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日喀則藏語稱“喜噶次”,意為“如意莊園”,建城已有600年的歷史。日喀則地區行政公署駐地日喀則市位於日喀則地區東部、喜馬拉雅山北麓、雅魯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匯流處。面積3700平方公里,海拔3850米,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家接壤。是當年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日喀則一帶、日照充足,地處河谷地帶、農業發達,是“西藏的糧倉”之一。今日的日喀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從日喀則繼續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北往則直達那曲,東行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
一年一度的扎什倫布寺展佛節、跳神節、夏魯寺的西姆欽波節和藏戲演出,均以其獨特的風格享譽於世。日喀則以其古老的文化、雄偉的寺廟建築、壯麗的自然景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西藏地區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於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這座昔日的後藏首府海拔高達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當年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後藏生活,這裡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莊園”。
日喀則地區處於河谷地帶。最冷月份平均氣溫為2~12℃,最曖月份的平均氣溫為10~18℃,年平均氣溫為6.3℃,可算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而且多夜雨,乾濕季節明顯。日喀則一帶日光充足,氣候溫和,這裡的天氣和旅遊設施都比較好,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到這裡欣賞美麗的風光。但是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瑪峰探險,要知道10月到次年4月由於天氣嚴寒,不適合旅遊;另外7~8月份為雨季,煙雨濛濛中也無法看見珠穆朗瑪峰。觀賞珠峰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4~6月。
歷史沿革
封建時期
公元七世紀初,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唐朝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政權。雅隆部落的松贊乾布在西藏高原實現了統一,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吐蕃王朝按照地理自然分布狀況,把所轄中部地域劃分為“衛、藏”兩大部分,依日喀則東西的“藏”區為“耶如”(楚河一帶)和“如拉”(今雅魯藏布上游沿岸),東以崗巴拉山為界,西至岡底斯山(現阿里一部分)。因“藏”區地處雅魯藏布江上游,於是才有了“後藏”之說。隨著歷史的發展,界定的“後藏” 區域有所變化。但是,對於日喀則市來講,仍處於這個範圍的中心地帶。因此,根據歷史事實,人們亦習慣於把日喀則市稱為“後藏”。
日喀則原稱“年曲麥”或“年麥”(即年楚河下游的意思),這裡雖很早就有人居住,但仍是荒涼之所。
八世紀,吐番王朝的藏王赤松德贊請印度高僧蓮花生進藏建桑椰寺,路經日喀則地方,在此修行講經,並預言雪域高原的中心在拉薩,其次在年麥(日喀則)。十一世紀,薩迦王朝時,年麥已具“城鎮” 的雛形。十四世紀初,大司徒絳曲堅贊戰勝薩迦王朝,建立了帕竹王朝,得到元、明皇室的庇護,設了十三個大宗溪,最後一個宗便叫做桑主孜(意為如願以償,選址在今日喀則),取名為溪卡桑主孜。在宗山建造了宗政府,日喀則始有建置。1447年(明正統12年),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在一大貴族的資助下,開始主持興建扎什倫布寺。扎什倫布寺的建設對日喀則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城市隨即以扎什倫布寺為中心逐漸擴展開來。
日喀則的興盛,還是在噶瑪王朝統治西藏的24年間。1618年,藏巴汗噶瑪彭措朗傑以後藏為據點,推翻了支持格魯派的帕木竹巴政權,建立了第悉藏巴汗地方政權,首府設在桑主孜日喀則。
藏巴汗統治時期,對宗山進行了擴建,使宗山成為西藏境內最雄偉的建築之一,日喀則市一度成為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地遊客不斷往來,日喀則市城廓也得到了不斷建設。
1634年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和四世班禪羅桑曲結研究決定遣派專使前往天山南路向蒙古和碩部的貴族首領固始汗求援。1641年固始汗率兵攻人日喀則,統治西藏地方約24年的藏巴汗政權宣告結束。1642年固始汗統治了全西藏,登上汗王寶座,便迎請五世達賴喇嘛到日喀則,將西藏13萬戶奉獻給五世達賴刺嘛,將桑主孜建築的宮殿全部拆除(木料運回拉薩,以擴建大昭寺和修建布達拉宮),將衛、藏地區行政事務託付給達賴喇嘛的第巴管理。並於1642年建立了由格魯派管理的西藏地方政權,史稱甘丹頗章政權。(因達賴居於哲蚌寺甘丹頗章而得名)。達賴喇嘛居於前藏,固始汗本人率兵駐後藏日喀則(後移駐拉薩)。
由於四世班禪羅桑曲結的傑出貢獻,1643年,固始汗賜給羅桑曲結“班禪博克多”的尊號。固始汗把後藏十個溪卡,全部獻給扎什倫布寺,以作僧眾的供養。從此扎寺成為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日喀則市也就成為後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1910年2月由於清末治藏政策失誤,加之英帝國主義作祟,西藏政局出現錯綜複雜的局面。英帝國主義通過不平等條約,曾在江孜、亞東設立商務辦事處,並相應在這些地方建立了郵政業務。西藏和平解放後,很快廢除了帝國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開始了新西藏的郵政建設。
民國時期
1940年2月5日國民政府頒布命令,特準十四世達賴喇嘛繼位;1949年6月3日李宗仁頒布命令,特準十世班禪繼位。這一時期,日喀則市基本上沒有發展。
解放後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
1951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日喀則。為便於行政管理,中央在日喀則、江孜分設二個分工委。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在日喀則、江孜分設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基巧辦事處(相當於地區)。
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在拉薩全面發動了背叛祖國的反革命武裝叛亂。
1959年3月~1961年10月,歷時兩年多的平叛鬥爭勝利結束。
1959年3月28日,國務院發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及各分支機構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同時通過了邊平叛邊改革的決議,日喀則市1959年開始民主改革。
1959年10月日喀則專區成立,轄11個縣。(西藏自治區行政轄七個專區、一個市)。1960年西藏全區基本完成了民主改革。
1962年仲巴縣劃歸日喀則專區。
1964年日喀則、江孜專區合併為日喀則專區,轄18個縣。
1965年恢復薩嘎、崗巴2縣。拉孜縣由拉孜遷駐曲下。轄18縣。
1968年謝通門縣駐地由通門遷吉丁。
1970年日喀則專區改為日喀則市,地區駐日喀則縣。轄日喀則、定結(駐江嘎)、拉孜(駐曲下)、聶拉木(駐沖堆)、謝通門(駐吉丁)、仲馬(駐紮東)、康馬、亞東(駐下司馬)、崗巴、南木林、薩迦、定日(駐崗嘎)、吉隆(駐宗嘎)、昂仁、江孜、仁布、白朗(駐洛布窮孜)、薩嘎等18縣。
1971年定日縣由崗嘎遷駐協嘎爾。
1972年薩嘎縣由薩嘎遷駐加加。日喀則市轄日喀則、定結(駐江嘎)、拉孜(駐曲下)、聶拉木(駐沖堆)、謝通門(駐吉丁)、仲巴(駐紮東)、康馬、亞東(駐下司馬)、崗巴、南木林、薩迦、定日(駐協嘎爾)、吉隆(駐宗嘎)、昂仁、江孜、仁布(駐強欽雪)、白朗(駐洛布窮孜)、薩嘎(駐加加)等18縣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江孜地區,轄日喀則市的亞東、康馬、崗巴、江孜、仁布、白朗6縣;山南地區的浪卡子縣,駐江孜縣江孜鎮。
1986年9月1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江孜地區,所轄的亞東、康馬、崗巴、江孜、仁布、白朗6縣劃歸日喀則市;浪卡子縣劃歸山南地區。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隆格爾縣,以仲巴縣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註:實際上因故沒有正式成立隆格爾縣)
1986年12月1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日喀則縣,設立日喀則市。日喀則市轄1個縣級市、17個縣。
1997年,面積17.6萬平方千米,人口60萬,轄日喀則市和江孜、定結、南木林、仁布、白朗、康馬、昂仁、亞東、拉孜、崗巴、仲巴、聶拉木、謝通門、薩噶、定日、薩迦、吉隆18個縣(市)。
1999年9月21日,民政部批准(民發[1999]54號)撤銷隆格爾縣(註:實際上因故沒有正式成立隆格爾縣)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於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家接壤。
日喀則市政府駐地日喀則市市青島西路,市區位於日喀則市東部、喜馬拉雅山北麓、雅魯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匯流處。面積3700平方公里,海拔3850米,人口9萬(2002年)。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家接壤。日喀則距今已有500年歷史,是當年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日喀則一帶、日照充足,地處河谷地帶、農業發達,是“西藏的糧倉”之一。
日喀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從日喀則繼續北往則直達那曲,東行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一年一度的扎什倫布寺展佛節、跳神節、夏魯寺的西姆欽波節和藏戲演出,均以其獨特的風格享譽世界。日喀則以其古老的文化、雄偉的寺廟建築、壯麗的自然景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西藏地區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陳運和詩《日喀則》一到便感受“扎什倫布寺敞開胸懷 坐有全國最高大的鍍金銅佛別具一格”。
日喀則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人口:現有人口63萬。日喀則市轄2個街道、10個鄉、共有175個村委會(居委會)。建城至今6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012年入選“2012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地形地貌
日喀則市屬於藏南珠峰地區東北部的一部分河谷地區,屬於喜瑪拉雅褶皺帶的一部分,處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相撞擊、斷裂縫合帶的典型地段。
根據地形地貌大約可分為三大部分:東北部(即江當鄉)為高山湖泊溝谷區,相對高差在1000~1800米;東南部(即沿河兩鄉)為低山寬谷沖積平原區,相對高差在200米~300米,河谷寬約5~10公里;西南部(即曲美鄉)為高山寬谷區;相對高差在500米以上,谷底寬5~8公里。
日喀則市海拔為3847.3米,海拔最高點為5820米(夏普巴南峰),最低點3760米(雅魯藏布江出境處)。境內山峰聳立、河流縱橫、湖泊廣布日喀則市有橫亘全境南部的喜瑪拉雅山脈,它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大的一條東西向的弧形山系,兩端呈北西和北東向,中間向南突出成弧形,山勢高峻,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全市境內高於4500米的山峰共有78座,其中高于海拔5500米的山峰6座。
江流湖泊
日喀則市境內雅魯藏布江流水長約1800公里,穿流日喀則市河段長115公里,自西向東流經東嘎鄉、聶日雄鄉、城北辦事處、邊雄鄉、江當鄉、年木鄉和聯鄉,雅江兩岸多農田。
年楚河是雅魯藏布江南側的一大支流,它發源於喜瑪拉雅山良崗崗日峰北坡的現代冰川——明湖,全長108.4公里,流經日喀則市河段長33公里,自東南向西北流經甲措雄鄉、曲布雄鄉、城南辦事處和城北辦事處,另外還有縱橫交織的季節性河流37條。
氣候環境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於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 這座昔日的後藏首府海拔高達3800米,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當年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後藏生活,這裡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莊園”。[8]日喀則市處於河谷地帶。最冷月份平均氣溫為2~12℃,最曖月份的平均氣溫為10~18℃,年平均氣溫為6.3℃,可算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而且多夜雨,乾濕季節明顯。日喀則一帶日光充足,氣候溫和,這裡的天氣和旅遊設施都比較好,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到這裡欣賞美麗的風光。
日喀則,藏語意為“最好的莊園”。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日喀則市東部、喜馬拉雅山北麓、雅魯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匯流處。面積3700平方千米/3658平方千米,人口9萬(2002年雅魯藏布江貫穿東西,蜿蜒145千米,年楚河與之匯流。氣候相對溫和,具有明顯的季風和乾旱高原性氣候特徵。年均溫6.3℃,年降水量400毫米。318國道過境。名勝古蹟有扎什倫布寺、夏魯寺、恩歸寺、俄爾寺及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基宗”遺址。
從日喀則繼續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北則直達那曲,往東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日喀則市以珠穆朗瑪峰為首的冰峰雪山和原始森林帶,神山、聖湖、草原,名寺古剎,獨具特色的後藏人文風俗習慣。 從拉薩沿雅魯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鑲嵌於群山之中;而扎什倫布寺則是日喀則的象徵,寺院依山而築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江孜的白居寺擁有眾多佛塔,被譽為“西藏塔王”,寺內的壁畫總觀結構連貫,局部看自成一體,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寶庫薩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從日喀則繼續往南走,將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日喀則市區平均海拔3836米。
地質災害
日喀則市地質環境條件複雜,屬地質災害多發區域,主要地質災害類型為崩塌、滑坡、土石流等。現已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634處,其中重點災害點有40多處,威脅人口達1.1萬餘人,威脅財產預計達2.7億元。
行政區劃
面積:3658平方公里。日喀則地區現設1個縣級市(日喀則市)、17個縣(江孜縣、白朗縣、拉孜縣、薩迦縣、崗巴縣、定結縣、定日縣、聶拉木縣、康馬縣、亞東縣、仁布縣、南木林縣、謝通門縣、吉隆縣、昂仁縣、薩嘎縣、仲巴縣)、1個口岸(樟木口岸)。共有203個鄉(區、街道辦事處),1760個村(居)委員會。現有耕地125萬畝,草場可利用面積1.14億畝,森林覆蓋面積146.2萬畝。人口
截止2005年底,日喀則地區總人口為662146人。其中農業人口490534人,牧業人口100130人,非農業人口71482人。藏族人口651828人,漢、回、蒙、土、滿、苗、壯等十幾個民族人口10318人。2005年全地區出生8881人,死亡3961人,自然增長率7.47‰。江孜縣
面積 3800平方千米,人口6萬。郵政編碼 857400。縣人民政府駐江孜鎮。轄1個鎮、18個鄉。
定日縣
面積14000平方千米,人口5萬。郵政編碼 858200。縣人民政府駐協格爾鎮。轄2個鎮、11個鄉。
薩迦縣
面積 6400平方千米,人口5萬。郵政編碼 857800。縣人民政府駐薩迦鎮。轄2個鎮、9個鄉。
拉孜縣
面積 4400平方千米,人口5萬。郵政編碼 858100。縣人民政府駐曲下鎮。轄2個鎮、9個鄉。
昂仁縣
面積27600平方千米,人口5萬。郵政編碼 858500。縣人民政府駐卡嘎鎮。轄2個鎮、15個鄉。
謝通門縣
面積14000平方千米,人口4萬。郵政編碼 858900。縣人民政府駐卡嘎鎮。轄1個鎮、18個鄉。
白朗縣
面積 2500平方千米,人口4萬。郵政編碼 857300。縣人民政府駐洛江鎮。轄2個鎮、9個鄉。
仁布縣
面積 2100平方千米,人口3萬。郵政編碼 857200。縣人民政府駐德吉林鎮。轄1個鎮、8個鄉。
康馬縣
面積 5400平方千米,人口2萬。郵政編碼 857500。縣人民政府駐康馬鎮。轄1個鎮、8個鄉。
定結縣
面積 5300平方千米,人口2萬。郵政編碼 857900。縣人民政府駐江嘎鎮。轄3個鎮、7個鄉。
仲巴縣
面積45900平方千米,人口2萬。郵政編碼 858800。縣人民政府駐拉讓鄉。轄1個鎮、12個鄉。
亞東縣
面積 5100平方千米,人口1萬。郵政編碼857600。縣人民政府駐下司馬鎮。轄2個鎮、5個鄉。
吉隆縣
面積 9300平方千米,人口1萬。郵政編碼858700。縣人民政府駐宗嘎鎮。 轄2個鎮、3個鄉。
聶拉木縣
面積 7700平方千米,人口1萬。郵政編碼858300。縣人民政府駐聶拉木鎮。轄2個鎮、5個鄉。
薩嘎縣
面積12400平方千米,人口1萬。郵政編碼 858600。縣人民政府駐加加鎮。 轄1個鎮、7個鄉。
崗巴縣
面積 4100平方千米,人口1萬。郵政編碼 857700。縣人民政府駐崗巴鎮。轄1個鎮、4個鄉。
氣候
屬高原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乾濕季明顯,夏季溫和濕潤,降水集中,冬季寒冷乾燥多風。年日照時數3248小時,年無霜期118天,年降水量120毫米。
民族
藏族占人口總數的97%,此外還有漢、回、 蒙古 、土、滿、苗、壯等15個民族,另有少數夏爾巴人人。經濟
日喀則地區藥材資源豐富,常用藥材品種有蟲草、貝母、天麻、雪蓮花、紅景天、大黃等300多種,礦產資源開發前景較為樂觀,太陽能資源豐富,旅遊產業潛力巨大,珠穆朗瑪峰、扎什倫布寺、薩迦寺等馳名中外。
交通
公路
日喀則市是西藏交通中心,境內公路四通八達,318國道、日(喀則)亞(東)公路、拉(薩)普(蘭)公路、中尼公路貫通東西南北。由新路前往日喀則距離250公里。
拉薩至日喀則班車在拉薩西郊汽車站(靠近拉薩河畔的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上車。票價50元,車型是宇通中巴。一路都是寬闊平坦的柏油公路。拉薩到日喀則約4.5小時。返程在日喀則安康客運旅館對面的日喀則客運站上車,票價相同,時間需近4小時。
日喀則至江孜,一般是桑塔納拼車,每車坐乘客4人,每人25元。路程約1.5小時。等車地點與去拉薩相同。大部分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最後15分鐘是非常顛簸的砂石路。
由日喀則開往各地的長途汽車比拉薩所發車輛少,只開往拉薩及薩迦的有定期班次前往,亞東每日或隔日上午均有長途汽車前往,班次及時間視乘客人數而定。
前往拉孜的乘客還可在清晨06:00~21:00在扎什倫布寺外的廣場西側等候。所有車輛均要坐滿客才開出,所以客車有可能因旅客人數不足而臨時取消行程。
去其他地方,包車是大多數旅客首選的交通方式,參考價格為:普通型進口越野車3.00~3.50元/每公里;豪華型進口越野車3.50~4.50元/每公里;可供20人乘坐的微型汽車5.50~6.50元/每公里;可供40人乘坐的長途汽車7.00~8.00元/每公里。
航空
日喀則沒有機場,依賴於拉薩貢嘎國際機場。貢嘎機場距離日喀則市約400公里左右,並需乘長途汽車到曲水轉車前往。
鐵路
青藏鐵路延伸線拉日段預計2008年內開工。
旅遊
從日喀則繼續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北則直達那曲,往東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日喀則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以珠穆朗瑪峰為首的冰峰雪山,風景秀麗的原始森林帶,交相輝映的神山、聖湖、草原,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名寺古剎,獨具特色的後藏人文風習……讓旅遊者從中解讀西藏社會發展的歷史痕跡。
從拉薩沿雅魯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鑲嵌於群山之中;而扎什倫布寺則是日喀則的象徵,寺院依山而築,壯觀雄偉,可與布達拉宮比美,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江孜的白居寺擁有眾多佛塔,被譽為“西藏塔王”,寺內的壁畫總觀結構連貫,局部看自成一體,十分和諧,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寶庫薩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是愛好旅遊的你必去的地方。在這裡還有為人們所敬仰的宗山抗英遺址。從日喀則繼續往南走,將到達美麗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日喀則主要旅遊景點:扎什倫布寺·日喀則·珠穆朗瑪峰·白居寺·羊卓雍湖·墨脫·薩迦寺·冰川世界·夏魯寺·絨布寺·抗英遺址·桑丁寺·樟木·多情錯·佩姑錯·江孜宗山遺址·亞東·亞東帕里·中尼友誼橋·希夏邦馬峰·班禪新宮·江孜城堡抗英遺址·拉孜溫泉·吉隆·熱拉雍仲林寺·帕拉莊園· 洛子峰·雍則綠錯湖·康布溫泉·崗巴尼姑廟·南尼寺·色吾寺·依瑪寺·那唐寺·剛欽寺·年楚河·桑丹康桑雪山·亞東邊境·喬戈里峰·西夏幫瑪峰·拉孜尼姑寺·萬佛塔·平措林寺·拉布吉康峰·曲典尼瑪觀相湖·布寺·青海湖鳥島·門隆則峰·強欽寺·貢覺林卡·色吾溝·小布達拉·昂仁搭各加地熱噴泉·寧金抗沙峰·覺囊寺·馬卡魯山·嘎東寺·格登曲廓林寺·金嘎溶洞·曲典尼瑪尼姑庵·沱沱河氣象站·喜瑪拉雅山·玉隆拉措
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位於西藏定日縣正南方,喜馬拉雅中段的中尼邊境處。珠穆朗瑪,藏語意為“聖母”,它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喜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這是中國登山運動員於1975年登上該峰後測定的精確數字,這個數字校正了人們長期堅持的八千八百八十二米的說法。為世界第一高峰。早在1721年,清朝政府編繪的《皇輿全覽圖》,就採用了“朱姆朗馬阿林”之名(“阿林”是滿語山峰之意),並精確地標出了它的具體位置。
珠峰山體呈金字塔狀,山上有冰川,最長之冰川達26公里。山峰上部終年為冰雪覆蓋,地形陡峭高峻。是世界登山運動矚目和嚮往的地方。珠峰的氣候惡劣,風和日麗的日子不多。經常是暴同肆虐的天氣,狂風夾著積雪和砂石鋪天蓋地而來。攀登珠峰的時間,一年中有兩個季節,一是5月份,一是9月到10月。在這兩段時間裡,海拔八千多米高處的風速較小,而且很少有雨雪。
珠峰地區及其附近高峰的氣候覆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也往往變化莫測, 更不用說在一年四季之內的翻雲覆雨。大體來說,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為雨季, 強烈的東南季風造成暴雨頻繁,雲霧瀰漫,冰雪肆虐無常的惡劣氣候。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因受強勁的西北寒流控制,氣溫可達-60℃,平均氣溫在-40℃至-50℃之間。最大風速可達90/米。每年3月初至5月末,這裡是風季過度至雨季的 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過度至風季的秋季。在此期間,有可能出現較好的天氣,是登山的最佳季節。最佳旅遊時節:9-10月適宜登山。9月初至10月末是珠穆朗瑪峰雨季過度至風季的秋季。在此期間,有可能出現較好的天氣,是登山的最佳季節。
早在19世紀初葉,珠峰就成為世界登山家和科學家所嚮往的地方。然而直到 1953年,才由英國人埃德蒙·希拉蕊、丹增創下首登成功的紀錄。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臨世界巔峰的殊譽。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和開創了11條登山路線,這些路線是:
東南山脊路線:1952年由瑞士登山隊發現,可惜功虧一簣,第2年才由英國隊沿此線登頂成功。
東北山脊路線:196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隊開創並成功地登頂。
西北脊轉北壁路線:1963年由美國隊開創並取得了成功。
西南壁路線:1975年由英國博寧隊首創並登上頂峰。
西北脊路線: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隊發現並由此登上頂極。
北壁直上路線:1980年由日本隊首創並登上頂峰。
南面柱狀山脊路線:1980年波蘭隊開闢並登上頂峰。
東北山脊轉北壁路線:1980年義大利人梅斯納爾獨身一人首創並取得成功。
西南壁轉西北脊路線:1982年由前蘇聯隊開創,並沿此線登上頂峰。
東壁轉東南山脊路線:1983年由美國舊金山灣區隊首創並取得成功。
東壁路線:1988年由美國一紐西蘭國際探險開創並由此登頂。同年,中、日、尼三國聯合登山隊還創下從南、北兩坡雙跨並會師頂峰的壯舉。人類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蹟正不斷湧現。
白居寺
位於江孜縣西北宗山腳下。藏語稱為“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大樂寺”。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其建築充分代表了13世紀末至15世紀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式,也是其中惟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紀念碑性質的大型建築群。
扎什倫布寺在日喀則市西面的尼瑪山南坡上,始建於1447年9月,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 大小金頂14座,扎倉4個,靈塔殿、大小經堂等56座,是後藏最大的寺院,也是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薩迦寺位於薩迦縣境內,在日喀則市西南方約160公里處,海拔4280米。薩迦寺坐落在本波山麓、仲曲河兩岸。河北為北寺,現已成為廢墟;河南是南寺,即現薩迦寺所在。該寺院牆被縱向塗有紅、白、灰三色相間的色帶,紅色象徵文殊,白色象徵觀音,灰色是金剛持菩薩,三色成花,故人稱薩迦教派為“花教”。薩迦南寺於1268年由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所建,是當時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
江孜宗山遺址聳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懸崖峭壁上。1904年,英帝國主義侵略軍600人占領崗巴宗,同時從亞東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軍民的拚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築起炮台,用土炮、土槍、“古朵”、刀劍、梭標和弓箭與入侵之敵展開了英勇的血戰,戰鬥持續了8個月之久。1904年5月上旬的一個晚上,千余軍民偷襲英軍將其全殲。6月,英軍派來了援軍,用大炮狂轟宗山炮台,堡壘中的火藥庫為英軍炮火擊中爆炸。江孜軍民在最後關頭,仍用石頭拚死抵抗,堅持了3天3夜。最後所有勇士寧死不屈跳崖殉國。
楚帕拉莊園
帕拉原是不丹一個部落的酋長,因不丹內亂遷到西藏,並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銜。隨著帕拉家族權勢的增大,帕拉莊園的規模日益擴展。帕拉莊園是如今惟一保存完好的舊西藏貴族莊園。江孜宗山遺址:聳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懸崖峭壁上。1904年,英帝國主義侵略軍600人占領崗巴宗,同時從亞東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軍民的拚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築起炮台,用土炮、土槍、“古朵”、刀劍、梭標和弓箭與入侵之敵展開了英勇的血戰,戰鬥持續了8個月之久。1904年5月上旬的一個晚上,千餘軍民偷襲英軍將其全殲。6月,英軍派來了援軍,用大炮狂轟宗山炮台,堡壘中的火藥庫為英軍炮火擊中爆炸。江孜軍民在最後關頭,仍用石頭拚死抵抗,堅持了3天3夜。最後所有勇士寧死不屈跳崖殉國,寫下了光輝
亞東-險峻谷
亞東,藏名桌木,意為險峻谷,位於喜瑪拉雅山南坡。亞東地勢北高南低,全縣自帕里向南延伸,呈北寬南窄的條形地帶,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與西藏其它地方不同的喪葬習俗——火葬。據當地的人講,由於亞東群山環抱,很少有禿騖下來,故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一直選用火葬。火葬,在亞東藏族中是一種高級的葬法,由於葬法在民眾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其儀式也比較隆重。
旅遊提示
在日喀則地區旅行,如果計畫去到墨脫、樟木、亞東、定日(珠峰)、阿里地區的獅泉河、普蘭等邊境地區,需要辦理邊境證。
樟木和珠峰在一條線上,寫“聶拉木縣”就可以;亞東需要另寫上“亞東”。最好在你的出發地就辦好邊境證,應儘量避免在拉薩或者日喀則辦理,因為在那裡辦會比較麻煩,價錢也會貴一些。
手機在拉薩、拉孜、日喀則都有信號,定日縣個別地方也有信號,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此外,絨布寺和珠峰大本營都沒有電,去之前最好帶好手機和數碼設備的備用電池。
遊程建議
從拉薩翻越岡巴拉山口,經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羊卓雍湖、千年卡若拉冰川,赴江孜,瀏覽三大教派合一、號稱有“十萬佛塔”的白居寺,抗擊英國侵略的宗山城堡遺址,最後到達日喀則。瀏覽完市區景點後往南經拉孜、新定日,到達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絨布寺,再前往8公里外的珠峰登山大本營(海拔5200米),是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起點,也是近距離欣賞珠峰的最佳地點。
日喀則經典旅遊線路:
線路一:日喀則1日游夏魯寺-扎什倫布寺
線路二:日喀則2日游
夏魯寺-扎什倫布寺-薩迦寺
線路三:珠峰、日喀則、納木錯5日
拉薩—日喀則—拉孜—絨布寺—珠峰—定日—日喀則—竹卡—納木錯—拉薩
線路四:西藏林芝、日喀則、珠峰、納木錯環線7日
拉薩—工布江達縣—林芝—魯朗—南伊溝(或者直白村)—林芝—米拉山口— 增期鄉—桑日縣—澤當—桑耶寺—青朴—雍布拉康—澤當—浪卡子—江孜—日喀則---扎什倫布寺--中尼公路--雅魯藏布江河谷--尼木(大竹卡)—--東古拉山--雪古拉山--羊八井--藏北草原--當雄縣--念青唐古拉山--納木錯—當雄—聖城拉薩
線路五:拉薩、林芝、然烏、日喀則、納木錯10日
拉薩—工布江達縣—林芝—魯朗—波密—然烏湖—魯朗林海—南迦巴瓦峰—林芝—米拉山口——增期鄉——桑日縣—澤當—桑耶寺—青朴—雍布拉康—浪卡子—江孜—日喀則--拉孜--嘉措拉雪山--定日--絨布寺---珠峰大本營--定日--拉孜--日喀則---扎什倫布寺--中尼公路--雅魯藏布江河谷--尼木(大竹卡)—--東古拉山--雪古拉山--羊八井--藏北草原--當雄縣--納木措—當雄—聖城拉薩
住宿
日喀則是西藏的交通中心,外地人停留較多,因此各種檔次的酒店、賓館不少,還有許多私人開的小旅館,住宿價格從25元到200元不等。 其中日喀則飯店(3星,日喀則市解放中路13號)比較貴一些,標準房在200-300元/間;日喀則市中心的桑孜賓館則相當實惠,標間價格只需100-200元,出桑孜賓館後往南走一條街還有個大集市,可買水果和日用品;位於邦佳孔路農貿市場對面的丹增旅社,類似於拉薩的八郎學或亞,房價從30-100元不等,有洗衣服務,每件收費約在1-3元;剛堅果園招待所,位於珠穆朗瑪路、扎什倫布寺入口對面,房價從20-40元不等,床鋪乾淨,方便參觀扎什倫布寺。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賓館的熱水供應都有時間限制,並且由於各種原因還經常誤時,遊客洗澡可得抓緊時間。其他地方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有:江孜飯店(2星),江孜縣江孜鎮,是這裡住宿最高級的地方,房價從400-500元不等;有洗衣服務,每件收費3-4元,可租腳踏車。江孜旅社,江孜鎮大十字路口東面,有雙人間和三人間,20-35元一個床位,沒有洗浴設施。定日縣招待所,位於定日縣協格爾鎮,房價從15-20元不等。樟林賓館(1星),樟木口岸聶拉木海關附近,附衛生設備的雙人房100元;賓館有罐裝啤酒和可樂供應,可用尼泊爾盧比貨幣購買。就邊境地帶而言,設備算比較完善的了。
美食
日喀則的餐飲與西藏其他地方相同,各種檔次的餐館不少,無論是高檔的還是簡陋的裝潢設計大都注意體現民族特色。例如出日喀則桑孜賓館,後面的南大街上有很多餐館。“ 狗蹄”木桌、鐵皮火爐、“八瑞”瓷碗、藏式蒲團、吉祥圖與壁畫等,都體現了藏民的精神追求。菜餚多為一些有特色的藏餐,如各類灌腸、 青稞酒 和 酥油茶 、牛羊手抓肉、涼拌氂牛舌、包子、 糌耙 、各種糕點、以及 甜茶 、奶茶、優酪乳、烤腸、風乾肉、 夏普青 (肉漿)等。汽車站附近的夜市,菜式多樣,氣氛熱鬧,值得一嘗。解放北路和珠穆朗瑪路一帶是 川菜 館和 藏菜 館的集中地。提示:在日喀則市內,隨處可以看到四川餐館,費用不貴,十幾二十元即可吃飽,在那裡人們不大吃藏式風味的東西,而真正要吃藏味的,一般在較偏遠的藏民聚居區。
文化
日喀則農村的農民,一年要過四次年:公曆的元旦、農曆的春節、西藏的藏曆年和後藏的藏曆年。生活在年楚河谷的農民,最看重的還是後藏的 藏曆年,過得最為隆重熱鬧。後藏地區素有"歌舞之鄉"的美譽,民間舞蹈以熱烈歡快的"堆諧"最為常見,還有場面宏大的"果諧",各地都有極具特色的民間舞蹈。民歌有情歌、牧歌、酒歌、祝福歌等多種形式,在勞動和生活中男女老少隨編隨唱,自娛自樂。
後藏也被看作藏戲的發源地,藏戲創始人湯東傑布(1365~1455年)就出生在昂仁縣,南木林縣香曲河上的鐵索橋,傳說就是湯東傑布通過表演藏戲募集資金所建的。優秀藏戲節目《文成公主》、《朗薩姑娘》、《諾桑王子》等不僅在西藏長演不衰,在國內外也深受歡迎。
在藏族文學史上,米拉日巴的《十萬道歌》、薩迦班智達的《薩迦格言》產生了深遠影響。布頓大師的《佛教史大寶藏論》、覺囊·多羅那它的《印度佛教史》、索南堅贊的《西藏王統記》等是藏族史學上的代表性著作。桑吉堅贊的《瑪爾巴傳》、《米拉日巴傳》、《日迥巴傳》是著名的傳記文學作品。民間故事和傳說源遠流長,用以活躍生活,教誡後人。
日喀則現有專業文藝表演團體1個,業餘文藝宣傳隊2個,各縣鄉還有不少民眾自發組成的藏戲隊。有地區群藝館和縣文化館4座,新華書店16座。全地區有電影院2座,錄像、VCD放映廳、卡拉OK等新的娛樂文化設施在城鎮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