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危頁

裴危頁

裴危頁(267—300),字逸民。裴秀次子。西晉時聞喜人。

基本信息

生平

裴頒頗有其父遺風,弘雅有識,博學稽古,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聲名遠播。當時的御史中丞周弼見了他驚嘆不已,連連誇口說,如果危頁將來投身戎伍,縱橫疆場,定會成為一代名將,建蓋世功名。西晉名流賈充對裴顧也很欣賞,他認為危頁德才兼備,實屬難得,如被重用,對國家社稷必大有裨益。經其推薦,朝廷遂詔準危頁襲父爵,而頒百般推託,不願就職。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危頁遷散騎常侍。

公元290年,晉惠帝即位,危頁轉國子祭酒右將軍。外戚楊駿以“遺詔輔政”的名義,專橫跋扈,結黨營死,朝廷上下怨聲載道。而這時皇后賈南風也野心勃勃,想干預朝政,她藉助人們對楊駿普遍痛恨之情緒,密詔楚王瑋人京,全殲楊駿及其黨羽。裴危頁也積極投入了剪除楊黨的鬥爭,在“楊駿之變”中他曾哄騙駿黨左將軍劉豫引軍他去,而自領左軍將軍屯兵萬春門,為平定楊黨立下了汗馬功勞。及楊駿被誅,顧以平亂有功,欲封其武昌侯,頒不從命,遂封給其小兒子裴該。同時遷危頁為侍中(宰相)。

裴危頁秉性耿直,從不居功自傲,邀功行賞,每授一職,“未嘗不殷勤固讓”。他遷任侍中加光祿大夫時,正值賈后專權,他曾十次上疏當朝,旁徵博引,極言古今成敗之理,措辭之切,令覽者寒心。但惠帝昏庸無能,使賈后得以垂簾聽政;皇族親王又各據一方,擁兵與中央抗衡,遂釀成後來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正式敲響了西晉王朝的喪鐘。裴危頁光明磊落,誓不與當權者同流合污。他深恐賈后亂政,故與司空張華、侍中賈模暗中商議廢黜賈后,另立謝淑妃,結束賈氏專權的局面。但張、賈二人膽小怕事,顧慮重重。他們認為只可盡職勤為勸勉,求得當朝者沒有大的差錯,天下粗安,便是大幸。此事遂告流產。

裴顧並不肯善罷甘休,他勸說其從母廣城君誡諭賈后要親待太子。他雖是賈后之親屬,然其“雅望素隆,四海不謂之以親戚”,由此更見裴危頁之性格,高風亮節,出污泥而不染。裴頗曾上言賈模,極言外戚專權之害,他說:“崇外戚之望,彰偏私之舉,後族何常有能自保,皆知重親無脫者也。”危頁堅決反對用人唯親的這種封建裙帶制度,他認為漢二十四帝惟孝文、光武、明帝不重外戚,所以才能保其宗。反觀近世,不能高瞻遠矚,任用賢能,而是溺於近情,多任外戚,這是招致朝廷不得寧靜的根本原因。裴危頁堅決反對外戚專權,目的是為了重振西晉雄風,挽回日益衰敗的頹勢,然而裴頒的努力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不久趙王倫又用計使賈后殺太子,而他以替太子報仇為名殺賈后及其黨羽。公元301年,趙王倫廢掉晉惠帝而自稱皇帝。當初趙王倫應詔人京,掌握禁軍和朝政,與賈后狼狽為奸,裴頤對之深惡痛絕。趙王倫曾幾次向頒求官,頒與張華“固執不許”,趙王倫懷恨在心,因此趁廢賈后之際,誅殺了裴顧,裴危頁時年僅34歲,正值而立之盛年,但終因不願屈服於黑暗勢力,不屈不撓,走完了他短暫閃亮的人生。

裴危頁死後不久,各地藩王一同起兵誅殺趙王倫,惠帝復位,緊接著追復裴危頁本官,“改葬以卿禮”,謚曰成,且讓其子裴嵩嗣其爵。

裴危頁雖英年早夭,但他還是西晉反對玄學的代表人物。魏晉之際,玄學之風盛行,玄學家們不務實際,崇尚空談,其代表人物有何晏和王弼。何晏和王弼繼承、發揮老莊思想,主張虛無的“道”或“無”是產生萬物的“宗主”,他們說“天地萬物以無為本”,“有”是從“無”派生出來的。把這種理論套用到政治上,就是要帝王“無為”,而大臣要積極有為,這很顯然是為當時掌權的宗室大臣曹爽集團服務的。

何晏王弼“崇無”思想相對立的是裴危頁的“崇有”思想。裴危頁的《崇有論》一書,“文辭精富,為世名論”,對玄學進行了系統的批判。他首先指出:說“無”產生萬物與事實不符,因為“無”不能產生“有”。他舉例說:“欲收重泉之鱗,非偃息之所能獲也;隕高墉之禽,非靜拱之所能捷也。”捕魚、獵鳥都非坐臥不動所能得,做其他事情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他認為崇尚虛無、強調“無為”是沒有什麼益處的。

《崇有論》一出世,就受到各方面的責難,由於當時玄學之風甚濃,它的出現無異於“木秀於林”。當時擁有實權的王衍對裴顧及其文章更是切齒痛恨,各種誹謗之辭和人身攻擊接踵而來。但他始終不改他那剛強不阿的品性,始終不肯向當權者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他憑“言談之林藪”的無與倫比的才華,向玄學這股頹廢勢力進行了不懈的口誅和筆伐。繼《崇有論》之後,他又推出《辨才論》、《古今精義》兩本書。遺憾的是還未及完成,便殘遭毒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