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延俊

裴延俊,字平子,生年不詳,卒於北魏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年)。河東聞喜(今聞喜西南)人。三國曹魏冀州刺史裴徽的第八代孫。裴延俊一生清正,官至北魏吏部尚書。最初舉秀才,任著作佐郎,開始其官宦生涯。不久,裴延俊從著作佐郎升任尚書議曹郎,後又轉任殿中郎,太子洗馬,同時擔任本鄉中正官,負責推舉人才。北魏高祖廢太子恂後,裴廷俊因任職東宮,受到牽連,亦被免官。不久,被起用擔任太尉掾,兼任太子中舍人。北魏世宗宣武帝(500—515年在位)即位之初,裴延俊轉任散騎侍郎。後又被派任雍州平西府長史,但很快又被調回朝中任中書侍郎。

基本信息

概述

裴延俊,字平子,生年不詳,卒於北魏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年)。河東聞喜(今聞喜西南)人。三國曹魏冀州刺史裴徽的第八代孫。裴延俊一生清正,為民辦實事,官至北魏吏部尚書。

經歷

少年時代的裴延俊酷愛讀書,涉略經史,有文學才華。最初舉秀才,任著作佐郎,開始其官宦生涯。不久,裴延俊從著作佐郎升任尚書議曹郎,後又轉任殿中郎,太子洗馬,同時擔任本鄉中正官,負責推舉人才。北魏高祖廢太子恂後,裴廷俊因任職東宮,受到牽連,亦被免官。不久,被起用擔任太尉掾,兼任太子中舍人。北魏世宗宣武帝(500—515年在位)即位之初,裴延俊轉任散騎侍郎。後又被派任雍州平西府長史,但很快又被調回朝中任中書侍郎。
在任中書侍郎期間,裴延俊提出過一些對改善北魏統治有利的建議。當時,北魏世宗醉心於佛教經典,疏遠經史,對此裴延俊上疏勸諫。他認為歷代賢君之所以能成就大業,都得益於其熟悉經史,從中總結治亂成敗的經驗。堯舜二帝,東漢光武等一代明君平時都手不釋卷,這種美德應為後來者遵從。作為儒家經典的《五經》是歷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經典,作為帝王都應熟悉。只有深諳經史,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北魏一代佛教盛行,歷任帝王都在佛事上不惜財力,故北魏國內寺廟極盡華麗,僧侶隊伍龐大,給社會造成危害。面對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裴延俊上疏世宗,建議他疏遠佛典,致力研究經史。此項建議有些偏頗,但可促使世宗清醒,從對佛典的沉迷中擺脫出來,致力解決北魏社會由於佛教盛行引起的各種矛盾。
北魏肅宗即位初年,裴延俊被調任散騎常侍兼記起居注。又加封前將軍,平西將軍,拜為廷尉卿,後轉任平北將軍、幽州刺史。在幽州刺史任內,針對當地社會狀況,裴延俊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北魏政治從世宗開始已日趨腐敗。政治上,宦官宗室專權,吏部賣官鬻爵,各級官吏賄賂公行。為滿足統治者荒淫腐朽生活,北魏實行繁重的租調,加上“三斗為大斗,三兩為大兩”的度量衡制度的變化,使均田制下的農民負擔驟然增加了一至二倍以上。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如遇天災更是無法生存,階級矛盾激化。裴延俊對此深為憂慮。當時范陽郡(治所在今涿縣)有水利設施督亢渠,長so里;漁陽燕郡(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西北)有戾陵等壩堰。這些設施是當地的水利命脈,由於年久失修,已不能發揮調節水利的作用。裴延俊認為疏通這些工程必定能使農業生產順利進行,百姓生活由此可得安定,因此上表要求予以營修。在上表被批覆後,裴延俊身體力行,親自帶人修復。他根據水勢流向,分派勞工,很快就完成修復工程。修復後的水利設施可灌溉良田100多畝,收利1O倍。當地百姓種植、收穫全賴於此,當地社會從此獲得安定。
在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裴延俊還注重文化教育。他認為儒家文化是規範人民行為的最好工具,故在刺史任內,命州主簿酈惲修建學校,教化百姓,使管轄州內禮教大行,百姓以民謠稱頌他。由於政績突出,在北魏中央考績官吏時,裴延俊被列為第一。
裴延俊也鎮壓過人民起義。裴延俊從幽州調回京都後不久,汾州山胡族人民起義,反抗北魏的殘酷統治。北魏政府於是派裴延俊為西北道行台,節度諸軍鎮壓山胡族起義。此後,裴延俊又披任為七兵向書,安南將軍,不久升任殿中尚書,加中軍將軍,又轉任散騎常侍、中書令、御史中尉,同時兼任侍中、吏部尚書。在台閣任內,史書評論他是“守職而已,不能有所裁斷直繩。”
北魏孝明帝武泰元年(528年),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時,裴延俊與許多北魏中央官吏一道遇害而死。死後贈都督雍岐豳三州諸軍事、儀同三司、本將軍、雍州刺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