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湖南省長沙市蓉園M13出土
玉劍首:直徑3.8厘米、厚0.4厘米
蟠螭紋玉劍格:長1.5厘米、寬5.5厘米、厚2.5厘米
蟠螭紋玉劍璏(zhì):長5.7厘米、寬3.3厘米、厚1.1厘米
蟠螭紋玉劍珌(bì):長5.9厘米、寬6厘米、高1.2厘米
劍首作圓餅形,正面中間稍凸,陰刻捲雲紋,底部中心刻一圈凹槽,光素無紋。劍格側視呈菱形,中心有橢圓形穿孔,以納劍柄。正面浮雕一四足卷尾的蟠螭,頭已斷缺。背面淺刻獸面紋。打磨光滑,雕琢規整。劍璏呈長方形,兩端向下捲曲,正面浮雕一雄健捲曲的蟠螭,其首尾懸於器表之外,具有較強的裝飾藝術效果。背面光素無紋,有長方形銎。雕琢精細,磨製光滑。劍珌上窄下寬略呈梯形,正面為陰刻的獸面紋和鏤雕的蟠螭,蟠螭的身軀以陰刻線條勾勒輪廓,背面為變形雲紋。珌上端中央有三小孔,兩側小孔斜向中心,三孔相通,以接劍鞘。紋飾精美,打磨光潔。
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飾,我們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稱作玉具劍,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4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璏、劍珌。以玉飾劍,在西周已有發現,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戰爭頻繁,兵器生產量大,達官貴族為標榜財富實力,顯示社會地位,表明身份,在所佩之劍上飾玉,玉具劍於是被廣泛使用。成套玉具劍以西漢為盛行期,但4件玉劍飾一同出土的並不多見,湖南目前僅發現此一套,因而彌足珍貴。
相關詞條
-
玉劍飾
玉劍飾即是精美的玉器裝飾在兵器鐵劍上的一種飾物,這種裝飾有玉劍首、玉劍格、玉劍璏(wei)、玉劍珌(bi)的寶劍,古人名為玉具劍。
簡介 相關條目 -
漢劍
漢劍,顧名思義就是興盛於漢代的鋼鐵劍。由於漢代冶鐵業的發展突破了青銅劍的長度限制,漢劍劍體日益輕薄窄長且劍鋒更尖銳,東漢時期鋼鐵劍徹底取代青銅劍。作為最...
古劍介紹 古劍神采 古劍規格 劍具裝飾 漢朝名劍 -
玉具劍
玉具劍亦稱“玉頭劍”,玉具劍是劍首和劍柄等部分用玉石材料製成的劍,有玉首、玉格、玉璏、玉琕四部分,是古代佩劍中裝飾最為隆重豪華高貴的裝飾劍,帝王官員平時...
簡介 出土 組成部分 流行時間 出現原因 -
劍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的一種兵器。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
漢字信息 釋義 簡介 歷史沿革 基本結構 -
西漢南越文王墓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昧的陵墓。趙昧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1983年發掘時,出...
建築結構 印花銅板模 絲縷玉衣 銀盒、象牙等 平板玻璃 -
玉巨劍
光武以賜馮異,七尺,(《馮異傳》:赤眉暴亂三輔以馮異為征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每套有四件,上面的花紋不常出現的是鳳紋!
流行時間 起源 其它名劍 -
西漢南越王墓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 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
概況 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 發掘過程 出土文物 -
八面漢劍
漢劍的一種,劍身長而窄,分八面研磨,故有“八面漢劍”一說。一般說來八面漢劍從厚度上要比四面厚,強度上當然也會比四面要強,四面拿在手上更輕靈。八面感覺要威...
基本內容 漢劍的外形 八面漢劍的淵源 漢朝名劍 -
玉[玉石]
玉,全稱玉石,是一種美麗的礦石。也是石頭的一種,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石。~器。~璽(君主的玉印)。 玉的分類:廣義上的玉還包括...
玉的分類 玉的內涵 文化發展 古代的玉 玉的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