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為創立於1928年的由梁思成先生擔任首任系主任的東北大學建築系和柳士英、劉敦楨兩位先生創建的蘇南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科。2012年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我院建築學排名第六,城鄉規劃學排名第六,風景園林學排名第十。 截止2018年3月,建築學院下設建築學系、城鄉規劃學系、風景園林學系,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和5個陝西省重點學科(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技術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本科專業。2016年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建築學、城鄉規劃學和風景園林學均排名B+。1994年起,建築學專業連續四次,2000年起,城市規劃專業連續三次,以優秀級通過國家專業評估。建築學、城市規劃專業均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陝西省名牌專業,2017年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和歷史建築保護工程4個本科專業全部進入陝西省一流專業。

歷史沿革

其前身為創立於1928年的由梁思成先生擔任首任系主任的東北大學建築系和柳士英、劉敦楨兩位先生創建的蘇南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科。兩校共同開創了中國現代建築教育的先河。1956年根據國家高等院校調整方案將兩校的建築系(科)整建制合併並遷往西安。1996年成立建築學院。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院系名稱
建築學、城市規劃、景觀學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261人,專任教師220人,其中教授(正高)34人,副教授(副高)56人。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萬人計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陝西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2人。

學院概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為創立於1928年的由梁思成先生擔任首任系主任的東北大學建築系和柳士英、劉敦楨兩位先生創建的蘇南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科。兩校共同開創了中國現代建築教育的先河。1956年根據國家高等院校調整方案將兩校的建築系(科)整建制合併並遷往西安。1996年成立建築學院。

建築學院東樓 建築學院東樓

學院設有建築學、城市規劃、景觀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建築學、城市規劃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建築學專業於1994年、2000年、2006年三次以優秀級的成績通過國家專業評估。城市規劃專業於2000年、2006年兩次以優秀級的成績通過國家專業評估。

建築博物館 建築博物館

學院早在1955年,由蘇聯莫斯科建築學院來華工作專家的指導,開始了研究生培養工作,1979年我國設立學位制度後,相繼獲得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三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同時,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科為陝西省重點學科。學院是目前西北地區唯一有資格授予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並建有博士後流動站的學院。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創新研究群體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創新研究群體

學院現有教職工214名,其中教師173人,教授23人,副教授50人;本科生1089名,各類研究生900餘名。學院下設9個研究所,擁有科技部批准的陝西省西部建築科技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西部建築環境與能耗控制理論研究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陝西省古蹟遺址保護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建築科技重點實驗室。建築學院是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西安中心的主要技術支持單位,是國際建協(UIA)亞澳地區建築遺產工作組負責主持單位,同時,中國建築文化遺產研究院設立在建築學院。

建築與文化論壇 建築與文化論壇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同美、日、法、德、意、挪、澳等十幾個國家及香港地區的高等學院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先後聘請美國哈佛大學、法國波爾多建築與景觀學院、挪威科技大學、羅馬大學、東京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教授為客座教授,並與之建立了穩定的校際友好合作關係,每年定期進行聯合教學和科研合作。

近年來,學院以“西部生態脆弱地區人居環境”、“弱勢群體人居環境”、“文化遺產保護”為學科發展重點,依託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學科優勢和西部大開發的國家需求,百尺竿頭、銳意進取,譜寫壯麗新篇。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於鵬

院長:劉加平

常務副院長:雷振東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家輝

副院長:李昊、 段德罡、李岳岩、馮璐

開放空間

自由空間——小開放 自由空間——小開放
自由空間——中開放 自由空間——中開放

自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全國各高校開始大規模擴大招生,這使得我校建築學院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教學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資源的整合與最佳化,將有限的教學資源充分利用,並發揮最大的效益成為了我們要解決的最大問題。2005年在建築學院東樓的改造過程中,我們將教學空間等重新整合,形成了多種形式的開放空間,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教學空間整合之後,在東樓二樓,將原先一些教研室的空間開放,形成能提供教師交流、研討、評圖、授課等活動的自由空間。特別在建築學院四樓利用加建形成的大空間將原先的展廳、報告廳、資料室等重新布局,融入自習空間、建築博物館、咖啡廳等內容,並設定投影螢幕、展板等設施,形成了集教學、自習、展覽展示、閱覽、交流等功能於一體,多元開放的教學空間——建築廣場。建築廣場、自由空間等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空間的使用效率,更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個輕鬆、自由交流的平台,為促成建築教學的師生互動、多學科交叉、多元思想的碰撞提供了硬體基礎。

自由空間——中開放 自由空間——中開放

空間實體搭建

空間實體搭建 空間實體搭建

空間實體搭建,是一個由建築學院學生組織,以學生為參與主體的 學生活動。該活動以競賽為模式,為同學提供平台將自己的設計以1:1的比例親自動手搭建,為同學提供平台在真正的施工過程中加強交流,在課外鞏固知識,拓展思維,勇於實踐。

從第一屆的搭建走到現在第十一屆,每一屆都秉承將創意構思與實際相結合的準則,每一屆都鼓勵和發動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每一屆都在努力加強老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每一屆都試圖讓同學在實踐中得到鍛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