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
雲南 昆明海埂民族村、西山、 金殿、 大觀樓、 滇池、 石林、 阿廬古洞、
九鄉彝族、 哈尼族風情、 大理白族三道茶歌舞、 西雙版納傣族村寨
海埂民族村
25個民族的風俗民情的地方。民俗村的建築按1:1的比例設計修建,現已建成了傣、白、彝、納西、佤、基諾、布朗、拉祜等8個民族村寨。旅遊者遊覽不同的村寨,可以觀賞到不同的民族風格的房屋建築,人民的生活習俗,以及風格迥異、舞姿優美的各民族歌舞表演。旅遊者可乘興參加傣族潑水節、彝族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歡慶活動,置身節日的歡樂與喜氣之中。
西 山
位於昆明市西南郊10公里處,卓立滇池西岸,系華亭、太華、羅漢、碧曉諸山的總稱,連綿40多公里,海拔2500米。西山峰巒起伏,古樹參天,遠眺有如青春少女臥在滇池之畔,故有“睡美人”之稱。西山的主要遊覽點有華亭寺、太華寺、聶耳墓、三清閣、龍門等,是一座規模宏大的自然森林公園。
昆明:金殿
位於昆明市東北鳴鳳山上,原名太和宮,又稱銅瓦寺。主殿系青銅所造,熠熠發光,光耀奪目,故名。始建於1602年,仿湖北武當山真武殿樣式鑄造;1637年被移至賓川雞足山。現存金殿為平西王吳三桂於1671年仿建。殿呈方形,邊長6.2米,高6.7米。殿內神像、匾聯、樑柱、牆屏及裝飾等均用銅鑄。殿旁有小銅亭並豎七星銅旗一面。
大觀樓
在城西大觀公園南端,距市區約7公里1690年始建於觀音寺舊址,曾兩度毀於兵燹。現存樓閣為1866年重建。樓為亭閣式建築,上下3層,黃瓦覆蓋,呈正方形,樓前門柱上有清代布衣詩人孫冉翁所撰180字長聯,上聯寫滇池風物、 下聯寫雲南歷史,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
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
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位於雲貴高原中部的“高原明珠”滇池之濱,距離昆明市區5公里,總體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是中國國家旅遊度假區中唯一的一個地處內陸且海拔1800米的旅遊度假區。昆明年均氣溫15.1℃,月平均最高氣溫19.8℃,最低氣溫7.8℃,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被譽為“春城”。
昆明作為中國聯繫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門戶,氣候條件、地理位置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昆明交通發達,昆明機場是中國國際一級機場。現有通往泰國、緬甸、寮國、新加坡、香港及國內24個大中城市的航線。成昆、貴昆、滇越鐵路在這裡交匯,公路輻射全省各地,是亞洲公路網路點之一。郵電通訊設施已形成了可與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200多個大中城市的長途直撥、有線、無線、光纜和通信衛星並用的現代化通訊網路。
石林
位於路南彝族自治縣境內,是喀斯特典型形態。這裡原是海底的石灰岩,由於長期的造山運動和地殼變化,又經過2億7千萬年的溶蝕、沖刷和風化,形成了無數石柱的組合,遠望似浩瀚林海,故稱“石林”,素有“天下第一奇觀”之稱。總面積約2.7萬平方米。已開闢的主要遊覽區僅80萬平方米,遊程5000多米。這一帶群峰壁立,千嶂疊彩,千姿百態。
瀘部西阿廬古洞
位於紅河州瀘西縣境內,距路南石林以東170餘公里處,因曾是雲南古部落阿廬部的穴居點而得名,是一組面積1.6平方公里的喀斯特溶洞群。由9峰18洞組成。現已開放廬源洞、玉柱洞、地下筍河等3000米遊程。洞內富有石筍、石花、石幔、石簾等各種象形物,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貴州
貴州 貴陽紅楓湖侗寨、 黑土苗寨、 安順侗寨、 安順蠟染、 凱里侗寨、 苗鄉
貴陽:紅楓湖侗寨
位於貴州清鎮市附近,有“高原明珠”之稱,為貴陽最大的人工湖,蓄水面積達57.2平方公里。湖中有島,島中有洞,洞中有湖。湖面上飛禽種類繁多,近年又新建了苗寨、侗寨、布依石板屋等建築,成為貴州風情旅遊村。遊人進寨,蘆笙、嗩吶、大鼓聲四起,少數民族姑娘和小伙子載歌載舞歡迎客人。按照當地風俗,進寨要飲“進寨酒”。然後請客人一起跳民族集體舞,一起吃糯米糕、烤活魚,與他們對歌。陶醉在歡樂的氣氛之中。
侗寨鼓樓
是黔東南侗族特有的建築,它作為侗族民眾議事場所和娛樂中心,造型奇特。最高的有15層,均以杉木為料,採用接榫和懸柱結構,不施一釘一鉚;樓的翼角、瓦面和封檐板等處,配以各種彩繪和雕飾。古樸典雅的鼓樓在侗族人心中地位很高,如集資修建鼓樓,本姓的人捐錢捐料在所不惜。
廣西
廣西 桂林民族風情園、 龍勝壯族、 三江侗族風情、 南寧、 武鳴、
防城港市壯族、 京族風情、 柳州、 融水貝江苗族風情
四川
四川 涼山、 彝族風情、 瀘沽湖
涼山:瀘沽湖
位於川滇邊境的瀘沽湖,蒼茫浩蕩,古樸秀美,四周群山環抱,林木森森。在浩瀚神秘的瀘沽湖畔,居住著一個自稱摩梭人的少數民族部落。千百年來,他們與世無爭,在婚嫁喪葬衣食住行等方面,至今還保持著本民族的傳統習俗,在那片美麗的土地上過著寧靜的生活。
西藏
西藏布達拉宮、大唐天竺使出銘
布達拉宮:西藏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堡建築群,位於拉薩市中心,以前是達賴的冬宮。199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唐天竺使出銘:唐高宗時期題銘。當地人稱為阿瓦呷英摩崖題銘。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北部崖壁上。崖壁面闊約1.5米,其上有崖棚遮蓋,崖腳有水渠環繞而過,崖面距地表約5米。題銘系陰刻,字面寬81.5厘米,殘高53厘米,下部已破壞。字面用陰線細刻方框間隔,每一方框高約4厘米,寬3.5厘米。字型為楷書,字約2厘米見方,現存24列,約311字。題銘額題為隸篆,字約5厘米見方,上書“大唐天竺使出銘”7字。題銘文字因多年風化,侵蝕嚴重,有許多已模糊不清,但從題銘及文中“大唐顯慶三年”的年號來看,系唐顯慶三年(658)一方題銘,文中記述了唐代使節王玄策出使天竺(今印度),途中經過吉隆的過程。這一珍貴題銘對進一步研究古代唐蕃、中外關係等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