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劉家館子原為梨樹縣第八區(所轄區域為現劉家館子和林海兩個鎮)。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靠山公社(後改為林海鎮)劃出,既形成了劉家館子現在的疆域。1983年改劉家館子人民公社為劉家館子鄉。1984年12月28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劉家館子鄉改為劉家館子鎮,下轄劉家館子、東五家、西五家、三家窩堡、 王河、炭窯、韓家、烏蘭、吳家坨子、大力虎、北六家子、南六家子、紀家、葦田、東卡簍、西卡簍、龍山17個村,108個社。
人口
劉家館子鎮原屬於蒙荒,有少數蒙族人遊牧。19世紀初,奉旨招民墾荒,始有漢人由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前來墾荒定居。蒙古族人撤離此地,向北退去。今有少數滿族,朝鮮族和蒙族人口從外地遷入。1949年底,劉家館子鎮總戶數為2,432戶,人口為11,054人(林海鎮除外)。1982年6月30日人口普查:劉家館子鎮總戶數為4,899戶,總人口25,898人。其中漢族占99.5%,少數民族中滿族有1人,蒙族10人,朝鮮族1人。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總人口為25,724人,其中蒙族25人,滿族15人,朝鮮族1人。2001年7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總戶數為7,175戶,人口總數為26,257人,其中滿族17人,蒙族27人,達翰爾族3人,朝鮮族2人。2006年末派出所年終統計全鎮總人口26,744人。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鎮幅員面積29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4,130畝,林地面積117,450畝。荒地和宅地291,945畝。
水資源
境內有3條主要河流:北面有東遼河從東向西流過;中部有興開河從東南向西北流過;南面有130截溝流過;共青團水庫一座。水域面積14,535畝。
地質
劉家館子鎮地處松遼平原南部邊緣,屬新生界第四系黃土和各類鬆散堆積物地層,地質結構為松遼平原——渤海沉降帶。境內南半部為沙坨地,呈不規整的帶狀覆於一級階地之上,形成大小不等的風積沙丘,海拔高度為110米——160米。相對高度差在10米左右,坡度一般小於10度。烏蘭屯大山的北側,楊家店一帶土山北側也有30度以上的山坡。北部靠東遼河南岸為低洼漫灘地,土質為黑鈣土,耕性較好,肥力中等偏上。
氣候
家館子鎮所處地理位置屬北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區。大陸性氣候明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氣候特徵是:春季多風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燥寒冷。
日照時數
據孤家子氣象站觀察記錄,1956—1985年,平均為2,657.8小時,最多日照為2,927.9小時(1970年);最少年份為2,379小時(1956年)。農作物生長期(5—9月)平均為1202.4小時,最多年份為1,328.2小時(1982年);最少年份1,038.8小時(1960年)。光輻射:1959—1985年,平均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22.8千卡/平方米;光合有效輻射量60.17千卡/平方厘米。農作物生長期(5—9月)平均輻射量99.2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54%。
經濟發展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繼續增加。“一免兩補”政策的實施,進一步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全鎮糧食總產在11萬噸以上,農業總產值超3億元,其中畜牧業持續發展,總產值1.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0%。非公制經濟穩步發展,年實現總產值5800萬元。
(二)農業科技含量明顯提高,農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一是農業適用技術推廣套用面擴大,配方施肥、秸稈綜合利用,機械精播面積繼續擴大;二是優質農產品比重上升,種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發展優質專用糧食基地、實施訂單農業,優質水稻推廣達到21765畝;蔬菜、瓜類等經濟作物面積不斷擴大,普通糧食作物繼續萎縮;三是優質畜產品明顯增加,生豬、牛、羊、禽存欄分別達到6萬頭,1.4萬頭、1.5萬隻、57.1萬隻,牧業小區一個、專業養殖場三家,養豬專業村一個;四是林業發展迅速,經濟林、用材林、生態林、退耕還林面積大幅度增加,五年來新增造林7500畝。
(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近年來,該鎮加快了沼氣,鄉村道路,節水灌溉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沼氣池60座,新修鄉村道路130餘公里,新打井68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8000畝。
(四)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在對外推介力度不斷加強、投資環境的不斷最佳化、優惠政策不斷落實下,五年來引進超百萬元的項目二十個,涉及養殖、加工、化工等項目。共引進資金13081萬元。農村個體企業戶由較大幅度提高,達到150餘家,其中農資銷售輻射周邊鄉鎮,吸引了農村剩餘勞動力1000餘人。
(五)勞務輸出不斷擴大,勞務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通過外出務工就業信息發布、農民工技能培訓和中介服務,引導農民工有序流轉,提高農民擇業能力水平。2007年外出務工5200餘人、年創收4000萬元。外出務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拓展了農民外部增收空間,對農民增收貢獻率達40%以上。
(六)農村各項社會事業投入力度加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幾年來,共投資160多萬元,修建了一中的教學樓、修築了中心校和一中的磚圍牆、改造了一中的學生食堂和宿舍、維修了國小的危房,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提高了教育質量,開展了對貧困學生扶助,使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開展了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超85%,已使四千多人受益。“文明村鎮”、“文明戶”創建、“科技下鄉”活動的開展,在農村形成了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移風易俗、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