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1844年,德國學者康斯坦丁•蒂斯琴多夫在埃及西奈山的聖凱薩琳修道院點火用的廢紙堆里,偶然發現了殘存的800多頁“西奈山抄本”。但之後,抄本的大部分原件流入俄羅斯。1933年,大英圖書館向當時的蘇聯購買了其中的347頁,俄羅斯國家圖書館僅收藏了其餘6份殘片。此外,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收藏了另外的43頁。1975年,抄本的另外12頁和40份殘片無意中在聖凱薩琳修道院一間密室里被發現。
修復過程
“西奈山抄本”之前分別由英國、德國、埃及和俄羅斯四國的相關機構收藏,所以只有極個別人看過這一最古老《聖經》的完整面貌,也只有很少的專家曾經看過抄本屈指可數的幾頁。但研究者發現,“西奈山抄本”在歷史上曾被嚴重修改,而且它還收入了一些現在不列在《新約》中的篇章
2005年,大英圖書館放棄了發起“西奈山抄本”復原和數位化工程。英國、德國、俄羅斯和埃及四國前後耗資100萬英鎊,把之前分散在大英圖書館、德國、俄羅斯和埃及等地的手抄本重新組合起來,並順利進行了數位化處理。並且在2008年7月,大英圖書館把其中的25%內容搬到了網上,引起全世界轟動,由於大批網民湧入觀看一度導致計算機系統癱瘓。而這次,大英圖書館把全部的內容放到了網際網路上,給相關研究者獻了一份大。
重要性
大英圖書館負責西方抄本的司各特•麥克肯迪里克說:“這套已有1600年歷史的作品猶如一把鑰匙,讓我們更加了解早期基督教的發展史以及《聖經》一代代傳承的第一手資料。”“西奈山抄本”項目負責人胡安•格蕾絲表示,將抄本內容搬到網上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時刻”。 胡安•格蕾絲表示,另外一部與“西奈山抄本”相近年代完成的《聖經》手稿現在收藏於梵蒂岡,但後者缺失《新約》中部分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