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經濟
![西江鄉](/img/6/1f1/nBnauM3XxUTMxAzM0UzN4QDOyITMyIDNyAzMwADMwAzMxAzL1c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鄉鎮建設
![西江鄉](/img/7/1d6/nBnauM3XwYTMxUzN2UzN4QDOyITMyIDNyAzMwADMwAzMxAzL1c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為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2004年,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掛帥的漢川市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下發了《漢川市農村公路建設實施方案》,並召開了農村公路建設動員大會,把農村公路建設擺到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從而掀起了漢川市農村公路建設的高潮。 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各行政村兩委班子,以及廣大農民付出了艱辛努力。為籌集路基建設資金,他們本著一事一議原則,或拿出集體積累,或採取自願原則,以各種形式籌集資金。五年來,共建設路基448公里,投入路基建設資金3300多萬元。 市交通部門在農村公路建設中,承擔著重要職責,他們在做好調查研究基礎上,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兼顧,科學發展的原則,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式,嚴格履行項目法人職責,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和上級資金,五年來累計爭取用於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兩億一千六百多萬元,通過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達4500多萬元,強有力地支持了全市農村公路建設。五年來,累計建設農村公路800多公里,其中,縣鄉公路340多公里,村路210多公里,村屯巷路230多公里。累計投入農村公路路面資金三億八千萬元,使全市201個行政村通上了油路或水泥路,全市行政村油路或水泥路“通村率”達到67、2%。極大地改善了村屯面貌,推動了小城鎮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自然資源
![西江鄉](/img/5/38e/nBnauM3X4EjN3kTM0YzN4QDOyITMyIDNyAzMwADMwAzMxAzL2c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發展規劃
一、加快農業結構調整
![西江鄉](/img/8/3d1/nBnauM3X0cjM4QTM1kDO4QDOyITMyIDNyAzMwADMwAzMxAzL5g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二、突出產業發展重點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確立民營經濟的發展主體地位,按照“抓大促小帶中間”的思路和方法,促進民營經濟的整體提升和群體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導規模企業,實施強強聯合,以龍頭優勢輻射帶動民營經濟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鼓勵支持更多的農戶介入務工經商,壯大民營經濟群體規模,擴大富裕面。“帶中間”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業戶群體的發展,促動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在某一產品、某一環節上做優做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三、抓好招商引資
增強發展動力。要增強招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變招商引資為招商“擇”資,切實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與資源優勢結合,在突出特色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根據本鄉鎮在農副產業、礦產等方面的特點,引進精深加工企業、資源開發企業,突出特色。二是與產業優勢結合,在延伸產業鏈、培植產業集群上做文章。圍繞現有骨幹企業、優勢產業,引進與之相配套的生產、行銷、服務企業,延伸產業鏈,形成集群效應。三是與區位優勢結合,在擴大開放、重點引進上做文章。鄰近城市、鄰近大型工礦企業的鄉鎮要在城市配套發展、服務企業上多做文章。四是與國企改革結合,在盤活存量、吸引增量上做文章。引進有實力的投資主體,盤活企業閒置資產,同時還要千方百計啟動鄉鎮民間資本,激發本地民眾的創業熱情。
四、深化機制體制改革
![西江鄉](/img/d/604/nBnauM3X1ADM3YDO2ETO4QDOyITMyIDNyAzMwADMwAzMxAzLxk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五、強化服務功能
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加快農村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搞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大力開展村莊綠化,最佳化美化村容村貌。二是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強化各級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衛生服務網路建設,積極發展農村通訊事業,建設農村文化活動場所,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三是健全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圍繞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構建以科技服務、信息服務、銷售服務為主體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四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建立勞務輸出基地,搞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