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庫爾姓

褚庫爾又稱褚庫爾、褚庫、車勒庫勒、車克裏、楚庫勒,讀音作chǔ kù ěr(ㄔㄨˇ ㄎㄨˋ ㄦˇ),滿語為Cukule Hala,為滿族姓氏。

基本介紹

褚庫爾[褚庫爾、褚庫、車勒庫勒、車克裏、楚庫勒,讀音作chǔ kù ěr(ㄔㄨˇ ㄎㄨˋ ㄦˇ),滿語為“Cukule”]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東海女真庫爾喀部褚庫爾氏族,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褚庫爾氏,亦稱車勒庫勒氏、車克里氏、楚庫勒氏,滿語為Cukule Hala,簡稱褚庫氏,世居楚庫勒(今黑龍江黑河江北俄羅斯境內褚庫爾村)、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以地為氏,屬於滿族老姓之一。
在清朝中葉以後,滿族褚庫爾氏多冠漢姓為楚氏、金氏、褚氏、車氏、勒氏、庫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撒勒只兀惕氏(山只昆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薩爾圖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撒勒只兀惕氏(山只昆氏),後入滿籍,滿語為Sartu Hala,世居敖漢部(今內蒙古赤峰敖漢旗)、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等地。蒙古族薩爾圖部在後金天聰初年(公元1636年)歸附佟努爾哈赤,薩爾圖·褚庫十七歲即從征為兵,在攻打明軍的萬全左衛時,薩爾圖·褚庫先登,頸被創,猶力戰破其城。論功授世職備御,賜號“巴圖魯”,授牛錄額真,兼甲喇額真。後金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薩爾圖·褚庫授吏部理事官。後在滿清入關後,率部連續擊潰李自成義軍吳伯益、擊潰張獻忠義軍,擊潰鄭成功所部、擊潰蒙古鄂爾多斯部多爾濟所部,累官至蒙古副都統,加一等輕車都尉。至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薩爾圖·褚庫以老乞休。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薩爾圖·褚庫病逝,賜諡號“襄壯”。其子海存以父名為氏,稱褚庫氏,晉滿籍,褚庫·海存襲其父爵。
薩爾圖·褚庫的後裔子孫,在清晚期以後多冠漢姓為褚氏、薩氏、山氏、巴氏等。

遷徙分布

褚庫爾氏是典型的滿族姓氏,歷史悠久,今已很少稱呼使用,多冠漢姓為楚氏、金氏、褚氏、車氏、勒氏、庫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葉赫為郡望,今分布在全國各地。

郡望堂號

郡望

葉 赫:即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位於吉林省西南部,距省會長春一百一十公里,南與遼寧省西豐、開原兩縣及四平市接壤,北與遼河農墾管理區相鄰,北、西隔東遼河與公主嶺市、雙遼市相望,西毗遼寧省昌圖縣。土地肥沃平坦,素有“東北糧倉”和“松遼明珠”之美稱。在公元十四世紀,原居松花江北岸的“女真”頭人祝孔革率部族南遷至此,明朝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祝孔革的兩個孫子在葉赫河邊選擇險要之地建城堡兩座(史稱葉赫東西二城),兄居西城,弟守東城,都稱貝勒(首領),稱雄“女真” ,拓疆守土,威名遠赫,在滿族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光緒四年(公元1897年)設奉化縣,曾是清太祖努而哈赤“福晉”、清太宗皇太極生母孝慈皇后的出生地和慈禧太后的祖籍地。明、清時期,統治者為了教化當地“頑民”,故大肆宣傳要“遵奉王化”,因此起名為奉化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因與浙江省奉化縣重名,且縣城原址是在距城北四千米的“偏臉城”,城內有株大梨樹,因而得名梨樹縣。梨樹城並非是一座城,而是一個小村落,“傳聞其地多種梨因名之”。四平地區解放後,梨樹縣為遼西省管轄。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11月,劃歸遼北省懷德專區管轄。11月23日,在梨樹建立遼北軍區。不久,遼北省政府、四平市政府從四平街轉移到梨樹。12月,在梨樹鎮成立中共懷德地委和懷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當時懷德專區轄懷德、梨樹、昌圖三個縣。隨著後來戰爭形勢的發展,駐地曾轉移到懷德、農安、長嶺等地。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4月,梨樹縣劃歸遼北省昌圖專區。6月,梨樹縣劃歸遼吉區第二專區。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1月24日,梨樹縣解放,成立梨樹縣政府,為遼北省直轄縣,梨樹縣政府駐梨樹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7月,劃歸遼北省第二專署。1949年4月21日,遼北省撤銷,劃歸遼西省管轄,梨樹縣政府更名為梨樹縣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遼西省撤銷,梨樹縣劃歸吉林省管轄,為省直轄縣,仍駐梨樹鎮。1955年,梨樹縣人民政府更名為梨樹縣人民委員會。梨樹縣各區稱謂取消序數命名,恢復原地名稱呼。1956年7月3日,國務院[國內字117號]批准,設立懷德專區。轄懷德、梨樹等十個縣。10月6日,懷德專區更名為公主嶺專區,梨樹縣轄九個區、兩個鎮、三十八個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梨樹縣轄九個公社,二百七十六管理區。1958年10月23日,撤銷公主嶺專區,梨樹縣劃歸四平專區管轄。1960年2月6日,梨樹縣人民委員會駐地由梨樹鎮遷至郭家店鎮。 1964年4月23日,梨樹縣人民委員會駐地遷回梨樹鎮。1968年,撤銷梨樹縣人民委員會,成立梨樹縣革命委員會,下轄四個鎮、三十個公社,三百零三個生產大隊。1971年2月4日,四平專區更名為四平地區,梨樹縣歸四平地區管轄。1976年1月,梨樹縣轄三個鎮、三十一個公社,三百零三個生產大隊。1980年初,梨樹縣轄五個鎮、二十八個公社,三百三十三個生產大隊。6月,撤銷梨樹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梨樹縣人民政府。1983年8月,撤銷四平地區,成立四平市,梨樹縣歸四平市管轄。1991年11月26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梨樹縣石嶺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石嶺鎮管轄。1992年3月6日,撤銷梨樹縣沈洋、萬發、東河、太平鄉,設立沈洋、萬發、東河、太平鎮。1994年11月14日.撤銷梨樹縣林海鄉、三家子鄉,設立林海鎮、三家子鎮。1995年6月29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梨樹縣郭家店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郭家店鎮管轄。12月,梨樹縣轄十八個鎮、十四個鄉,八十五個居民委員會、三百三十六個村民委員會:梨樹鎮、郭家店鎮、榆樹台鎮孤家子鎮、石嶺子鎮、小城子鎮、蔡家鎮、孟家嶺鎮、十家堡鎮、喇嘛甸鎮、劉家館子鎮、葉赫滿族鎮、萬發鎮、東河鎮、太平鎮、沈洋鎮、三家子鎮、林海鎮、梨樹鄉、大房身鄉、杏山鄉、董家窩堡鄉、白山鄉、勝利鄉、團結鄉、泉眼嶺鄉、郭家店鄉、河山鄉、金山鄉、小寬鄉、雙河鄉、四棵樹鄉。2000年6月29日,經省政府批准:撤銷梨樹縣郭家店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郭家店鎮管轄。8月20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梨樹縣撤銷團結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榆樹台鎮管轄;撤銷杏山鄉、三家子鎮,河山鄉,將其所轄區域分別劃歸梨樹鎮、十家堡鎮、小城子鎮管轄。調整後,梨樹縣轄十八個鎮、九個鄉。2005年,調整四平市部分行政區劃(四政發[2005]19號):將梨樹縣葉赫滿族鎮劃歸鐵東區管轄;將梨樹縣十家堡鎮的九間房村、西八大村、東八大村、孤榆樹村,大房身鄉的海青村、條子河村劃歸鐵西區平西鄉管轄。

堂號

葉赫堂:以望立堂,亦稱扶餘堂。

歷史名人

褚庫爾·伊禮布

(公元?~1653年待考),滿族;滿洲正藍旗人。著名清朝將領。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農曆5月從征海澄(今福建漳州龍海海澄鎮)時陣亡,贈雲騎尉。

褚庫爾·伊興阿

(公元?~1861年待考),滿族;滿洲正藍旗人,駐防吉林。著名清朝將領。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從征,清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陣亡,贈騎都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