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一村

西一村

在中國,叫西一村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比較有名的有3個,分別是:浙江省景寧縣大漈鄉西一村、浙江省瑞安市城區西一村、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西一村等。

基本信息

(圖)西一村西一村

西一村位於浙江省瑞安市城區東北15.10公里處。東與東門村相連,西南與上塗村為鄰,南臨嶼門村,東北靠中村。1949-1983年曾為鄉人民政府(人民公社)駐地。現隸屬梅頭鎮。1992年,全村891戶,3588人。居民中以涂姓為多。耕地1061畝,其中水田813畝,旱地248畝。山地664畝。

基本信息

村區對外交通便捷。陸路有塘梅公路和永梅公路連線104國道。距溫州機場僅11公里。水道有內河通溫州、永嘉、瑞安城區。還有古道通溫州市城區和大羅山風景區。古時候在華蓋山腳建造接風亭,供行人歇息。亭聯曰:熙往攘來,少安毋躁。內蕭日晦,且住為安。西一村所產蝦蟣,質鮮味美,聞名溫州。村民都喜歡以這傳統的佳肴蝦蟣肉(即蝦蟣加豬肉)招待貴賓。

工業發展

西一村地處東海之濱,發展工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唐宋時,這裡就盛產食鹽,屬兩浙鹽場之首的雙穗場。大部分村民從事製鹽業。煎鹽、曬鹽並產,鹽產量僅次於雙穗場中心場橋。據《(民國)瑞安縣誌》記載,自產的食鹽除交納朝廷規定的份額外,允許鹽民進行少量的市場交換。於是外地鹽商雲集,逐步發展為集鎮。現西一人走南闖北,從大都市帶回工業信息,逐漸從製鹽業中轉移出來,紛紛創辦工廠。村黨支部決定凡辦工廠,村里幫助辦理有關手續,設法安排廠房及地基。村委會儘量少收積累,支持企業擴大再生產。現村區有市級企業4家,其中創辦於60年代的瑞安市石化儀表廠,職工100人,年產值400萬元;瑞安市自動化儀表廠,職工260人,年產值1870萬元。鎮辦企業25家,其中梅頭鎮工業泵廠,創辦於1981年,現有職工40人,年產值100多萬元;梅頭鎮飛躍控制設備廠,創辦於1980年,現有職工40多人,年產值70萬元。村辦企業13家,1992年工業總產值超過1050萬元。全村共有成型企業42家,1992年產值達億元。家庭工業更多,90%的戶有家庭工業。家庭勞動力不夠時,聘請1100多名外地勞動力來村幫工。產品種類多,質量好。有儀表、電器、鞋類、標準件、羊毛衫、沖床等。瑞安市自動化儀表廠生產的物位儀表暢銷全國,遠銷印度尼西亞。羊毛衫遠銷俄羅斯等國。工業的崛起,使村民收入不斷提高。1992年全村人均收入2500元。全村已有機車37輛、客車2輛、錄像機300台,彩電入戶率91%。每間造價25萬元的七層樓房林立。有40戶村民在瑞安城區的安陽新區買了40間地基,每間地價平均10萬元,房屋造價20萬元。

農業發展

(圖)領導視察領導視察

在發展工業的同時,增加農業投入,做到以工促農,以工補農。1981年村里投資20萬元,在永清河口修築排澇和攔截海水的出海陡門;1990年投資7萬元,安裝直徑1米的引水管2200米,可灌溉水田1000畝;1992年又投資4.50萬元,修築三面光渠道700米;還疏通河道3000米,挖深拓寬河道1200米。上述設施的加強,實現了農田統一排灌,提高了抗旱排澇能力,使全村的水田旱澇保收。全村有柑園150畝,專業菜園150畝;有養雞養鴨專業戶8戶,養雞1萬羽,鴨5600隻。西一村產的菜、蛋供應梅頭和場橋市場。
公益事業建設日新月異。現在樓房林立的繁榮北街,原來是一條狹隘的田塍路。村黨支部、村委會採用村里出一點,村民籌一點的辦法,建設家園。1988年投資34.5萬元,建設擁有1020個攤位的農貿市場,為梅頭鎮7個村服務。1990年投資65萬元,建成長210米,寬8米的華蓋街和長500米,寬13米的城河路。1992年投資20萬元鋪設長210米,寬13米的繁榮北街和長151米,寬8米的中心街的水泥路面。大街小巷全部是混凝土路面,計14518平方米。1992年投資42萬元建成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老人遊藝園。

歷史文化

梅頭是瑞安東北的出海門戶,海岸線長達4.40公里。明朝中葉是抗倭的海防重地。倭寇常從村東邊的倭兒岙登入,入侵內地,搶殺掠奪。為了防止倭寇入侵,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在後崗村(今西一、中村、東門村)建城堡一座。城高2丈,寬1.20丈,城門6座,水門4座,城內徑1華里(西一尚留有一段城牆)。另在海拔405.40米的華蓋山(又名鯧兒尖)頂築烽火台,遇有倭寇入侵,發布煙火信號。又在前彎和倭兒岙設營房,派兵駐守。西一村人曾英勇抗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跡。1949年後,一直重視民兵建設。現任黨支部書記王新喜是退伍軍人,當了11年的村民兵連長。他主創的青年民兵之家,1984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政治部評為先進民兵青年之家。
西一文化素稱發達,人才輩出。明代,書法家姜立綱生於後崗,7歲以能書被朝廷徵選為翰林秀才。後來為日本國門書寫匾額大字,名揚國外。他的書法對後人影響很深。近代,村里還出了名中醫方瀛軒,他和他的兒子、孫子、曾孫四代7人精通中醫內科和婦科。塗墨西(墨西相)曾任浙江文史館館員。張兆勛擅長傳統詩詞,先後被接納為雲江詩社、溫州詩詞學會、浙江省詩詞學會會員。村領導重視辦好教育事業。村國小有9個班,學生530人,學前班150人。入學率100%,普及率99%,鞏固率和畢業率100%。以前學校辦在華蓋山腳,因1989年永梅公路開通,學生上學必須橫穿公路,村決定將學校遷移到永梅公路南側。村成立建校指揮部,遷移原在新校基上的14家工廠。發動社會集資,村黨員幹部帶頭出資,自動化儀表廠出資7萬元。一共投資55萬元,建成了一幢占地7.5畝,建築面積達2458平方米,擁有18個教室的三層教學大樓。圍牆側栽起柏樹和雪松。在興建過程中,村幹部常常夜以繼日工作,克服了種種困難,1992年9月學生搬到新校舍上課。全村累計考入大中專院校已畢業的有91人。
西一村1984年被中共瑞安縣委、縣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1985年被中共瑞安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文明先進集體;1978年被瑞安市人民政府評為治保先進集體;1991年被中共瑞安市委評為掃盲先進單位,村團支部1992年被共青團瑞安市委評為農村紅旗團支部。

浙江省景寧縣大漈鄉西一村

西一村,位於浙江省景寧縣南,屬大漈鄉,距離景寧18.5公里。轄1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167戶,606人,漢族。耕地面積605畝,林地面積6348畝。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7.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63元。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西一村

西一村耕地716畝,人口3103人。農業主種水稻、香(大)蕉。出租廠房3.78萬平方米,出租土地3.78萬平方米。工業企業41家,從業人員1012人,工業總產值2.0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855元,村股份分紅總額156.3萬元。獲"番禺市發展經濟先進單位"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