要生態問題
三、西部地區環境問題
四、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建設
第三節 生態保障
一、人民生活保障體系
二、生態管理保障體系
第五章 生態承載力
第一節 西部地區資源承載力
一、西部地區土地資源承載力
二、西部地區水資源承載力
第二節 烏蘭察布市能源承載力的案例分析
一、烏蘭察布市的特色資源承載力分析
二、烏蘭察布市開展節能的利弊因素
三、烏蘭察布市的節能目標
四、烏蘭察布市的節能規劃技術
五、節能的技術路線與步驟
六、方案採用的模型分析
七、能源消費量預測
八、節能方案及目標可達性分析
九、保障措施
第三節 西部地區環境承載力
一、環境承栽力的概念
二、環境承載力的特徵
三、環境承載力定量化方法--指數評價法
四、西部地區環境承載力現狀
第四節 環境承載力案例分析
一、環境現狀
二、污染物排放現狀
三、烏蘭察布市開展減排的有利不利因素
四、環境目標
五、減排目標
六、減排規劃技術
七、污染物減排的技術路線與步驟
八、減排採用的模型與方法
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預測
十、減排方案及目標可達性分析
十一、保障措施
第六章 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建立
第一節 生態文明及其指標體系的提出背景
一、全球及中國大背景
二、西部地區自身特殊背景
第二節 指標體系
一、指韋示
二、指標體系
第三節 國內外生態文明相關的指標體系研究
一、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
二、生態文明相關的指標體系
第四節 生態文明指標體系
一、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建立的理論依據
二、生態文明指標體系設立的原則
三、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建立的目的
四、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建立的意義
五、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建立的必要性
第七章 指標體系建立的方法
第一節 指數法與綜合指數法
第二節 相對差距和法
第三節 TOPSIS法
第四節 人工神經網路法
第五節 蒙特卡羅模擬綜合評價法
第六節 模糊綜合評判法
第七節 因子分析法
第八節 功效函式法
第九節 德爾菲法
第十節 灰色層次分析法
第十一節 灰色聚類法
第十二節 灰色局勢決策法
第十三節 全排列多邊形圖示指標法
第十四節 主成分分析法
第八章 西部生態文明評價指標和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
第一節 西部生態文明指標的篩選
第二節 西部生態文明建設指標分析
一、構建遞階層次結構
二、建立判斷矩陣
三、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四、計算權重及排序
第三節 西部基準年生態文明建設指標及指標值的建立
第四節 西部生態文明建設現狀評價
一、西部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一
二、確定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指標值的主要依據
三、西部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及結果
第五節 目標年生態文明建設指標及指標值的建立
第六節 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的確立
第九章 與東部地區生態文明指標的對比
第一節 洞頭基本概況
一、水文
二、自然資源稟賦
三、環境質量現狀
四、社會經濟現況
第二節 洞頭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承載能力分析
一、洞頭建設生態文明的優勢條件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制約因素
第三節 洞頭縣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和指標體系
一、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階段及其目標
二、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的考核指標
第四節 建設任務及可達性分析
一、產業發展規劃
二、污染防治規劃
三、節能減排規劃
四、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
五、海洋生態文化培育
六、規劃指標可達性分析
第五節 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分析
二、社會效益分析
三、生態效益分析
四、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第六節 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法律保障
二、組織保障
三、資金保障
四、實施手段與技術保障
五、社會監督和公眾參與
六、技術和文化保障
第十章 西部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特點分析及未來展望
第一節 本書所建立西部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特點
第二節 西部生態文明建設目前的熱點問題及指標體系的相關發展趨勢
一、產業轉移問題
二、勞動力問題
三、對政府本身的考核指標
第三節 西部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研究的未來展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