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駿[西晉初年權臣、外戚]

楊駿[西晉初年權臣、外戚]

楊駿(?―公元291年),字文長,弘農華陰人 ,西晉時期權臣、外戚,東漢太尉楊震之後。初為高陸縣令,累遷至車騎將軍,封臨晉侯。因女為晉武帝皇后,受晉武帝寵信,與弟楊珧、楊濟勢傾天下,時稱三楊。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重,楊駿將其軟禁在含章殿,身邊侍衛皆換為自己心腹。晉武帝本欲以楊駿同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然而楊駿平素忌憚司馬亮,便趁晉武帝昏厥之時與武悼皇后篡改詔書,自封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事,並督促司馬亮往許昌上任。 楊駿自知平素沒有威望,不顧傅祗、石崇、何攀等人勸諫,大開封賞以求收買人心 ,此後大權獨攬,執政嚴酷且剛愎自用,不納良言,遍樹親黨,疏遠宗室。公元291年,賈后政變,朱振勸楊駿燒雲龍門,斬賊首,引兵擁太子入宮。楊駿怯懦不決,最終被人殺死在馬廄里。楊駿三族也被誅滅,株連而死的共有數千人。 (概述圖片來源 )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號為三楊

楊駿少年時期即在朝廷任職,後又任高陸令、驍騎、鎮軍二府司馬。後來因為是楊皇后之父的關係,被超常提拔,委以重任,從鎮軍將軍遷為車騎將軍,封為臨晉侯。有見識的人議論說:“分封諸侯,是為了保衛王室,作王室的屏障。后妃,是為了料理祭祀,弘揚宮中教化。皇后之父始封便以臨晉為侯名,臨於晉室之上,這將是大亂的徵兆。”尚書褚磓、郭奕都上表說楊駿心胸狹隘,不能將治理國家的重任託付給他。武帝不接受這些意見。武帝從太康以後,以為天下無事,不再留心政務,只是沉湎於酒色,開始寵信後黨,請託賄賂之風公開盛行。

楊駿及其弟楊珧、楊濟攬盡天下大權,當時人們稱之為“三楊”。

受命輔政

永熙元年(290年),晉武帝病重時,沒有將國家大事託付給重臣,開國功臣都已去世,朝臣惶恐不安,無計可施。而楊駿排斥公卿大臣,親自在武帝左右伺候,並趁機隨意撤換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晉武帝病情稍有好轉,見楊駿所用之人不當,就嚴肅地對楊駿說:“怎么能這樣做呢!”於是給中書下詔,讓召汝南王司馬亮與楊駿共同輔助王室。楊駿恐怕失去權柄與寵信,從中書那裡借來詔書看,並把詔書藏起來。中書監華訥恐懼,親自找楊駿要詔書,楊駿終於不給。過了兩天,晉武帝病危,楊皇后奏請讓楊駿輔政,晉武帝點了點頭。於是楊皇后便召中書監華訥、中書令何劭,口頭傳達晉武帝的旨意,讓他們作遺詔,詔文為:“昔日伊尹呂望作輔國大臣,功勳永垂不朽;周勃霍光受命護國,為古代名臣之冠。侍中、車騎將軍、行太子太保、領前將軍楊駿,德厚而智高,見識明遠,輔翼皇上與太子,以忠貞嚴肅著稱於世,應做朝廷宰輔,比於商代伊尹。現以楊駿為太尉、太子太傅、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領前將軍如故。設定參軍六人、步兵三千人、騎兵千人,這些人移駐在前衛將軍楊珧的故府。若楊駿在殿中住宿,應有人保衛,可派左右衛三部司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馬十人供楊駿使用,這些衛士可以持兵器出入宮殿。”遺詔寫成後,皇后與華訥、何劭共同呈給武帝,晉武帝看了以後不說話。過了兩天,晉武帝駕崩,楊駿便作為被委以後事的重臣,居住太極殿。將要入殯蓋棺,六宮人員都出來舉行告別儀式,而楊駿卻不下殿,安排一百個武士保衛自己,不恭於朝廷,心懷不軌,從這時就開始顯露了。

權傾朝野

晉惠帝司馬衷即位以後,晉升楊駿為太傅、大都督、假黃鉞,統攝朝政,總領百官。楊駿怕皇帝左右的人說自己的壞話,便把他的外甥段廣、張劭安插在晉惠帝周圍作近侍。凡有詔命,晉惠帝看後呈報給太后審查,然後才能發出,楊駿知道皇后賈南風性情兇悍,難於制服,很害怕她。又培植很多親黨,使他們統領禁兵。這樣一來,公卿王室都產生怨恨情緒,天下之人無不憤然。楊駿的弟弟楊珧、楊濟都是有俊才的人,多次勸阻楊駿,楊駿不聽,因而被廢家居。楊駿不懂古代典章制度,做事動輒違背舊典。武帝死的那一年還未過完,就改了年號,議論的人都認為這違背了《春秋》所載新君在第二年才改元正式即位的規定。朝廷對這種失誤有所醒悟,令史官抹去改元的記載,第二年正月再改年號。

楊駿知道自己沒有美德高望,害怕不能使遠近之人和睦悅服,就依照魏明帝即位時的例子,大開封賞,以取悅於群臣。楊駿為政嚴苛而瑣碎,剛愎自用,與眾人不合,馮翊太守孫楚平素與楊駿關係較好,勸誡楊駿說:“公以外戚的身份,居伊尹霍光那樣的要職,掌握大權,輔助弱主,應當學習古代賢人,做事公正誠實,謙恭和順。前代輔國重臣,在周代有周公召公,在漢代有朱虛侯東牟侯,都是皇室同姓,沒有異姓大臣專朝政而能吉慶善終的。當今宗室有被皇帝親信重用的大臣,藩王勢力也在壯盛之時,而公不與他們共同參與朝政,內懷猜忌之心,外樹親私黨羽,災禍不久就會降臨了。”楊駿不聽。弘訓宮少府蒯欽,是楊駿姑母的兒子,少年時親密無間,剛直不阿,多次以直言冒犯楊駿,楊珧、楊濟都為他擔心。蒯欽說:“楊文長雖然昏聵,但也還知道一個人沒有罪不能隨意殺害,他一定會疏遠我,我被疏而遠離他,可以避免和他一起遭禍而死。不然,傾家滅族之災就不會很遠了。”

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平素不被楊駿尊重,暗地羅織楊駿圖謀顛覆社稷的罪名。賈后欲干預政事,因害怕楊駿而沒有達到目的,又不肯以婦道侍奉太后。黃門董猛,從晉惠帝做太子時即作寺人監,在東宮侍奉賈后。賈后圖謀廢太后,秘密與董猛通訊息。董猛又與孟觀、李肇相勾結。賈后又令李肇通報大司馬、汝南王司馬亮,讓他聯合各藩王軍隊討伐楊駿。司馬亮說:“楊駿的凶暴行為,會使他很快滅亡,不值得憂慮。”李肇又通報楚王司馬瑋,司馬瑋同意這個計畫,於是請求入朝。楊駿平素就怕司馬瑋,早就想把他召回朝中,以預防他搞變亂,因而聽任司馬瑋入朝。

爭權被殺

元康元年(291年),司馬瑋到京城以後,孟觀、李肇就上奏晉惠帝,讓他夜間下詔書,宮內外戒嚴,派使者奉詔書廢黜楊駿,讓他保持侯爵回府第。東安公司馬繇率領殿中衛士四百人討伐楊駿。段廣跪在地上為楊駿求情說:“楊駿受過先帝厚恩,盡心輔政。而且是個無兒子的孤老頭兒,豈有謀反之理?望陛下詳察。”惠帝沒有回答。當時楊駿住在曹爽的故府,在武庫以南,聽到宮中有變,召集眾官商議對策。

太傅主簿朱振勸楊駿說:“現在宮中有變,目的可得而知,必是宦官們為賈后設計謀,將不利於公。應放火燒了雲龍門向他們示威,讓他們交出製造事端的首惡分子,打開萬春門,引出東宮及外營兵為援,公親自帶著皇太子,入宮索取奸人,殿中將會震驚,必然斬殺奸人送出首級,這樣才能免於遭難。”楊駿平素就怯弱,此時猶豫不決,卻說:“雲龍門是魏明帝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燒掉呢!”侍中傅祗夜裡告訴楊駿,請他與武茂一起進入雲龍門,以觀察宮中事態。傅祗又對群僚們說:“宮中不能無人照料。”起身揖拜而去,於是群僚們都走開了。

接著殿中兵出來,燒了楊駿府第,又令弓弩手上到閣樓上向楊駿府中射箭,楊駿的衛兵都不能出來。楊駿逃到馬棚里,被士兵用戟殺死。孟觀等受了賈后的密令,誅殺楊駿的親戚黨羽,於是楊珧、楊濟,張劭、李斌、段廣、武茂、散騎常侍楊邈、中書令蔣俊、東夷校尉文鴦都誅滅三族,被殺的達數千人。賈后又令李肇焚燒楊駿家中的書信檔案,不願意讓天下人知道晉武帝給楊駿的顧命詔書。楊駿被殺後,沒有人敢收屍,只有太傅舍人巴西人閻纂安葬了他。

當初楊駿徵召高士孫登,送給他一床布被。孫登在門前將布被截斷,大叫道:“斫斫刺刺。”過了十天,詐稱病死,到這時孫登的話果然應驗了。永熙年間,溫縣有個像瘋子一樣的人,編造些歌謠寫出來,歌詞是:“光光文長,大戟為牆。毒藥雖行,戟還自傷。”楊駿居內府時,常用戟自衛。

永寧初年(301年),晉惠帝下詔說:“舅氏失為臣之道,宗族毀滅,甥舅之情,甚傷我心。現以蓩亭侯楊超為奉朝請、騎都尉,以慰藉孝親之情。”

人物成就

楊駿在晉武帝臨終前,利用楊皇后的影響力攫取到輔政之權。在晉惠帝初年,楊氏一度權傾朝野。

歷史評價

《晉書》:“楊駿階緣寵幸,遂荷棟樑之任,敬之猶恐弗逮,驕奢淫逸,庸可免乎?括母以明智全身,會昆以先言獲宥,文琚識同曩烈,而罰異昔人,裴夫!” 贊曰:“瑣瑣文長,遂居棟樑。據非其位,乃底滅亡。”

傅鹹:“楊駿有震主之威,委任親戚,此天下所以喧譁。”

李世民:“故賈充凶豎,懷奸志以擁權;楊駿豺狼,包禍心以專輔。”

胡承諾:“凶德之人,並生一時,輳集一處,則殺身之謀迅不及備、結不可解。春秋轅濤塗、申侯,漢田、竇,晉楊駿、賈謐、皆其徒也。”

丁耀亢:“嘗觀外戚當樞密之任,未有不覆者,其勢不能全也。駿以小人之材,而譖處台鼎,當乘危改詔之時,天已誅之矣。此衛青所以閉門謝客也。”

蔡東藩:“駿雖有自取之咎,然其罪不過專擅而止,誣以大逆,戮及親黨,寧非罪輕罰重乎?”

史書記載

《晉書·卷四十·列傳第十》

家庭成員

祖父

東漢東萊太守、蓩亭侯楊眾(漢太尉楊震曾孫,幼子楊奉之孫)

嫡妻

高都君龐氏

弟弟

楊珧 ,任尚書令、衛將軍

楊濟 ,歷任鎮南、征北將軍,遷太子太傅。

女兒

武悼皇后楊芷,嫁晉武帝司馬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