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03.1-2003.12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後;1999.8-2002.12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博士研究生;1996.6-1998.8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科學系,碩士研究生;1988.9 – 1992.8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系(原名: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建築學學士。
2006.11至今 南京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2003.12 至 2006.11 南京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2003.1 至 2003.12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博士後研究員1998.6 至 1999.6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研究員1994.11 至 1996.12 新加坡裕廊鎮管理局,助理建築師1992.9 至 1994.10 西部建築抗震設計研究院,助理建築師。
研究方向
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下沉式窯洞改善天然採光與太陽能利用的一體化研究”。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下沉式窯洞改善天然採光與太陽能利用的一體化研究”,項目編號:50508015,2006 年至今。
江蘇省建設廳計畫項目“江蘇省居住建築節能窗及遮陽技術一體化研究”,項目編號:JS200522,2006 年至今。
夏熱冬冷地區太陽能節能型學校基礎研究, 2003 年。
Defining Standard skies for daylighting and energy Efficient Deign of Building in Hong Kong , 2003.1-2003.12。
論文及論著
《建築的睿智,2005年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建築紀行》,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
“China’s Global Beacon”,Metropolis Magazine,2006年 12 月。
“從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看中國建築的可持續發展”,2006全國建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中國濟南,pp31-35,2006年11月。
“建築技術在研究生教育階段的新嘗試”,2006全國建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中國濟南,pp148-150,2006年11月。
“看大型博覽會背後的可持續發展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信息中心:節能型建築規劃設計、建造暨建築物屋頂綠化交流研討會,中國大連,pp50-28,2006年7月。
“A Procedure for Qualitative Study of daylighting in schools”,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 Vol. 2(1), pp.51-60, 2005。
“2005年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的規劃和展館建築”,世界建築,2005年第7期 (181), 126—129頁。
“西方學校天然採光設計發展簡史”,照明工程學報,2005年第16卷第2期,35-43頁。
“天然光環境下的健康照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築、環境與土木工程學科發展戰略研討會),中國北京, pp69-71 , 2004 年 12 月。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ylighting Quality and Quantity for School Buildings,” The 2003 IESNA Annual Conference, Chicago , IL , USA , pp227-236, August 3-6,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